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

新闻报道 志愿服务Comments Off on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5,102Read

我们一路同行

2021年度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

 

2022年1月8日,2021年度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于蒙民伟人文楼B206成功举办。科博高级顾问杨玲,科博馆长助理、志愿团队负责人范爱红,媒体总监尹菱、科博馆员刘佳妮、高原、王景、李华伟及科博志愿者们近40人参加此次活动,科博公教助理夏子禾主持。

寒风猎猎,吹不散胸中热忱;滴水成冰,驱不走满心爱意。新历之始,旧历之末,正是起承转合,只待新雷第一声之时,众人齐聚,忆星霜荏苒,奋楫笃行,看干霄凌云,万里可期。2021年度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的主题为“我们一路同行”,这一路发心青衿之志,得于共生共长,愿能赓续绵延。

活动分为五个环节:致词寄语、总结表彰、自由分享、才艺表演、合影留念、参观新展。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

点击观看视频

 

致词寄语

 

志愿团队负责人范爱红为本次活动致辞,她概述了科博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实质性工作进展与成果,并代表科博对志愿者们的无私贡献致以谢意,同时,也希望志愿者能与科博共同成长,期盼未来能涌现更多优秀的志愿者,和衷共济,履践致远,为发轫科博事业新篇章而奋进。随后,尹菱作为志愿团队指导老师代表致辞,她援引爱因斯坦家书中的话语,以“爱“致辞,望志愿者们以爱育爱,助力科博,同时,也表达了对志愿者们牺牲个人时间无私为科博服务的感谢。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

科博馆长助理、志愿团队负责人范爱红致辞

科博媒体总监、志愿团队指导老师代表尹菱致辞

 

未能到场的科博领导及馆员们也用饱含情感的文字向志愿者们致以祝福与谢意,在平行时空与众人共度。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3

科博馆长吴国盛寄语

科博综合办公室主任孟洁寄语

科博收藏部负责人刘年凯寄语

科博信息技术总监孙德利寄语

 

总结表彰

 

随后,一张张照片,带领着志愿者们重忆那居诸不息、寒暑推移间与科博相携走过的点滴岁月。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科博共主办了五个展览:“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计·艺”艺术作品征集暨让计算记忆入驻博物馆藏品征集收官汇报展”“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共联合举办了4个展览:“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纪念刘仙洲先生诞辰130周年史料图片展”“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综合作品展”“紫荆墨香大学生书法作品展”“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并设立珍品展柜3个,更新“珍品展柜”4次;独立举办公教活动21场,联合举办公教活动16场。2021年全年线下参观总人数近9000人次,共有161个团队参观。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4

2021年科博展览回顾

2021年科博公教活动掠影

 

截至2021年底,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已拥有了一支荟聚了六十多名志愿者的高素质、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全年共举办4次志愿者讲解培训活动,有多名志愿者通过“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试讲,取得独立上岗的讲解资格,承担起展厅讲解的任务。除此之外,志愿者在公教、媒宣、收藏、复原、布展、行政等多方面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12月21日,科博志愿服务队正式成为“北京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总队之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科普志愿服务分队” 。

2021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北京市海淀区妇联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5

2021年科博志愿者讲解培训活动掠影

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奖牌

 

在诸多志愿者中,总有一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闪闪发光,用汗水与心血浇筑独属于他们的“科博记忆“。本次志愿者评选通过指导老师和志愿者组长推荐,结合工作成果、贡献与考勤情况,综合考量,评出以下四类奖项。

  • 突出贡献奖
  工作成果非常突出,投入精力巨大,为科博做出重要贡献。
  • 优秀组织奖
  组织招募、协同管理讲解组志愿者进行团队讲解服务,协助进行志愿者团队日常管理,为科博有序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作出贡献。
  • 服务优秀奖
  服务效果显著,投入较多精力,志愿服务表现优秀。
  • 积极分子奖
  热心科博事业,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和活动,发挥较好作用。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6

颁奖合影

 

杨玲和范爱红为获奖志愿者颁奖。

 

获奖名单

 

