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曹敏丽女士资助我馆购买科学仪器

2023年5月29日,清华大学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曹敏丽资助我馆从海外购买了一件产自1890年前后的座钟。该座钟的表盘下方是一个气压计,两侧各有一个温度计,分别测量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该藏品曾在“不可限量:认识世界的种种维度”展览中展出。       【供稿:刘佳妮】
阅读全文
通知预告

科博沙龙NO.35预告 | 麦夏兰:科学收藏——挑战与可能

讲座题目: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34期—— 科学收藏——挑战与可能 (Science collections –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主讲人: 麦夏兰  Sharon Macdonald (德国洪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活动时间: 2023年11月16日 13:30 - 15:00 (讲座时长45分钟,问答讨论环节40分钟。讲座语言为英语。) 活动地点: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蒙民伟人文楼B206) 直播平台: 主讲人介绍: Sharon Macdonald,麦夏兰。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柏林洪堡大学欧洲民族学研究所社会人类学教授、亥姆霍兹文化技术中心和博物馆与遗产人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约克大学社会学系名誉教授。曾在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约克大学任教。 主要从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承担多项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项目,曾在苏格兰、英格兰、德国与中国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代表作品包括《博物馆研究指南》、《困难的遗产》、《记忆之地》、《遗产的未来》等。著作被翻译成保加利亚文、法文、德文、希腊文、意大利文、波兰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和中文等,在多国出版。 讲座摘要: This lecture will consider the role and potential of science collections broadly conceived. This will include consider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ollecting; their role in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or engagement in) science; as a documentation and expression of national or city identity, and how that does or does not come together with science’s international and universalizing remit, as well as the inherent critique from glob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Directions in research...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

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特别公开讲座。讲座题目为《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报告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高级研究专员林聪益。   本次讲座聚焦水运仪象台复原中的核心问题——“翻斗-定斗”之争。 “翻斗”与“定斗”是两种枢轮复原方案,其区别在于:翻斗方案的受水壶可以独立于枢轮而转动,定斗方案的受水壶固定于枢轮之上无法自由转动。 早在20世纪60年代,李约瑟(Joseph Needham)、康布里奇(John H. Combridge)和伯斯塔尔(Aubrey F. Burstall)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过争论,结果是:翻斗方案在后世复原中占据上风,而定斗方案则连同其首位实践者伯斯塔尔一起被遗忘。 然而,在90年代以后,占据主流的翻斗方案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李志超、孙小淳、唐晓强等人以定斗方案制作了1/3大小的水运仪象台,再次把“翻斗-定斗”之争带入学界视野。 报告人首先回顾了“翻斗-定斗”之争的历史经过,肯定了唐晓强教授对枢轮结构所作的创新。报告人认为,如选择定斗方案,则该设计是应当被优先考虑的。   报告人随后表达对翻斗方案的支持,并对学界中存在翻斗的质疑作出了回应。目前对翻斗方案的质疑主要在于“受水壶的转轴在原书中没有被记载”。报告人对此作出了三点回复: 一.“没有文字记述”,从工程设计来说,就是多了一个自由度,即代表任何可行设计都可采用(翻斗和定斗都行,只要达到其功能即可)。 二.但从功能来说,受水壶就是一个振荡器(注:振荡器是均匀周期性运动的产生装置,擒纵机构是运动的控制机构,二者组成擒纵调速器。擒纵调速器靠震荡装置的周期运动,使擒纵机构保持精确与规律的间歇运动,从而实现调速作用),所以受水壶必须要动,而且是产生等时性周期运动。相关的原文记载有“枢衡、枢权各一,在天衡关舌上,正中为关轴于平水壶南北横桄上,为两颊以贯其轴,常使运动。首为格叉,西距枢轮受水壶,权随于衡东,随水壶虚实低昂。” 三.翻斗在计时精度和动力两方面优于定斗。从计时精度角度来说,在翻斗方案中,计时精度由受水壶、枢衡、平水壶等组成的秤漏装置决定。