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

新闻报道 神机妙算Comments Off on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3,656Read
     
       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有一流的博物馆,清华不同。它要的不是“一流”,而是“双一流”。不仅艺术博物馆要顶尖,科学博物馆也一样。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已是名誉斐然。在学校具有前瞻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支持下,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也将在筹备几年之后亮相。这一次科学博物馆迎来了开馆前的第二场展览。2020年9月24日,“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如期开幕。                             
                      
        策展理念 
 
       作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和此次开馆展览的总策划人之一,吴国盛的策展理念,可以概括为两点:
        第一,掀起科学认知变革风潮。以博物馆展览为重要传播手段,通过把科技产物还原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启发人们深思科技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在国内掀起一股“以人文之眼看科学”的科学认知变革风潮,让人们视科学为不断演化的思想文化的产物,让科学不再成为从西方硬插进中国的东西,而是成为中国文化的内生动力、原动力。
 
       第二,反哺国内科学史学科建设。让“国内首家以收藏为主的科学工业博物馆”——清华科学博物馆不断开枝散叶,推出更多优质的科学史相关展览,利用博物馆做好科学史通识教育,让更多学子理解科学本身的演化逻辑和内在矛盾,反哺有中国特色的国内科学史学科体系的建设,打破文理藩篱,让科、史、哲合而为一。
                             
       在这两个理念的指引下,吴国盛辗转全国和世界各地,考察各国的科学博物馆以及国内与科技遗产相关的博物馆。几年时间,就靠着自主复原、私人购买捐赠、社会捐赠等方式为清华大学科技博物馆收集到了4000多件科学仪器藏品。
                      
       这次与子木园博物馆合作推出的以计算器具发展史为主题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发展史”展览共展出了80多件藏品,相较于目前已收集的藏品而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1

图一:开幕式现场

图二:馆长吴国盛在开幕式上致辞

图三:馆长吴国胜带领嘉宾参观展览

 

展览内容

 

       展览以人类计算观念的演进为脉络,分为“运筹”、“机巧”、“掣电”三个单元,展示了从古代简单的手动计算工具,到近代复杂的机械计算装置,再到现代先进的电子计算设备的演进过程,折射了人类生活模式和世界图景的变迁。 
  
       第一单元 运筹
                        
       人类早期的计算实践以计数为起点,除了自身手指之外,我们的祖先还利用绳结、算筹、算珠等来代表离散的数的单元,以移动和排列这些单元的方式来施行简单的运算。对于较为复杂的运算或函数,人们会将计算结果编排成表格,或采用比例规、计算尺、列线图等模拟计算装置。这些早期的计算工具主要依赖手动,没有分化出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装置。
                         
       手动计数这一单元对人体的依赖性较强,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从原始较为简单的手指计数、结绳计数,到可以施行加减乘除和平方等复杂运算的算筹、算盘、算板,到储存常用计算结果用于简化计算过程的算表、纳皮尔筹,再到可以用于计算更复杂函数的比例尺、计算尺、列线图、比例规等手动模拟计算工具。
                  
       四个进展阶段见证了人类早期从利用手势简单计数到借助外物进行加减乘除和复杂函数运算的演进过程。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2

图四:第一单元 运筹

图五:早期的计数方式

 

第二单元 机巧

利用齿轮转动进行技术、模拟运算过程古已有之,但直到17世纪,机械计算器的构想才首次付诸实践,又因制造工艺的制约,直到19世纪中叶才真正实现商用。机械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符合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机械计算器发展的顶峰。分析机已具备了程序控制的思想,预见了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机械计数这一单元逐渐演化出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复杂计算过程中对人力投入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这个单元主要有两条演化路径:一条是定齿式计算器的演化路径,另一条是变齿式计算器的演化路径。

定齿式计算器依赖定齿轮的转动计数,通常只能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比如中国汉朝至宋朝的记里鼓车就是通过马车车轮的转动带动计数装置敲响鼓声,根据鼓声响起的频次记录行进里程数。变齿式计算器最大的创新就是阶梯鼓轮的设计,可以直接用于乘法、除法运算。

两者都逐渐演化出齿轮传动进位、按键计算等方式,最终催生出机械计算器发展的顶峰——巴比奇的差分机和分析机。差分机实现了从计算到印刷输出数据的全自动化。分析机是差分机的进阶设计,采用打孔卡片存储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机采用了将程序控制和计数运算相分离的思路,利用程序控制计算,为现代电子计算机(控制流和数据流分离)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被视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先驱