  • 突出贡献奖
  戴晓飞  刘迪波
  • 优秀组织奖
  王燕斌
  • 服务优秀奖
  白  平  黄  凯  刘  璘  刘  瑜  麻嘉沛裴冰惠  孙封蕾  王  松  吴  薇  姚婧宇
  • 积极分子奖
  高  优  黄宗贝  刘波阳  刘  欢  彭啸宇  税金妹石  爽  孙依然  于  枫  岳今钊  苑梓楹  张瑞竹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7

志愿者戴晓飞发表获奖感言

 

获得突出贡献奖的戴晓飞如是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科博给了我一个与科博共同成长的机会,我觉得这个真的是特别美妙的一件事儿。我希望未来能够把志愿者这个角色做得更好,成为我生命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8

志愿者刘迪波发表获奖感言

 

同样获得突出贡献奖的环境学院博士生刘迪波表示,对于他而言,在科博做志愿服务更多的是一种分享的快乐,能够将科博分享给更多的同学、朋友、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走进科博、爱上科博,他已然觉得非常欣慰。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9

志愿者王燕斌发表获奖感言

 

  作为科博志愿者讲解组组长的王燕斌在获颁组织优秀奖时说道,“感谢大家对科博的热爱,在进行组织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也从各位志愿者身上学到了很多。希望2022年能够和大家一起,在安排好工作与生活之余为科博后续的展览持续发力。” 

自由座谈

 

自由座谈环节,志愿者们用真挚和平实的语言,表达着对科博的丰沛情感,诉说着自己与科博的点滴回忆与丝丝感悟。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0

对于志愿者白平而言,科博让她感恩相遇:“现在这个社会就是美丽的皮囊千千万万,但是有趣的灵魂很难找,我很荣幸的能够参与到就是见到这么多有趣的灵魂和有爱的灵魂,我觉得特别值得感恩。”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1

而志愿者王松则在科博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身能量的平衡:“我在科博完成了自身的能量交换,而当你的内心是有力量的时候,当你的内心觉得自己是可以准备好的时候,外界的一切都不是困难,你会进入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一个更好的发展阶段。我希望未来可以在科博看到更多的同伴,我希望认识更多的人,因为不同阶段的人,不管是忘年交还是同龄人,我们都可以做不同的能量交换,因为你们有可能有更有活力的一面,而我们有更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做很好的能量交换,对每个人都会有更多的意义。”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2

本就热爱博物馆的刘璘则将科博当作了时间长河里优雅行过的一隅:“我走过世界上很多的博物馆,我走过德意志博物馆,美国加州的计算机博物馆,英国的曼彻斯特博物馆,我很喜欢这些博物馆,我也希望未来科博能够比他们都好。……而我喜欢博物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我行至马克思诞生的特里尔古城时,那位带领我们参观的讲解员女士,尽管她已经70岁了,但她身着着红色的毛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而在她带我们走完古城的那一刻,我心中生出了这样一种想法,我希望我也能像她一样,优雅从容。”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3

众人眼中的“美食家”刘瑜认为,科博之于她的意义,是臻于至善:“在科博做志愿者的这一年多里,我不断地在进行自我圈层的拓展,不断地在对自身未知的知识进行学习,‘光电之迹’‘百草可观’‘直上云霄’三个展览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我在给观众讲解的过程中,也在给自己不断地吸收能量。而这不仅仅是自己的成长,也是众人的成长,是你见证着的众人的成长,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4

对于资深IT编辑孙封蕾,加入科博是她大众科普之旅的启程:“我一直在IT领域深耕,见过很多前沿的高精尖技术,但是有的时候我就发现,我身边的人却对这些知之甚少。比如我的儿子,我常常对他看到机器人而表现出的新奇和惊喜而感到诧异,因为这些我早在美国、欧洲见过,甚至是更为绝妙的科学技术。后来我发现,大众和这些所谓的前沿科技、高精尖技术是有隔阂的,所以我后来慢慢思考并决定做一些科普相关的工作,很多你不以为意的东西对于大众而言就是陌生的、新鲜的、好奇的。也正是这一点驱使着我来到科博面试志愿者,尝试做一些讲解工作,做一些科普推广。”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5

对于学有专长,为科博设计了不少海报等宣传物料的吴薇而言,科博的志愿服务是厚积薄发后的彩虹:“2020年我参加了第一次科博志愿者年终表彰大会,看到大家为科博贡献了很多力量,我发现自己做的太少了,然后就想要为科博多做一些事。所以在2021年,我就在线上和尹菱老师聊了很多,主动接下了很多科博宣传的任务,做一些公众号、海报设计。我做的幕后工作更多一些,没能来到展厅做一些讲解工作我觉得也是非常遗憾的。希望我在2022年能够克服自己的胆怯和害羞,走到台前,为科博做更多的贡献。”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6

