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

直上云霄 新闻报道 志愿服务 展览动态Comments Off on 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5,382Read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临时展厅布景

 

清华园是没有边界的,这是每天深夜才愿意下班离园的我最真切的感受。因为探访每个角落,欣赏每处风景,沉浸每份思考,对话每个灵魂都让我期待下一份惊喜。

在参与清华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我很荣幸每天浸泡在有清华大脑领导方向和顶级大师洞见指引的环境中,体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清华智慧。

在一个繁星闪烁的夜晚,我探访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以下简称“清科博”)。

名字奇特了点儿,因为这其实是一座正在筹建中的博物馆,它也将是我国第一家综合类收藏型科学博物馆。而吸引我的,是2021年10月在“清科博”临时展厅开展的“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以下简称“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

达·芬奇,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把鸡蛋立住的故事,记住他是因为《蒙娜丽莎》的微笑,颂扬他是因为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但在我看来,这个人太有趣了,这是一个不满足于做斜杠青年,偏要成为跨界顶流的博学者。绘画是他一生挚爱,也是他让世界记住自己的方式,但那只不过是他人生的一小部分而已。他还在数十个领域有着显著成就。

作为达·芬奇的粉丝,我一直都深受激励,在求学时跨读了四个专业,体验到在交叉学科跨领域求知的快乐。所以,当我知道这场展览是“清科博”复原研究团队基于达·芬奇手稿及相关文献资料,复原展出25件他在飞行与工程机械领域的展品时,我便心生向往,一定要致敬这位孤独的先驱。

在“清科博”做一名观众,是非常幸福的。眼前是古之智慧与今之团队碰撞出的复原展品,耳边是清华教师、学子等博物热爱者与钻研者们酣畅淋漓的讲解,内心体验则是回溯历史、观望现在、畅想未来的奇妙穿越感。

刘迪波是我在“清科博”遇到的一位非常优秀的讲解员,他最直接的身份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直博生,由于长期担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科学博物馆志愿者,对文艺复兴时代的故事已如数家珍。北京冬奥会期间,他在担任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ASOIF)意大利籍主席弗朗西斯科·里奇·比蒂的助理时,表现优异,不仅与其结下深厚友谊,进一步了解了意大利的文化与历史,还收获了 ASOIF的官方感谢信。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对整场展览的深度参与中对“直上云霄”的征服精神有着深刻的领悟,我相信这样的体验与视角是宝贵而别致的。就此,我也与他展开了一场约访。

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Picture1

在馆长助理、展览统筹范爱红(中)指导下观展,左为刘迪波,右为郝思嘉

 

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清科博”中的达·芬奇?

郝思嘉:迪波,很高兴就“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和你一起探讨。我们知道,原本这个展览是计划今年5月在“清科博”撤展的,但是因为太受欢迎,又改到了10月底,你觉得“清科博”的这场展览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刘迪波:正在筹建中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综合类收藏型科学博物馆。它将以科技文物和高科技互动展品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再现人类科技史上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再现清华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成为促进科学传播、激励科技创新的清华新景观。

这个持续了一年时间的展览位于“清科博”的临时展厅中,通过呈现25件珍贵的达·芬奇在飞行与机械工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再现达·芬奇敢于挑战人类自身局限的勇敢与坚持,追忆了欧洲科学传统伟大的复兴之路。

郝思嘉:我本人是达·芬奇的粉丝,但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个有趣的灵魂,作为展览的讲解员,你与他“相处”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长的,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清科博”中的达·芬奇呢?

刘迪波:当绝大多数人的目光聚焦在《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达·芬奇的艺术成就时,他在科学方面的灵感与建树相比之下确实少为人知。事实上,从这位天才艺术家在1490年左右绘制的《维特鲁威人》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解剖学就有着很深刻的认识,这种科学素养还体现在建筑设计、几何学、机械结构等诸多方面,这些从他的手稿中就能看出来。

虽然遗憾的是,达·芬奇的科学洞见在同时代几乎得不到社会认可,相比于他那些知名的艺术作品,他的科学手稿散落于欧洲各地,大部分也被雪藏,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工业的迅速进步,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科学的认识,而此时再回头来看达·芬奇的手稿时,便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他那些具有超越性的科学思考。

或许我们很难评价达·芬奇在科学史上有何地位,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似乎如一座孤岛般屹立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极具想象力的机械设计、扎实的自然观察功底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似乎拥有了不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科学素养。在“清科博”这个简洁而又宽敞明亮的展厅中,策展方以飞行机械、工程机械和战争机械三个视角,以一件又一件的复原机械展现了达·芬奇具有时代超越性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记录。

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Picture2

展览中的飞行机械有着什么样的背后故事?