这一单元见证了人类计算方式从利用定齿传动进行简单加减法、进退位计算,到利用变齿传动进行乘除等复杂计数运算,到加入按键进行输入,再到采用印刷输出数据、实现控制和计算分离的思想飞跃和工具飞跃。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3

图六:第二单元 机巧 

图七:助理教授王哲然为大家演示定齿轮互动模型

图八:安提凯希拉复制品及内部原理乐高模型 复制品由吴国盛购自希腊捐赠 乐高模型由清华团队制作

图九:变齿轮计数的互动模型

图十:差分机局部复原互动模型

 

第三单元 掣电

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电子计算机,是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综合。它融汇了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诸多先进成就,交织着经济、社会、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力量和需求。把电力引入计算机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计算速度。数理逻辑的发展把逻辑运算还原为数学运算,从此计算不再只是算术,而是智能活动;计算机不再只是计算工具,而成了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开辟了信息时代,人类生活因之发生了巨大改变。

这一单元主要展示了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从巨型到微型、从军用商用到民用、从单一计算到多功能运用的快速发展过程。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4

图十一:第三单元  掣电

 

       三个单元共同展现的计算器具发展史,揭示了从“数的物化”到“物的数化”的过渡和飞跃。如今,计算深嵌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反而被人遗忘、隐而不彰,预示着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已经或即将启幕。 
 
 
      观展启发
 
       1.背后趣事让讲解更有魅力
 
       观展过程中,馆长吴国盛、策展人司宏伟、助理教授王哲然、志愿者等人相继穿插着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展览讲解,让更多仪器机巧和藏品细节不断浮出水面,带给参观者惊喜。
                            
       在第三单元的讲解中,吴国盛就分享了很多趣事,言谈中满是对此次展览收集到的难得物品的小骄傲。在讲解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从1981年跨越到2013年的经典合影重现时,吴国盛介绍道,1981年俩人的合照中有6台电脑,2013年俩人想再度重现当年合影时,只找到了原先的4台,于是只能另找两台其他电脑代替图片的空缺位置。这次展览,却把两次历史性合照中出现的8台电脑全都找齐了。
                   
        一边是比尔•盖茨想找却找不到的80年代合影中见证微软历史的两台电脑,另一边则是北京大学自己的博物馆想找却找不到的70年代北大方正生产的汉字照排控制器。说到后者,吴国盛还打趣地说道,北大自己想找都没有找到,结果被我们找到了70年代的早期版本,所以这次我没有邀请北大的朋友过来参观。话音一落,众人哈哈一乐。
                          
        讲解不局限于内容本身,适当透露出收集藏品的背后趣事,可以调节观展气氛,调动参观者的情绪和专注度,对于展厅讲解的优化提升是一种很好的启发思路。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5

图十二:吴国盛及其团队成员讲述背后趣事

图十三:志愿者为观众详细讲解展品细节

图十四:观众认真参观学习

 

2.同频论坛让观展更有深度

展厅的另一侧是同一天开幕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学论坛”。来自博物馆行业、教学科研行业、计算机研发一线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此次展览内容分享了各自的独特视角和深度思考。

子木园博物馆馆长在论坛上分享的博物馆参观人数一万多人,网站浏览人数每日平均上千人,国外收藏发烧友慕名而来等信息就让在场来宾感受到在中国打造科学博物馆的蔚然前景。

论坛上分享的内容,补充了更多展览之外的细节故事,刷新了参观者观展的角度和层次。这种专题展览与学术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于博物馆布展活动而言也是一次新的启发。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6

图十五:论坛现场分享更多视角

图十六:子木园博物馆馆长论坛发言

 

     专家感受
 
      以下是博悟空间独家采访内容。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7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刘超英:

感觉挺震撼的。这个展览只有清华能做。从做博物馆的角度来看,主题策划、展品的选择和摆放都是非常有特色、有创意的。陈列设计亮点很多,能让我感觉这些冷冰冰的计算器活起来了,能让人快速地知道其中的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很出色的展览。

科学博物馆在中国是很缺少的一个门类,以科学史为主题的博物馆,目前全国5000多座博物馆还没有。很高兴清华成立这样一个博物馆,填补了我国博物馆的空白,希望它能尽快完成筹备,走向社会。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8

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祁庆国:

在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类的博物馆比较少,所以清华大学创建科学博物馆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次展览设计风格上充分体现了一种很强的理性精神。在欣赏过去的计算器具的时候,不仅要学知识,在精神上也要得到滋养。这样对于青年学生和普通观众,才能有更全面、更健康的成长。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9