专精于视频创作、制作的孙依然从视频宣传方面提出了期许:“在之前给科博制作算筹的视频的时候感受了科普视频的趣味与大众教育的价值,但是也发现其实相关的视频资料资源比较短缺,更加觉得应该在这一领域有所发力。今年科博上了好多新展,也看到了人文清华为科博做的宣传视频,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科博自己制作的视频也能达到人文清华那样的高度。”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7

科博之于税金妹,正如大地之于幼苗,是知识的汲取,也是友情硕果的丰收:“我自己其实也是科普的受益者,从小我就是一个文科生,对于理工科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也甚少主动了解。但是如果是通过科普的形式表达我又很愿意学习,读懂每一个仪器背后的原理。在科博,我懂得了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了解了环境学领域的知识,明白了鸟类是如何才能飞翔的。而我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也希望去分享给更多的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科博给予我的不啻于知识,亦有友情,在科博做志愿服务的这一年对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8

对于石爽而言,科博的志愿工作是她力所能及的心之所想:“我退休了,稍微有点空闲时间,想做些事情,刚好科博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做志愿者的目的就是想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大家提供帮助,只是想简单地干点儿活。”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19

科博馆员刘佳妮曾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也在现场作了分享:“我很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就是收藏部的工作。然后我也会积极的去寻找机会,让大家能够参与进来,因为我也知道国内的博物馆就是基本上不太会碰到让大家进幕后的这种志愿岗位。那我也是希望能借助科博这个平台,然后让志愿者能够参与到一些幕后的工作中来。”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0

如果说创作是一个人的独舞,那么科博的志愿团队便是由众多独舞者共谱的一幕舞剧,麻嘉沛向我们诉说了她的故事:“因为我是自由创作职业,通常就是在家里画漫画和写东西,所以会有些自闭,后来家里人就建议我应该多接触一下外界,于是我就找到了科博志愿者这个工作。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尽管我还是比较宅,平时生活也以创作为主,但是从制作微信推送、设计等工作中也直接间接地了解到了科博这个小天地里发生的大事小事趣事,增长了很多见识。在这里接触到了不同的科学仪器,在了解之后也发现了它们的魅力所在,找到了艺术与科学融会贯通的交点,非常有趣。”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1

志愿者柯罗马引经据典,融会中西,从杨振宁谈到欧几里得,由易经及至禅宗,论述了为什么需要科学博物馆,并表示,未来将努力做出从零到一的突破,积极为科博服务。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2

吕梦(左)用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对科博老师们的感激:“我感到很幸运能有机会加入科博,而科博的老师们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科博面试,因为入校报备未能成功以为就此与科博失之交臂,是范老师的一通电话,温柔的话语温暖了我的心,后来我也在通过面试后加入了科博。但是很遗憾这一年多未能为科博做些什么,只是参加了一些培训活动。后来我也曾和尹老师深入交流过,是尹老师让我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在视频制作方面发挥力量,科博的老师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原来自己也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我希望以后能够在科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3

作为目前科博志愿者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陶月银朴实地表达了加入科博的喜悦,并表示,未来将发挥所长,用自己的一方相机,为科博留下更多的精彩回忆。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4

自由座谈的最后,资深博物馆研究专家杨玲用“真、善、美”三字进行了总结发言:由志愿者们身心灵所发散出来的难能可贵的真挚与赤忱为真,真以待人,无私奉献,追求本心;志愿者们以大爱为本,朝乾夕惕,笃行不怠,不问私利,怀瑾握瑜为善;微至画面细枝末节,宏至学术浩瀚深渊,广至科学人性与艺术,狭至字斟句酌,每一寸追求极致为美。希望志愿者们能够倚着这份真善美,戮力同心,共建科博,携手追寻科学与艺术的极致光芒。

 

才艺表演

 

座谈后,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下,志愿者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才艺表演,将此次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刘迪波创意地为大家带来了脱口秀《科博怪谈》,该节目改编自赖声川导演的单口相声剧《台湾怪谭》,风趣幽默的话语引得哄堂大笑,掌声雷动。