郝思嘉:那我们先来说说展览中的飞行机械,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次展览中呈现了很多达·芬奇关于飞行的作品,比如:“舞台飞行器”“巨鸟”等。这些呈现除了跟他憧憬星辰大海、向往未知有关,其实也离不开他深厚的科学素养,为我们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吧。

刘迪波:人类自古以来便有对于飞行的渴望,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使用羽毛和蜜蜡模拟鸟类翅膀飞行的神话故事,而在中国也有万户飞天的记载。达·芬奇对于飞行的理解也体现在他的手稿之中。

达·芬奇早期的飞行器设计包括用于舞台表演的“舞台飞行船”等装置,这些设计已经包含了基本的飞行机械传动结构。事实上,达·芬奇对于空气的力学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当时还没建立起完整的物理学理论体系,但他对于空气性质的诸多认识已经接近于现代物理学中的空气动力学理论。如他表述的“物体施加给空气的力,等于空气反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牛顿于近两百年后提出的“牛顿第三定律”惊人的相似,这足以证明达·芬奇超出他所处时代的高超物理思维。

“清科博”的展厅很朴素,其中展示着达·芬奇手稿中记录的数件人力扑翼机传动结构和扑翼机模型。这些模型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其中包含的精巧机械传动结构使得扑翼机的运作如同一件艺术品一样精巧。而他设计的飞行机械很多灵感来自于鸟类的飞行姿态,达·芬奇秉承着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的崇拜与模仿,对大自然中鸟的翅膀挥动的方式进行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并且将其借鉴到了自己的扑翼机设计中,因此在展览中能够看到相当多的飞行装置运作原理都类似于鸟类翅膀扇动的过程。

郝思嘉:但达·芬奇虽对飞行倾注了如此大的热情,最终的实践却往往以失败告终,毕竟科学就是科学,方向比执着重要。在你看来,他为何会失败?他又是怎样应对这种失败的?

刘迪波:达·芬奇选择的这条与当代飞机飞行原理完全相悖的道路注定不会是顺利的,人力的微弱动力加上笨重的木质结构,使得他的飞行器注定不能翱翔于天空之上。而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仍然不断改进飞行器的设计,也体现出了他不断挑战自我的坚持。

直到晚年,达·芬奇才认识到人力扑翼机的驱动力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成功飞上蓝天的,因此转而投向了借助风力进行滑翔的研究。可惜的是,达·芬奇并未亲眼看到他的飞行机械飞上蓝天的那一天,随后人类对飞行器的研究从热气球到滑翔机,再到莱特兄弟于1903年操纵飞行器升空,这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承载的也是达·芬奇身上那股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果敢与毅力。

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Picture3

在科学认识上,达·芬奇可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

郝思嘉: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不断复盘失败,不断认知迭代,不断超越曾经,他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韧性与毅力,也是我认为他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之一。那除了飞行机械,我们在展厅中也能看到很多现实机械的展品,从战车到云梯,从十字弓到起重机,不一而足。而且在这其中还体现了很多人文关怀,他是如何做到如此面面俱到的?