中国计算机学会历史小组顾问徐祖哲:

技术和设备的进步,并不代表系统思想的进步,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技术跟设备是怎么一步步走来,就会对系统思想的前进产生更好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不光是学计算机的同学,更多的老师、学生都应该关注,从中得到社会进步和科学进步的启示。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10

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图书馆、校史馆馆长潘力:

现在科技兴国,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清华大学科技博物馆的建立对我们了解科技发展历史、再现科技发展成就、展望未来新科技发展,都是非常好的历史见证,对我们了解整个世界发展历史和发展变革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

随着国内整个学科建设的发展,中医药博物馆、航天博物馆、传媒博物馆这些带有新媒体技术的博物馆应运而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建立给中国高校博物馆开启了另一扇窗户,对全国高校不同门类的博物馆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期待清华大学科技博物馆越办越好,也期待它在中国高校博物馆当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11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冯立昇:

展览内容很丰富,这么多实物的集中展示,是很难得的。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12

       北航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胡春明:
 
       感到非常震撼。以往见到的人文类博物馆比较多,技术类的、既有历史、又有收藏和原理演示的博物馆非常之少。即便我作为一个专业研究者,我的很多知识也是来自于网络和平面文献,能看到这样丰富立体、甚至可以互动演示的展品,收获非常大。 
      
      结语
 
       正如吴国盛所说,“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这次展览的顺利开幕让小编感受到在一流大学里建设一流博物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看到了博物馆在青少年人文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博物馆展览与学术论坛相结合的无限可能。

 

 

博悟空间供稿

 

媒体报道 | 博物馆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科学史教学的媒介-Picture13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方鹏、刘振敏、方浩然、方言一家资助我馆购买科学藏品

2024年6月20日,清尚集团副总经理方鹏及其家人刘振敏、方浩然、方言,资助我馆购买四件科学藏品,分别为一件1825年左右英国制造的表盘式弹簧秤、一件1890年左右制造的液压机演示模型、一件1765年左右制造的杆秤、一件1830年左右英国制造的多隆德谷物秤。 其中,液压机演示模型在珍品柜第九季“科学模型中的世界”展览中展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科博美育工作坊 No.5 回顾丨摒弃干扰与喧嚣,在艺术中体会爱与成长

2024年6月22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X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科博美育活动“流光片羽:蝴蝶艺术与创意”。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来自12组家庭的大朋友、小朋友三十余人相聚科博,听艺术家分享蝴蝶为主题的艺术构想与创作,亲自体验蝴蝶创意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场面十分热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员王玥涵主持该活动。    
新闻报道

