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预告NO.1 | 朱敬:19至20世纪英国对中国科学技术及医学器物的收藏、展览与诠释

通知预告 新闻资讯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预告NO.1 | 朱敬:19至20世纪英国对中国科学技术及医学器物的收藏、展览与诠释1,303Read

题目:19至20世纪英国对中国科学技术及医学器物的收藏、展览与诠释

时间:2019年9月2日(周一)下午15:00–17:00

地点:科学史系系厅(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212)

主讲人:朱敬(University of Warwick)

 

内容摘要:

Historians of science have increasingly real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technical objects for the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es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as has been argued in the concept of “thick things” by Ken Alder (2007). However the materiality pertaining to Chines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still remains a hardly explored area. Meanwhile, in the well-established scholarship of British collection history of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s, scientific objects are scantly considered. However, there are Chines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objects, including compasses, scales, celestial globes, star maps, mathematical instruments, herbal medicine samples and acupuncture models in several British museums. During a recent research fellowship at the Science Museum, I was tasked with tracing, documenting and analyzing such holding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Chinese scientific objects were collected, preserved and displayed in the UK. Drawing on the China collections at Science Museum, London, Pitt Rivers Museum, Oxford,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Greenwich, and British Museum, it asks which particular scientific objects attracted British interests since 19th century and traces their provenances and biography.

Apart from collection, this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exhibition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tific objects in UK. My current research finds four major exhibitions: China sec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Exhibition in London (1884); The “Maze Collection” of Chinese Junk Models in the Science Museum in London (1938); Chinese Medicine: an exhibition illustrating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a, at the Wellcome Historical Medical Museum and Library (1966); and the exhibition of China ancient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n Birmingham (1995). By examining how these exhibitions were designed, curated and engaged with audiences, it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experiences and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UK.

主讲人简介:

Jing Zhu i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Warwick. She received her PhD degree in Histo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2018. S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of Forum Transregional Studies, affiliated with Art History of Humboldt University in Berlin from October 2018 to July 2019. Jing was a UK-China 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at the Science Museum in London from March to July 2018, where she did research for their China collection.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production of visual knowledge of ethnography in late imperial and Republican China by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s of gender, visuality and empire; she is also developing new research projects on scientific images and Chinese scientific collections and exhibitions.

 

 

编辑:沈萌

沙龙预告NO.1 | 朱敬:19至20世纪英国对中国科学技术及医学器物的收藏、展览与诠释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11 | 安来顺:关于当代大学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社会性

2020年9月1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1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期主讲人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教授主持沙龙。讲座现场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主讲人通过腾讯会议与场外观众互动。 安来顺教授的报告围绕当代大学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社会性议题,以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展览案例,从大学博物馆的历史嬗变、科学和教育: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学博物馆的复合型功能特征、大学博物馆的发展瓶颈与重要机遇、大学博物馆正在加速融入社会生活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他认为大学博物馆是一种极为重要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博物馆类型。在世界博物馆发展进程中,大学博物馆拥有独特的地位。当代大学博物馆在两个方面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一是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体系;二是承担大学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他引用ICOM UMAC主席Marta C. Lourenço的观点作为报告结语,“大学博物馆需要了解大学自身发展需求与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找到自身发展的路线图,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大学及大学以外的地方都听到。要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变革做出贡献,因为这些变化同时也代表新的机遇,使大学博物馆能够在大学与社会中扮演更多、更新的与文化相关的角色。” 场内外观众与主讲人就国内外博物馆差异性、国内博物馆的建设方向、科学史研究者在博物馆建设与科学传播中的关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栏目做了现场直播,讲座直播回放达6万人次。 讲座结束后,安教授参观了科学博物馆的“百年器象”展览。     撰文:沈萌 摄影:孙德利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2020年8月18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0期以在线讲座形式举办。本期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刘年凯,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主持沙龙。 刘年凯首先提到“秤”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常用器具,也是现代重要的科学仪器,并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度量衡史研究,提出本报告从艺术史的图像学方法切入,探讨“秤”在不同文化系统里的演变过程。 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阿努比斯、赫尔墨斯、米迦勒和尸毗王”,“正义女神、天秤宫与占星学”,“商人、医生与炼金术士”,“成为科学仪器”四个部分。刘年凯讲解了约80幅不同时期图像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中出现的“秤”的形象指征,涉及古埃及神话、古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和佛教、东西方占星学、商业、医药业、炼金术以及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哲学研究等;认为“秤”的符号含义可以体现文化背景对其绘画传统的影响,也可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碰撞的印记;而以拉瓦锡为代表的化学家开展的定量实验,真正使“秤”成为一种现代科学仪器;最后以德国画家丢勒1514年的名作《忧郁一》以及图像学大师潘诺夫斯基对这幅画的评论结束了报告。 在提问交流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计量史研究专家关增建教授、复旦大学化学系王鸿飞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和互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就里乔利《新天文学大成》里“秤”的含义与大家展开讨论,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和刘年凯探讨了开普勒《鲁道夫星表》封面插图中持秤女神的形象,科学史系研究生严弼宸、杨啸与刘年凯交流了炼金术向自然哲学的过渡、图像中秤盘高低的寓意等问题。              撰文:刘年凯
通知预告