在定斗方案中,除以上部件外,枢轮、天柱、浑仪、浑象、昼夜机轮等之间的传动和摩擦都要被考虑进来。而就工程设计来说,计时精度的影响参数越少越好。 从动力角度来说,在定斗方案中,必须克服整个传动系统(尤其是枢轴、天柱、机轮轴、浑象极轴、浑仪极轴等转轴)的静摩擦力才能启动枢轮(枢轮是间歇运动)——也就是说启动定斗方案枢轮所需的力比翻斗方案大得多。然而,枢轮承担着向全台输出动力的重要功能。这一动力需求量很大,如果力更多地用于克服静摩擦力的话,就很难带动浑仪、浑象等各部件转动了。这一问题在不用现代轴承的时代更为突出。 在对比完两种方案在机械构造上的优劣之后,报告人着重强调了翻斗方案的历史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无论翻斗还是定斗,都需要一个振荡器来产生均匀周期性运动。只不过定斗方案把整个枢轮都纳入振荡器结构之中,翻斗仅把单个受水壶纳入振荡器结构之中,是以后者才会在机械上具备前述提到的几个优点。但为什么把受水壶单独作为振荡器的翻斗结构更加合理呢?因为其枢衡机构与天池、平水壶形成了一个“定时秤漏装置”。“秤漏”是中国古代机械中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从“定时秤漏装置”的角度来解读枢轮结构,不仅符合水运仪象台的历史背景,更揭露出中国古代擒纵调速器的模式。报告人强调,必须要以擒纵调速器的功能这一角度来理解枢轮机构的构造和运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从机械和历史两个角度对比了翻斗定斗两种方案的优劣之后,报告人以大量实验数据和影像资料等向观众介绍了自己所制作的1:1青铜枢轮模型的情况,并提出了在实践中发现的两个问题:一是枢轮的动力可能不够,二是在翻斗过程中,水可能会溅到地面。 针对这两个问题,报告人在原有的翻斗方案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创新,认为原书中的“洪”并非一般学者所说的“成对木辐的合称”,而是“一种水斗的结构”。 报告人指出,“洪”的古意为“大水”,这暗示了“洪”实际上是用来积蓄大水、提升枢轮输出扭矩的。而原书对“洪”不着一字解释,这说明“洪”在该处的意思在古代是为人习知的。因此,可以根据传统水车结构和“如何夹持受水壶的需求”来设计“洪”,“洪”的大小可以根据整个系统的动力需求来加以调整。 具体而言,新方案的受水壶在翻转后,水流入枢轮上的“洪”内,而不是像传统翻斗方案那样被直接倒入退水壶。这既增加了枢轮的动力,也让水不至于流到地面。 报告人将新方案总结为“枢轮同时具有定斗和翻斗的特征,作动相关联,但功能各异,各司其职”。“定斗”意指“洪”固定在枢轮上,枢轮因而得以成为一“动力水轮”。“翻斗”意指受水壶可以独立于枢轮而转动,枢轮可以被看作一擒纵调速器。 最后,报告人介绍了新方案“洪”概念的一个应用——“天圆地方-观象授时装置”。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吴国盛老师认为,报告人从机械角度清楚地分析了两种方案的优劣;并且,将动力功能和擒纵功能分开考虑,是新方案的一个重要创新。游战洪老师高度评价了报告人关于“洪”的分析,认为对关键术语的考证是复原中的一大关键。王哲然老师从《新仪象法要》原文“每受水一壶过,水落入退水壶”出发,提出了对报告人结论的一点疑问。徐思源同学认为,报告人已从机械学和历史背景出发,充分论证了翻斗成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新方案对“洪”的解读还可以进一步商榷;在复原中,“天梯”传动系统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方向。   【供稿:研究部;审核:王哲然】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科学博物馆论坛围绕线上展览、科普教育、场馆改造展开论述,现场观众热烈互动

  2023年10月31日上午,“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展览开幕式暨科学博物馆论坛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刘年凯、国家自然博物馆赵妍、独立策展人朱达一分别围绕科学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科普教育、场馆改造等方向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并进行互动交流。论坛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晓天主持。来自清华大学院系部处的部分师生以及波兰驻华大使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文学行业、博物馆学界、科学传播领域的代表六十余人聆听了报告。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刘年凯作了题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线上展览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线上展览的基本情况,这些展览跨越了从中世纪到近现代,主题覆盖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关注文明交流和现实案例,在做到精确严谨的同时又不失哲学思辨与人文情怀。刘年凯指出,线上展览是博物馆展览史上的变革。展览的形式从线下走向交互式网页或“2.5D”展厅,关键一环是展览的内容设计。此外,借助线上展览平台,线上展览可以作为一种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最后,刘年凯针对科学博物馆开展国际合作的线上展览作了展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的沟通合作,会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大的希望与福祉。线上展览以其便利、高效、节约的优势,可以为未来的科学博物馆在国际合作方面提供强大助力。”   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馆员赵妍作了题为“自然博物馆科研与科普的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近年来,国家各单位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科学研究及科技资源的科普转化。