农历年将至,吕梦和吴薇现场作“福”,不谋而合地都运用到了“虎”这一元素,更是让古朴的书法作品多了几分活泼,也添了些农历年的喜气。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5

刘迪波表演脱口秀《科博怪谈》

吕梦、吴薇书法作品“福”字

 

合影留念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6

合影留念

志愿者们录制祝福短视频

 

参观新展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在科博馆员刘佳妮的导览下参观了“珍品展柜”第四季以及“天质自清华——来自月球的问候”展览。志愿者们听得入迷,看得认真,不时提问互动,为后续讲解工作蓄力。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7

志愿者们参观“珍品展柜”第四季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一路我们走得不易,这一路我们前行得勇敢,这一路,我们始终并肩。一片和乐融融中,2021年度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供稿|夏子禾

版式|麻嘉沛

摄影|陶月银、黄凯、

石爽、孙依然

视频|孙依然

我们一路同行:2021年度科博志愿者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热烈召开-Picture28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方鹏、刘振敏、方浩然、方言一家资助我馆购买科学藏品

2024年6月20日,清尚集团副总经理方鹏及其家人刘振敏、方浩然、方言,资助我馆购买四件科学藏品,分别为一件1825年左右英国制造的表盘式弹簧秤、一件1890年左右制造的液压机演示模型、一件1765年左右制造的杆秤、一件1830年左右英国制造的多隆德谷物秤。 其中,液压机演示模型在珍品柜第九季“科学模型中的世界”展览中展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科博美育工作坊 No.5 回顾丨摒弃干扰与喧嚣,在艺术中体会爱与成长

2024年6月22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X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科博美育活动“流光片羽:蝴蝶艺术与创意”。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来自12组家庭的大朋友、小朋友三十余人相聚科博,听艺术家分享蝴蝶为主题的艺术构想与创作,亲自体验蝴蝶创意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场面十分热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员王玥涵主持该活动。    
新闻报道

水木映月,馆校结合——十一学校月光社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交流纪实

2024年5月19日下午,十一学校月光科学讨论社再次踏进清华校园,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分别观摩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二展。随后与清华大学THU科学史学社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进行了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研讨交流活动。 迎接惠风和畅,天明日朗的五月,十一月光社的同学们在畅游了诺大的清华校园后抵达久别的科学博物馆。 各位社员在科博讲解员嵇何、贺懿斐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的兴盛极大改变思考维度与生活方式的西方科技世界;亦参观了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完整再现清华科学仪器的演历史。月光社的老新同学们皆生发出全新的思考与见解。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的“海外奇器”展览,挑选了最特别的中国晚清时期,呈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仪器设备,再现科技荣光与人类无尽的智慧。同时,科学博物馆保留了优秀且具有广大影响力的“百年器象”展览,使同学们重见清华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发展与进步,感受科学发展的魅力与仪器设备的精巧。 月光社的同学们在展厅门口拍完合照后进入“海外奇器”第一单元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局部零件,亦有轮船、蒸汽火车缩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交通工具工作的部分原理,比对如今的轮船、火车也已大不同。从西方传来的交通工具载着晚清士人的好奇之心回到充满魔力的西方世界,又用科技撼动了其期待,更多的带给他们震撼,士人们的惊叹从其古诗、随记中便可清晰感知。 在充斥着工业化的西方世界中,不仅铁路桥梁、公共交通日新月异,大不同以往,摄影术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也在另一方面记录保存了当时自然人文风光与人物场景等。通过屏幕视频复原,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晚上灯火阑珊时的歌舞升平。从原理精妙简单的大真视镜,到丰富多样的幻灯片图片,都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影子。对于第一次照相或观摩照相的晚清旅人,不像如今的我们,不免感到十分的新奇。 随着19世纪电气时代的到来,留声机、电话、打字机已然不再是幻想。月光社的同学们竞相拿起听筒欣赏古老的、模糊的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各式各样的电话也纷繁呈现,不同版式的电话体现当时人们多样的审美趣味。晚清士人们出国体验这些的云云经历也在渐渐催生国人对于科技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热”的浪潮使显微镜与望远镜俨然成为了热门且新奇的仪器。大家在第二展厅见到了外形、原理都各具特色的显微镜与望远镜,有单双筒等等一系列。从列文虎克对更小更细致的追求起,一代代改造更迭,琳琅满目的显微镜展现着时代的光辉。有好奇心的驱使,才有不断的精进。与此同时大家也参观了不同种类的标本,一个个神奇的标本摆在眼前,等待着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从博物致知到格致之学,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迸发出了文化的生机,演示实验成为了新奇的、人们竞相观看的景观。月光社的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演示真空泵、静电起电器等等实验装置,想象着科学家展示实验时的情态。我们也特别地见到了《大英百科全书》这样闻名于世的百科书籍,科学普及被一字字记录在其中,不断地增本也历历见证着科学的发展。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百年器象展厅,清华大学近百年来的钻研与奋斗历历在目。条件是创造出来的,从买进、长途运输到改造、自创,无数老师、学子在求真求便之路上挥洒着汗水与岁月,献上巧思与智慧。从老前辈的一张平凡的桌子,到学生们基于好奇而研究的奇特半轮自行车,尽管已然是不同的时代,都可窥见清华学子相同且浓烈的赤子之心与无尽的好奇心。 参观完展览,月光社的同学们脑中仍萦绕着对于西方科技、清华科技史的思考。大家饱含着对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见解,与清华学生科学史学社以及胡翌霖副老师在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也邀请胡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经典品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们进行颁奖。 月光科学讨论社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作为与学校图书馆联合的经典品读活动,特别对于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同学们进行颁奖(部分同学由于个人时间安排冲突无法到场领奖,已在后续月光社活动中颁发奖状与奖品)。颁奖活动由王宇婧同学、杨博翔同学主持,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老师担任颁奖嘉宾。 再次赴清华大学交流,本次活动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以至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辩证地思考库恩先生的观点与其哲学观念,通过本书的阅读与此次交流,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史背后伟大的科学精神敬仰之情。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探索历史,再次向好奇心致敬!   文字:蒋梓熙 韩家畅 王昕晨 杨博翔 改写:范爱红
新闻报道

