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宏伟博士后参加CCF历史记忆论坛

新闻报道Comments Off on 司宏伟博士后参加CCF历史记忆论坛5,250Read

 

  2020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2020年会首次举办了“历史记忆论坛”,司宏伟博士后出席论坛

  论坛邀请到北京大学张藜教授、中国计算机史研究者徐祖哲先生、电子科技大学赵轲博士作报告,并与在场嘉宾共同探讨了如何记录和传承科学精神及建设科学文化的问题。

  参加论坛的24家早期创立计算机专业的单位在论坛上联合发起了“记录计算机历史”行动,包括: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计算所、中科院自动化所。

  论坛结束后,与会的发起单位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分别在倡议书上签名,表示愿回去后积极推动本单位“记录计算机历史”工作。

  本次论坛和联合发起行动是由CCF科学普及工委牵头组织,旨在探索如何从科学技术史、中国计算机历史研究、中国计算机珍贵历史物件、电子信息类博物馆发展、电子信息个人收藏等角度推动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的整理和普及工作,唤醒国内计算从业人士对中国计算机历史普及工作的参与意识。

  司宏伟博士后担任CCF科学普及工委执行委员,他在会上进行了小组发言,介绍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科学博物馆所做的有关工作,并向与会人员宣传了正在举办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

司宏伟博士后参加CCF历史记忆论坛-Picture1

与会人员集体合影

撰文|司宏伟

司宏伟博士后参加CCF历史记忆论坛-Picture2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王瑛豪先生向科博捐赠四通MS-2410型打字机

2024年4月13日,王瑛豪先生向科学博物馆捐赠一台四通MS-2410型打字机。该台打字机生产于1996年,品相良好,至今仍可使用。 四通打字机是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在上世纪80-90年代生产的文字处理器。四通公司在1986年生产出第一代四通MS文字处理机MS-2400,1987年推出四通MS-2401型文字处理机,1990年推出四通MS-2406型中外文文字处理机。四通MS系列的打字机是我国办公领域从传统机械中文打字机向新兴PC迈进的关键一环。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局长周德进一行来科博参观调研

2024年3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人事处党支部、科研院党支部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党支部第三党小组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主题进行联学交流。座谈交流之后,周德进一行在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王晓莉陪同下,前往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参观调研,进一步就学术研究、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交流。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范爱红带领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的各位来宾参观了科博当前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参观过程中,范爱红介绍了科博的建设规划与开展科普工作的情况。周德进局长一行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展览,不时提问互动,对科博以特色科学史主题展览促进科普教育表示赞赏并希望今后在科普领域开展合作。   (撰稿:范爱红)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在科博举办2024年第一期“文化建设工作坊”

2024年4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在科学博物馆会议室举办2024年第一期“文化建设工作坊”,开展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制度及应用规范培训,并组织参观科学博物馆的“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专题展览。文化办主任赵鑫主持本期活动,校内各单位承担文化建设或视觉形象建设任务的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 文化办综合协调高级主管许雪菲详细介绍了学校视觉形象体系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涵,对学校标志、二级单位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规范和应用场景作出说明。 赵鑫在交流环节强调了视觉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相关应用问题进行了答疑。 培训结束后,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专题展览。科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王燕斌、吴春秀作导览介绍。   (文化办供稿,科学博物馆范爱红修改并配图)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向我馆移交微型膜天平

2024年3月1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向我馆移交一台微型膜天平,这台微型膜天平是该院隋森芳院士课题组在20世纪90年代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由表面张力测量计、定面积单分子膜槽以及磁力搅拌器等部分构成。 利用这台仪器,隋森芳院士课题组研究了多个蛋白(包括毒素蛋白、膜融合相关蛋白、老年痴呆症相关蛋白等)的膜插入能力,为阐明这些蛋白与生物膜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收藏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