赵妍认为,博物馆在发展过程当中,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收集以物为主的藏品”到“挖掘藏品价值服务社会发展”发生了转变,自然博物馆收藏研究与展示教育功能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推动其目标的实现。 赵妍同时指出,现阶段科研科普的结合仍然面临一些实践层面的困境,包括科学研究的深度在科普活动当中没能够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内容在科普化过程中转化度不够、科学研究特色体现不足等。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都是由于科研与科普的目标路径不同,且双方人员缺少交流等因素导致的。赵妍从打破壁垒、有机融合与创新实践三个步骤提出了解决之道,并且对科研科普融合推动自然博物馆创新发展充满信心,融合了科学研究的科普活动既可以在内容上展示出一定的深度,也能让博物馆的研究氛围和特色通过科普的形式充分体现出来。   独立策展人、Merak Cosmos 创始人朱达一曾供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及上海科技馆,目前担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天文馆专委会执委。他策划设计过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天文”及“海洋灾害”展厅、澳门科学馆“观星者”展厅、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上海天文博物馆常设展更新改造、“星空之境”天文主题国际巡展、上海天文馆展陈大纲规划设计等,翻译了《行星》、《自然原力》、《透过哈勃看宇宙》等书籍。 在论坛现场,朱达一作了题为“弥足珍贵的科学遗产——佘山天文博物馆改造”的报告。朱达一结合上海佘山天文台改建和策展的具体案例,分享了新的科学展览在这座历经120年的天文台内的科学故事、展览改造过程中的别样经历以及科学展览策划中的艺术思想和策展理念。他认为,展览所呈现的不仅是科学历史内容的简单表达,还要尽可能还原建筑空间,考虑展览内容、呈现方式、观众反馈等众多因素。 朱达一重点分享了改造佘山天文台中近似“寻宝”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他和团队发掘、修复了很多文物,考察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并将之融进展览的图文内容与空间结构,以图文展示、模型呈现、情景复原、实物展品等多种方式,重现百年天文台的时空,呈现了其中的人与故事,希望以此引发观众对“科学研究是什么”“成功的科学研究需要什么”的思考。     【责编:尹菱;发言整理:盛星元;摄影:孙德利等;审核:范爱红】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展览开幕式暨科学博物馆论坛在科学博物馆举办

  2023年10月31日上午,“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展览开幕式暨科学博物馆论坛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主任Marta de Zuniga,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施光海,清华大学天文系副系主任冯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翁征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策展人王哲然主持开幕式。来自波兰驻华大使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博物馆界和天文界、“科博之友”咨询委员会、清华大学相关院系部处及学生社团的一百余位中外代表参加活动。   彭刚在致辞中向展览合作主办方波兰驻华大使馆致谢。他表示,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科学英雄,“日心说”的提出颠覆了人类传统宇宙观,揭开了科学革命序幕,为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本次展览的推出是为了让观众了解、探知、缅怀这位科学巨匠,学习他敢于打破思想禁锢,不懈追求科学真谛的精神。哥白尼展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第一次与国外机构合作举办的线下展览,是中国与波兰开展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友谊的盛事,也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展览、收藏、研究水平的一次综合展示。科博筹建五年来,很多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博物馆核心功能已经具备,场馆建设已经启动,相信未来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以及公共教育功能,为清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提升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   吴国盛介绍了展览背景。