水木映月,馆校结合——十一学校月光社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交流纪实

2024年5月19日下午,十一学校月光科学讨论社再次踏进清华校园,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分别观摩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二展。随后与清华大学THU科学史学社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进行了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研讨交流活动。 迎接惠风和畅,天明日朗的五月,十一月光社的同学们在畅游了诺大的清华校园后抵达久别的科学博物馆。 各位社员在科博讲解员嵇何、贺懿斐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的兴盛极大改变思考维度与生活方式的西方科技世界;亦参观了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完整再现清华科学仪器的演历史。月光社的老新同学们皆生发出全新的思考与见解。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的“海外奇器”展览,挑选了最特别的中国晚清时期,呈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仪器设备,再现科技荣光与人类无尽的智慧。同时,科学博物馆保留了优秀且具有广大影响力的“百年器象”展览,使同学们重见清华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发展与进步,感受科学发展的魅力与仪器设备的精巧。 月光社的同学们在展厅门口拍完合照后进入“海外奇器”第一单元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局部零件,亦有轮船、蒸汽火车缩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交通工具工作的部分原理,比对如今的轮船、火车也已大不同。从西方传来的交通工具载着晚清士人的好奇之心回到充满魔力的西方世界,又用科技撼动了其期待,更多的带给他们震撼,士人们的惊叹从其古诗、随记中便可清晰感知。 在充斥着工业化的西方世界中,不仅铁路桥梁、公共交通日新月异,大不同以往,摄影术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也在另一方面记录保存了当时自然人文风光与人物场景等。通过屏幕视频复原,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晚上灯火阑珊时的歌舞升平。从原理精妙简单的大真视镜,到丰富多样的幻灯片图片,都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影子。对于第一次照相或观摩照相的晚清旅人,不像如今的我们,不免感到十分的新奇。 随着19世纪电气时代的到来,留声机、电话、打字机已然不再是幻想。月光社的同学们竞相拿起听筒欣赏古老的、模糊的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各式各样的电话也纷繁呈现,不同版式的电话体现当时人们多样的审美趣味。晚清士人们出国体验这些的云云经历也在渐渐催生国人对于科技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热”的浪潮使显微镜与望远镜俨然成为了热门且新奇的仪器。大家在第二展厅见到了外形、原理都各具特色的显微镜与望远镜,有单双筒等等一系列。从列文虎克对更小更细致的追求起,一代代改造更迭,琳琅满目的显微镜展现着时代的光辉。有好奇心的驱使,才有不断的精进。与此同时大家也参观了不同种类的标本,一个个神奇的标本摆在眼前,等待着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从博物致知到格致之学,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迸发出了文化的生机,演示实验成为了新奇的、人们竞相观看的景观。月光社的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演示真空泵、静电起电器等等实验装置,想象着科学家展示实验时的情态。我们也特别地见到了《大英百科全书》这样闻名于世的百科书籍,科学普及被一字字记录在其中,不断地增本也历历见证着科学的发展。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百年器象展厅,清华大学近百年来的钻研与奋斗历历在目。条件是创造出来的,从买进、长途运输到改造、自创,无数老师、学子在求真求便之路上挥洒着汗水与岁月,献上巧思与智慧。从老前辈的一张平凡的桌子,到学生们基于好奇而研究的奇特半轮自行车,尽管已然是不同的时代,都可窥见清华学子相同且浓烈的赤子之心与无尽的好奇心。 参观完展览,月光社的同学们脑中仍萦绕着对于西方科技、清华科技史的思考。大家饱含着对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见解,与清华学生科学史学社以及胡翌霖副老师在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也邀请胡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经典品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们进行颁奖。 月光科学讨论社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作为与学校图书馆联合的经典品读活动,特别对于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同学们进行颁奖(部分同学由于个人时间安排冲突无法到场领奖,已在后续月光社活动中颁发奖状与奖品)。颁奖活动由王宇婧同学、杨博翔同学主持,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老师担任颁奖嘉宾。 再次赴清华大学交流,本次活动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以至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辩证地思考库恩先生的观点与其哲学观念,通过本书的阅读与此次交流,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史背后伟大的科学精神敬仰之情。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探索历史,再次向好奇心致敬!   文字:蒋梓熙 韩家畅 王昕晨 杨博翔 改写:范爱红
新闻报道

邓杰校友向我馆捐赠地质罗盘仪

2024年6月9日,清华大学电子系1978级校友邓杰,向我馆捐赠了一件其母亲郭舜玲女士所使用的地质罗盘仪。郭舜玲女士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此次捐赠的罗盘是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郭舜玲女士还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这件罗盘的珍贵回忆,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艰辛与奉献。以下为郭舜玲女士的分享: 我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 罗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提供所在的地理方位;2、测量所勘探的地层三要素,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从而确定岩体构造的价值。所以,勘探队员,每人必备。 这里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1956年我们在柴达木野外地质工作,因工作需要必须联网式将一地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勘探工作,所以我们采取晨起在A点,而白天边工作边往B点新搬的“家”进发。小分队配有后勤组,负责将我们的行李和吃喝给养搬至“新家”B点。 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后勤搬错了方向,搬至反方向啦!当我们收工到达B点,见到的仍然是一片戈壁,没有帐篷和炊烟,大家都认为就在附近,于是以B点为圆心,放射状分散去找我们的新家,当然是一无所获。天快黑了,一个个垂头丧气回到原点。 众所周知,柴达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原,氧气稀薄,只站着呼吸都费劲,何况爬坡过坎、在戈壁滩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小分队员了,平时为轻装工作,吃过早餐后只带水和几块糖,或少量干粮。到收工时已水尽粮绝了,再加上去找“新家”的雪上加霜,消耗体力,已精疲力竭了。柴达木入夜奇冷,日夜温差很大,入夜冷风袭来,加之肚子空空,冻得发抖。 还好,我有二根火柴,又去找“柴”。因为戈壁很难长草和树,但为不被冻死,大家拼尽全力,总算找回少许草和老树根,火烧后前半身总算有暖了,背后仍很冷。渐渐大家都躺下了,我的同学王素民她摘下手表给我,让我必要时交给她的男友做纪念。第二天醒来,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也无法说话了,大家都奄奄一息啦! 幸好后勤组的一个本地小工友。找到我们时,有人想喊也喊不出声,抬臂也抬不起来。他及时喂我们喝水,我们得救啦!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后勤组也必带罗盘!找准方位! 这件地质罗盘仪的捐赠,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馆藏,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