刘迪波:虽然达·芬奇的飞行机械研究失败了,但在科学认识上,他并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除了飞行机械外,他还是现实机械的忠实记录者,这离不开他早年参与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修建的经历。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其中仿照古罗马万神殿造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也是工程上的奇迹。这样大尺寸圆顶的建造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精确运输到对应位置,这就离不开各式起重机发挥的汗马功劳了。

主持修建圣母百花大教堂圆顶的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设计了大量起重机,运用到这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中,而他所处的工程师群都对起重机有着相当丰富的见解。

达·芬奇也见证到了教堂的修建过程,并且对于当时的起重机做了详细记录:有将物体进行大范围运输的“三速起重机”,也有进行更精细运送的“城堡起重机”,还有完成尖顶修建的“塔亭起重机”。

而达·芬奇除了记录外,也对起重机的结构进行过改良,并且绘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幅结构爆炸图,这样细致的科学思考也反映出了达·芬奇的理性思维。

达·芬奇对于战争机械的描述,则反映出了他的人文关怀。虽然这些战争机械中体现的惊人的想象力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希腊传统的热烈追寻,但是从达·芬奇对于战争的谴责中可以看出,这些战争机械的记录体现的是他对人性的追求与思考。

展厅中我们能看到的既有外观所向披靡的“镰刀战车”,也有古典的“攻城云梯”与“巨型十字弓”,还有他自主设计的、富有戏剧性色彩的“装甲战车”,这些无一例外地展现着这位杰出艺术家和科学家对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融合。而它们也和前面的飞行机械与工程机械一并讲述着达·芬奇身上闪烁的人文光辉与科学理想。

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Picture4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模型近景

 

展览的展品全部出自于“清科博”的复原研究团队

郝思嘉:是的,科学与艺术并不分家,二者融会贯通,实为一体。而在清华这所学术殿堂中,这样的科学与人文交叉的故事,正是与全面提升当代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相一致的。我们再聊聊展览背后的故事吧,大家一定很感兴趣,本次展览的展品从何而来?这幕后的团队又有哪些故事?作为讲解员,你们的日常是怎样的?

刘迪波: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从筹备以来,便开展了大量的科学仪器与文物复原工作。而本次“直上云霄”展览的展品全部出自于“清科博”的复原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以达·芬奇手稿为蓝本,借鉴参考大量同时代的相关记载,用3D建模方式构建设计图与工程图,最终呈现出了一件又一件复原机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团队中除了清华科学史系的研究人员,也包括了大量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本科生,这些清华学生发挥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与热爱,也在科学研究中感受着人类试图理解与征服自然的定力与决心,并且亲身参与到一件件珍贵机械的复原与建模中。对校内师生来说,达·芬奇和他的手稿资料成为了他们窥见文艺复兴时期新思潮与创新精神的重要窗口。

在展览的背后,还有一群志愿者通过自己的方式把展品讲得“鲜活”。这支数十人的团队各有专长,包括清华学生、大学教授、科普作者、机械工程师……这些平日里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闲暇时间便成为了“清科博”为大众传递科学精神的重要窗口。

在“直上云霄”展览中,志愿者们把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展品紧密结合起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科学思想绽放的瞬间。有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达·芬奇机械的人文关怀的,亦有专注于基本科学原理为小朋友做科普的,还有从达·芬奇飞行器分享人类飞行史的……这些不同的解读角度,让同一个展览在不同志愿者的描述中焕发出了迥异的光彩,也让观众看到了达·芬奇不同的一面。

北京青年报|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遇见全才达·芬奇 预见下一个达·芬奇-Picture5

刘迪波(左)讲解中

 

除了做好讲解外,这支富有创造力的团队也让达·芬奇背后的时代印记与科学精神走出展厅,以别样的方式展现给了社会观众。

去年年底,由“清科博”牵头,以志愿者发挥主要力量,联合清华校内各学生组织主办的“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吸引了公众广泛的注意力。其中有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和美术学院李睦教授与三名同学展开的师生共话,也有清华话剧队同学在“清科博”参与的“博物馆奇妙夜”演出,在展厅里表演《麦克白》话剧片段。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观众沉浸于展览和演出的科学与艺术氛围之中,而富有思考的公教活动也把展览的价值发扬光大。

郝思嘉:真是太棒了!听完你的描述,相信读者们对于这场展览的印象又更加丰富立体了。今天除了达·芬奇科学思维的养成与发展,我们还聊到了很多时代的背景、其历史价值与贡献,还有背后的清华故事。感谢我们如此优秀的团队复原伟大的作品,感谢你让达·芬奇的故事鲜活重现,也非常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直上云霄”展览即将落幕,之后拟继续在“清科博”永久馆中展出。作为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窗口,研究学者、“清科博”馆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回答着“何为科学”的问题。今年年底,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永久馆舍将开始动工,在未来,如同达·芬奇一般的众多中外科学家们的思想光辉,必将如群星般在这座科学殿堂中闪耀。让我们共同期待!