今年是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550周年、《天球运行论》出版480周年,全世界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人类科学先驱、现代科学思维图景的开创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综合类收藏型研究型的科学博物馆,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波兰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展览“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既是中国科学史界、天文学界等纪念科学伟人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清华大学与波兰驻华大使馆科学交流、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哥白尼及其伟大学说的生命历程是艰辛的,我们以本次展览向这位伟大的波兰科学家致敬,也希望触动观众思考科学来之不易。   Marta de Zuniga女士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来到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介绍波兰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尼古拉·哥白尼。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中国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哥白尼生平,知晓他除天文学家之外的多面人生。她还提到,世界各地的波兰文化中心(Polish Institute)都致力于用文化将人们联系起来,促进真诚的交流与项目合作。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非常荣幸能够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合作举办此次展览,并希望未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最后,Marta女士感谢所有为此次展览顺利举办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展览成功举办离不开科学博物馆馆员专业的策展能力和科学知识。   冯骅从天文专业角度阐述了哥白尼突破貌似完美的托勒密地心说模型而提出日心说模型的难能可贵。他认为,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更多地反映出科学家的科学品位。今天的天文学已经发展得非常复杂,仿佛进入几十个本轮均轮套用的大模型时代,如何能跳出大模型时代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索自然的物理本质,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学校一直提倡的从0到1的原始创新。   翁征宇讲述了高研中心作为展览协办方,引荐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先后辗转联系天文系和科学博物馆,促成本次展览的过程。他说,无论从物理学界还是天文学界来说,哥白尼都是一个英雄,他的日心说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被认为是科学革命和科学范式转换的典范。知史以明鉴,相信本次展览一定会激发清华学子的探索热情与创新精神。   施光海称赞哥白尼展览既普及了天文学基本知识,也传播了波兰历史文化,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启迪求真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未来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能够在场馆建设、运营管理、科学研究、科普传播等领域对中国高校博物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满足本校师生科普教育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   现场观众一同观看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报道本次展览拍摄的《“哥白尼展”在中国》视频片。随后步入展厅,在策展人王哲然带领下参观“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展览。 2023年是哥白尼诞辰550周年,著作《天球运行论》出版480周年。为缅怀这位深刻影响现代天文学乃至现代思想发展的科学家,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应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之邀,共同举办“哥白尼的生平与成就”展览。本次展览通过丰富的文本、图像、文献以及科学仪器展品,展现哥白尼的伟大生平与卓越成就、窥探《天球运行论》的孕育与传播,追溯以天文学引领的科学革命历程,弘扬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博物馆在波兰驻华大使馆提供的哥白尼相关文本与图片基础上精心策展,配以精美的馆藏天文仪器展品,其中包括科博研究团队根据科学史料复原的视差仪、纪限仪、天堡等5件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仪器和建筑模型。展览将于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层展厅展出至2024年1月7日。   开幕式结束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论坛同期举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刘年凯、国家自然博物馆赵妍、独立策展人朱达一分别围绕科学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科普教育、场馆改造等方向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并进行互动交流。论坛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晓天主持。   【撰稿:范爱红  尹菱;摄影:孙德利等; 审核:范爱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