沙龙预告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主 题: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主讲人:刘年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 时    间: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 14:00-16:00 地    点:腾讯会议(ID 420786501)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ybhoGHAquwCM 内容简介: “秤”或“天平”,不仅是现代重要的科学仪器,也是古已有之的常见器物。从古埃及墓室的纸莎草,到后世不同地域、各种文明的壁画、雕塑、版画等图像中,可看到“秤”的诸多形象。那么,“秤” 的形象经历了何种演变?它作为一种科学仪器是何时确立的?本报告将从图像史的角度,归纳“秤”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意象,揭示其从公正到精确的形象演变。 主讲人简介: 刘年凯,北京大学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科学仪器史、地学史。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9 | 张楠:唐代的浑天仪象

2020年6月15日晚,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9期以在线形式举办,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本次沙龙的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博士主持了本次沙龙。 正式报告之前,张楠首先介绍了中国古天文仪象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沙龙第一部分以电视剧《龙岭迷窟》中关于李淳风墓穴的情节内容为基础,逐一介绍了古代“浑天仪”、干支纪年和推算、二十八宿的相关内容,并重点讲解了李淳风黄道浑仪的结构和功能。沙龙第二部分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关于黄道游仪的内容为基础,讲解了开元年间黄道游仪和水运浑天俯视图的结构与制造过程。沙龙最后,张楠博士总结唐代浑天仪象的发展历程,指出唐代仪象承前启后,确立了中国古代浑仪的三重结构标准,同时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学核心“历”、“象”间的交融与互动。 在报告后的交流中,观众在发言区讨论热烈,就浑仪的使用方法、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问题、古代仪器的铸造工艺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交流。       报告人沙龙后记 昨天沙龙结束之后,经过和几位师友的交流和讨论,其中有两个问题,我想是需要补充并讲解清楚的: 1.《龙岭迷窟》干支推算的情节中,剧中人物用错误的起始条件得到了正确的数字。“李世民贞观元年登基,是公元626年,贞观二十二年应该就是648年。”   这个起始条件是有问题的。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年份确实是公元626年,但那一年不是贞观元年,而是武德九年,贞观元年是下一年也就是627年。那么,如果是从登基那年武德九年(626)算起,贞观二十二年确实是626+22=648年。如果是从贞观元年算起,就应该是627+21=648年。但剧中情节确实得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正确的公历年份,至于编剧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可以推测,但不知具体情况。 2.《长安十二时辰》中关于一行大师用黄道游仪测得“二十八宿距离天球极北的角度,万国寰宇之中,首次测得恒星移动之象。”剧里这个说法其实是承袭旧说,认为一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移动现象的人,比哈雷早1000多年,这个说法甚至被收入了一些历史教科书中。在这个部分我仅用岁差来解释是不够完备的,需要进行一些补充:   如果说测得的恒星位置有变化,且在订正了岁差、章动、光行差等因素之后,依然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来自恒星的自行,说明恒星自己不是永久不动的。一行测得恒星位置和古测相比发生了变化,有人据此提出一行发现了恒星自行现象,且是世界上第一人。这种说法已经被诸多天文学史家进行过否定论证,认为恒星的自行在唐代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现的。一行测量结果与古测有差异的大部分可以用岁差来进行解释,不能用岁差来解释的更不能用自行来解释,大部分恒星自行都在每年0.1角秒以内,即便积累1000年也是非常微量的,因此不能用岁差解释的差异只能归咎于测量误差。但同时需要说明,虽然一行本人对此没有进行解释,但他肯定了这种变化并将新数据引用到《大衍历》之中,那么他自己对恒星自行是否存在一种感性的认知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特别致谢钮卫星老师、褚龙飞博士和肖尧博士对沙龙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和大家分享有趣的天文学史话题。最后要感谢沈萌博士对本次沙龙的组织和主持。   撰文: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