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

新闻报道 科博论坛Comments Off on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1,2361Read

2023年4月24日,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主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承办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五周年庆暨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举行。数十家来自不同学校和机构的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1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上回顾了清华科学博物馆五年来的建设工作,并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国际科学史研究的物质转向:从关注科学思想、观念、科学家和社会制度向科学仪器史方向拓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仪器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面对这一新的思潮,清华科学博物馆希望携手国内外同行开展相关研究。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2

吴国盛致辞

 

本次论坛由六个学术报告组成,分别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刘年凯老师和王哲然老师主持。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3

刘年凯主持论坛

王哲然主持论坛

冯立昇发言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冯立昇教授作了题为“新莽嘉量与刘歆圆率——对新莽量器设计与计算方法的再认识”的报告。他重点关注刘歆在新莽嘉量设计和研制时所采用的数学方法,他通过对各种新莽标准量器的铭文数据比较分析,并结合汉代的数学文献知识,对刘歆的设计与计算方法进行了复原研究,推定了刘歆的圆率值,还原出了他的主要设计思路与计算方法。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4

孙闻博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孙闻博副教授作了题为“皇帝、诏书与地方行政:秦汉度量衡制颁行考”的报告。他结合文献与出土度量衡实物,重点对秦汉度量衡制度所见皇帝威权与诏书制作、度量衡制度与国家治理、地方行政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度量衡制度凸显了皇帝的威权,这一特征在秦代较两汉、新莽时期更为突出。他指出,平阙之制可溯至秦,更集中于秦二世时期。度量衡器区分标准器与实用器,在地方推行中材质、形制和结合方式多样,因用途需要还存在功能分类。度量衡在日常管理中,允许实用器存在一定误差,并注重完善检校制度。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5

游战洪发言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游战洪老师作了题为“汉代弩机技术复原试验中的数据测量与性能验证”的报告,报告中,他通过对汉代弩机技术的复原和射箭试验,得到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对古代文献记载进行了重新验证,用当代技术手段肯定了汉代弩机的技术。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6

杨晓晨发言

刘瀛潞发言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杨晓晨副研究馆员和刘瀛潞馆员作了“古代宫廷机械钟表修复研究中的几处科技史实例”的报告,报告介绍并探讨了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修复组在古代宫廷机械钟表、八音盒、机械玩具等文物的保护修复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几处与机械装配工艺发展、胶接工艺发展等相关的实例。通过这些实例,展开从文物实物研究中发现科学史的工作方法,并对在将来与机械文物实物调查研究相关的科学史研究方向作以讨论与展望。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7

孙承晟发言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承晟研究员作了题为“明清时期欧洲光学器具在中国的传播”的报告。他以眼镜、望远镜、显微镜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为案例,梳理了三种欧洲光学仪器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时人对西方光学器具的体验、反应与想象,以及对相应光学知识的理解,重点反思了中西方对待光学仪器的文化土壤差异。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8

张楠发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张楠作了题为“制造星空:纪念光学天象仪诞生100周年”的报告。她以光学天象仪的诞生过程作为切入点,对其中所映现的“制造星空”的思想与实践历史进行了探讨分析。她认为1923年德国蔡司工厂生产的“光学——机械式天象仪”利用光学投影和人造穹顶,模拟初在星空背景下日月行星的运动及关系,实现了“天球仪”与“太阳系仪”的完美融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造星空”。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9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学术报告环节后,参会人员在圆桌讨论环节就明清光学天文仪器在中国的境遇与社会生产力、秦汉弩机技术与战争、科技馆天象厅与数字化展示、古代动物胶与技术处理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最后,冯立昇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对六场报告的讲座内容作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本次报告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充实,信息量大,给科学仪器史的研究和跨学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第五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Picture10

与会嘉宾合影

 

供稿:科学博物馆(筹)、科学史系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        
新闻报道

王瑛豪先生向科博捐赠四通MS-2410型打字机

2024年4月13日,王瑛豪先生向科学博物馆捐赠一台四通MS-2410型打字机。该台打字机生产于1996年,品相良好,至今仍可使用。 四通打字机是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在上世纪80-90年代生产的文字处理器。四通公司在1986年生产出第一代四通MS文字处理机MS-2400,1987年推出四通MS-2401型文字处理机,1990年推出四通MS-2406型中外文文字处理机。四通MS系列的打字机是我国办公领域从传统机械中文打字机向新兴PC迈进的关键一环。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周德进一行来科博参观调研

2024年3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人事处党支部、科研院党支部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党支部第三党小组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主题进行联学交流。座谈交流之后,周德进一行在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王晓莉陪同下,前往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参观调研,进一步就学术研究、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交流。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范爱红带领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的各位来宾参观了科博当前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参观过程中,范爱红介绍了科博的建设规划与开展科普工作的情况。周德进局长一行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展览,不时提问互动,对科博以特色科学史主题展览促进科普教育表示赞赏并希望今后在科普领域开展合作。   (撰稿: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