邓杰校友向我馆捐赠地质罗盘仪

2024年6月9日,清华大学电子系1978级校友邓杰,向我馆捐赠了一件其母亲郭舜玲女士所使用的地质罗盘仪。郭舜玲女士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此次捐赠的罗盘是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郭舜玲女士还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这件罗盘的珍贵回忆,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艰辛与奉献。以下为郭舜玲女士的分享: 我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 罗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提供所在的地理方位;2、测量所勘探的地层三要素,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从而确定岩体构造的价值。所以,勘探队员,每人必备。 这里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1956年我们在柴达木野外地质工作,因工作需要必须联网式将一地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勘探工作,所以我们采取晨起在A点,而白天边工作边往B点新搬的“家”进发。小分队配有后勤组,负责将我们的行李和吃喝给养搬至“新家”B点。 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后勤搬错了方向,搬至反方向啦!当我们收工到达B点,见到的仍然是一片戈壁,没有帐篷和炊烟,大家都认为就在附近,于是以B点为圆心,放射状分散去找我们的新家,当然是一无所获。天快黑了,一个个垂头丧气回到原点。 众所周知,柴达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原,氧气稀薄,只站着呼吸都费劲,何况爬坡过坎、在戈壁滩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小分队员了,平时为轻装工作,吃过早餐后只带水和几块糖,或少量干粮。到收工时已水尽粮绝了,再加上去找“新家”的雪上加霜,消耗体力,已精疲力竭了。柴达木入夜奇冷,日夜温差很大,入夜冷风袭来,加之肚子空空,冻得发抖。 还好,我有二根火柴,又去找“柴”。因为戈壁很难长草和树,但为不被冻死,大家拼尽全力,总算找回少许草和老树根,火烧后前半身总算有暖了,背后仍很冷。渐渐大家都躺下了,我的同学王素民她摘下手表给我,让我必要时交给她的男友做纪念。第二天醒来,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也无法说话了,大家都奄奄一息啦! 幸好后勤组的一个本地小工友。找到我们时,有人想喊也喊不出声,抬臂也抬不起来。他及时喂我们喝水,我们得救啦!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后勤组也必带罗盘!找准方位! 这件地质罗盘仪的捐赠,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馆藏,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