 

【作者介绍】

郝思嘉,时任清华大学发展规划处教师,参与编制了清华大学“十四五”规划;现任藤汇教育创始合伙人兼CEO,大时代青年公益项目创始人,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护航计划全球大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Movers可持续发展项目官方认证培训师。

 

文/郝思嘉  摄影/景玮  郝思嘉

特别鸣谢/范爱红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10月 31日新知版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方鹏、刘振敏、方浩然、方言一家资助我馆购买科学藏品

2024年6月20日,清尚集团副总经理方鹏及其家人刘振敏、方浩然、方言,资助我馆购买四件科学藏品,分别为一件1825年左右英国制造的表盘式弹簧秤、一件1890年左右制造的液压机演示模型、一件1765年左右制造的杆秤、一件1830年左右英国制造的多隆德谷物秤。 其中,液压机演示模型在珍品柜第九季“科学模型中的世界”展览中展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科博美育工作坊 No.5 回顾丨摒弃干扰与喧嚣,在艺术中体会爱与成长

2024年6月22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X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科博美育活动“流光片羽:蝴蝶艺术与创意”。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来自12组家庭的大朋友、小朋友三十余人相聚科博,听艺术家分享蝴蝶为主题的艺术构想与创作,亲自体验蝴蝶创意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场面十分热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员王玥涵主持该活动。    
新闻报道

水木映月,馆校结合——十一学校月光社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交流纪实

2024年5月19日下午,十一学校月光科学讨论社再次踏进清华校园,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分别观摩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二展。随后与清华大学THU科学史学社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进行了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研讨交流活动。 迎接惠风和畅,天明日朗的五月,十一月光社的同学们在畅游了诺大的清华校园后抵达久别的科学博物馆。 各位社员在科博讲解员嵇何、贺懿斐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的兴盛极大改变思考维度与生活方式的西方科技世界;亦参观了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完整再现清华科学仪器的演历史。月光社的老新同学们皆生发出全新的思考与见解。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的“海外奇器”展览,挑选了最特别的中国晚清时期,呈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仪器设备,再现科技荣光与人类无尽的智慧。同时,科学博物馆保留了优秀且具有广大影响力的“百年器象”展览,使同学们重见清华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发展与进步,感受科学发展的魅力与仪器设备的精巧。 月光社的同学们在展厅门口拍完合照后进入“海外奇器”第一单元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局部零件,亦有轮船、蒸汽火车缩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交通工具工作的部分原理,比对如今的轮船、火车也已大不同。从西方传来的交通工具载着晚清士人的好奇之心回到充满魔力的西方世界,又用科技撼动了其期待,更多的带给他们震撼,士人们的惊叹从其古诗、随记中便可清晰感知。 在充斥着工业化的西方世界中,不仅铁路桥梁、公共交通日新月异,大不同以往,摄影术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也在另一方面记录保存了当时自然人文风光与人物场景等。通过屏幕视频复原,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晚上灯火阑珊时的歌舞升平。从原理精妙简单的大真视镜,到丰富多样的幻灯片图片,都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影子。对于第一次照相或观摩照相的晚清旅人,不像如今的我们,不免感到十分的新奇。 随着19世纪电气时代的到来,留声机、电话、打字机已然不再是幻想。月光社的同学们竞相拿起听筒欣赏古老的、模糊的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各式各样的电话也纷繁呈现,不同版式的电话体现当时人们多样的审美趣味。晚清士人们出国体验这些的云云经历也在渐渐催生国人对于科技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热”的浪潮使显微镜与望远镜俨然成为了热门且新奇的仪器。大家在第二展厅见到了外形、原理都各具特色的显微镜与望远镜,有单双筒等等一系列。从列文虎克对更小更细致的追求起,一代代改造更迭,琳琅满目的显微镜展现着时代的光辉。有好奇心的驱使,才有不断的精进。与此同时大家也参观了不同种类的标本,一个个神奇的标本摆在眼前,等待着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从博物致知到格致之学,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迸发出了文化的生机,演示实验成为了新奇的、人们竞相观看的景观。月光社的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演示真空泵、静电起电器等等实验装置,想象着科学家展示实验时的情态。我们也特别地见到了《大英百科全书》这样闻名于世的百科书籍,科学普及被一字字记录在其中,不断地增本也历历见证着科学的发展。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百年器象展厅,清华大学近百年来的钻研与奋斗历历在目。条件是创造出来的,从买进、长途运输到改造、自创,无数老师、学子在求真求便之路上挥洒着汗水与岁月,献上巧思与智慧。从老前辈的一张平凡的桌子,到学生们基于好奇而研究的奇特半轮自行车,尽管已然是不同的时代,都可窥见清华学子相同且浓烈的赤子之心与无尽的好奇心。 参观完展览,月光社的同学们脑中仍萦绕着对于西方科技、清华科技史的思考。大家饱含着对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见解,与清华学生科学史学社以及胡翌霖副老师在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也邀请胡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经典品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们进行颁奖。 月光科学讨论社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作为与学校图书馆联合的经典品读活动,特别对于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同学们进行颁奖(部分同学由于个人时间安排冲突无法到场领奖,已在后续月光社活动中颁发奖状与奖品)。颁奖活动由王宇婧同学、杨博翔同学主持,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老师担任颁奖嘉宾。 再次赴清华大学交流,本次活动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以至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辩证地思考库恩先生的观点与其哲学观念,通过本书的阅读与此次交流,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史背后伟大的科学精神敬仰之情。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探索历史,再次向好奇心致敬!   文字:蒋梓熙 韩家畅 王昕晨 杨博翔 改写:范爱红
新闻报道

邓杰校友向我馆捐赠地质罗盘仪

2024年6月9日,清华大学电子系1978级校友邓杰,向我馆捐赠了一件其母亲郭舜玲女士所使用的地质罗盘仪。郭舜玲女士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此次捐赠的罗盘是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郭舜玲女士还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这件罗盘的珍贵回忆,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艰辛与奉献。以下为郭舜玲女士的分享: 我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 罗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提供所在的地理方位;2、测量所勘探的地层三要素,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从而确定岩体构造的价值。所以,勘探队员,每人必备。 这里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1956年我们在柴达木野外地质工作,因工作需要必须联网式将一地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勘探工作,所以我们采取晨起在A点,而白天边工作边往B点新搬的“家”进发。小分队配有后勤组,负责将我们的行李和吃喝给养搬至“新家”B点。 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后勤搬错了方向,搬至反方向啦!当我们收工到达B点,见到的仍然是一片戈壁,没有帐篷和炊烟,大家都认为就在附近,于是以B点为圆心,放射状分散去找我们的新家,当然是一无所获。天快黑了,一个个垂头丧气回到原点。 众所周知,柴达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原,氧气稀薄,只站着呼吸都费劲,何况爬坡过坎、在戈壁滩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小分队员了,平时为轻装工作,吃过早餐后只带水和几块糖,或少量干粮。到收工时已水尽粮绝了,再加上去找“新家”的雪上加霜,消耗体力,已精疲力竭了。柴达木入夜奇冷,日夜温差很大,入夜冷风袭来,加之肚子空空,冻得发抖。 还好,我有二根火柴,又去找“柴”。因为戈壁很难长草和树,但为不被冻死,大家拼尽全力,总算找回少许草和老树根,火烧后前半身总算有暖了,背后仍很冷。渐渐大家都躺下了,我的同学王素民她摘下手表给我,让我必要时交给她的男友做纪念。第二天醒来,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也无法说话了,大家都奄奄一息啦! 幸好后勤组的一个本地小工友。找到我们时,有人想喊也喊不出声,抬臂也抬不起来。他及时喂我们喝水,我们得救啦!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后勤组也必带罗盘!找准方位! 这件地质罗盘仪的捐赠,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馆藏,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