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马玺博士后发表《高压蒸汽灭菌器——一件科学仪器的历史》

  【摘要】灭菌器是很多科学实验和医疗操作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仪器,但在国内的博物馆收藏和科学史研究中均被忽视。本文追溯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的一台老旧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历史,希望以此引起国内科学史研究者和博物馆同行对灭菌器及相关仪器的关注。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发明和使用得益于19世纪西方科学和技术发展,它的流行也是工业生产、商业运作和跨国贸易的结果。清华大学这台高压灭菌器见证了这一历程,也从物质层面提示了一件科学仪器在生产、流通和使用中的生命史。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高压蒸汽灭菌器;科学仪器      马玺:《高压蒸汽灭菌器——一件科学仪器的历史》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年第3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张楠博士后发表《风之塔:古希腊的风向标、日晷及水钟》

  【摘要】位于雅典卫城脚下的风之塔,将风向标、日晷和水力计时系统结合在一起,集中展示了古希腊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互通。本文以风之塔自身的物质特征和实际功能为主要视角,结合文献资料和学者研究,对这一特殊的科学仪器进行考察和阐释。风之塔的设计和建造集合了天文、地理、数学、建筑、机械、工程等多种古代知识,并体现了古希腊知识体系的连续性。作为古希腊科学和技术的公共建筑载体,风之塔深刻嵌入到当时市民、商人、旅人的日常生活与智识生活之中,在今天也依然是进行科学技术史研究和科学教育的珍贵资源。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风向标;计时器;天文仪器;安德罗尼库斯     张楠:《风之塔:古希腊的风向标、日晷及水钟》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年第1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张涛发表《人类追求计算自动化历程的重要物证——莱布尼茨十进制四则运算手摇机械计算器》

【摘要】人类进入当前以计算机为代表之一的信息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计算器的发明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莱布尼茨计算器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它不仅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真正实现了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其设计理念和核心部件引领了此后机械计算器200余年的发展进程。收藏莱布尼茨计算器并研究其设计理念、核心部件、使用方法、内部结构、进位方式,对于研究和了解人类探索计算自动化之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技史;计算机发展史;机械计算器;莱布尼茨   张涛:《人类追求计算自动化历程的重要物证——莱布尼茨十进制四则运算手摇机械计算器》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6期
阅读全文
通知预告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期刊“器象”专栏征稿启事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的首份正式学术期刊,双月发行。自2019年第3期起,《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辑部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合作,设立“器象”专栏,每期刊发稿件1~2篇,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担任特约主编。   “器象”专栏所刊文章定位于“藏品/展品背后的科技史”,文章讨论的对象,拟限定为自然标本、科技文物、科学仪器、机械设备、科技产品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的藏品或展品。   “器象”专栏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藏品、展品背后“物”与“人”(发现者、发明者、设计者、制作者、使用者、收藏者)“事”(发现、发明、设计、制作、使用、收藏的过程,及其对科技、产业、生活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人与自然、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2. 藏品、展品及其原型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从藏品转化为展品的过程),这一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和意义;   3. 如何通过藏品、展品研究,传播、揭示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与社会的关系(STS)、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价值观等);   4. 藏品、展品背后科技史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注意事项:   1. 文章字数6000~8000字为佳,体例、版权及编辑流程与《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期刊官方正式要求一致。   2. 稿件一律不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发即由期刊发付稿酬。   3. 来稿或咨询请联系:qixiang@sciencemuseum.cn  
阅读全文

孙德利博士发表《“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

摘要:         “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是在电子计算机产生以前曾被广泛使用的计算仪器。本文介绍了一件生产于20世纪20年代的“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梳理了手摇计算机的发展脉络,阐述手摇计算机这种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制造业水平的科学仪器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技史;计算机史;“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奥德涅尔轮 “菲利克斯”杠杆式手摇计算机 孙德利: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5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司宏伟博士后发表《近代航海导航技术的见证——六分仪》

  【摘要】六分仪是一种测定地平线与天体之间角度的光学仪器,是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航海的主要导航仪器,在人类认识地球、利用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本文通过这件藏品,介绍六分仪的构造原理和发明历史,揭秘藏品及其捐赠者背后的故事,为同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六分仪;光学仪器;航海;科学史   司宏伟:《近代航海导航技术的见证——六分仪》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蒋澈博士后发表《三封爱因斯坦致贝索书信研究》

摘要: 2019年4月至5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百年器象”展览展出了三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致米凯莱·贝索书信的原件。这三封书信分别写于1909年11月17日、1921年5月28日和1952年3月6日,反映了爱因斯坦早年、壮年和暮年的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本文考察了这三封书信的文本与刊布情况,根据德语原文对这些书信进行了考订和重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爱因斯坦与贝索的交往、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的影响、爱因斯坦与科学仪器等中国观众感兴趣的问题。 关键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米凯莱·贝索;通信;科学史 蒋澈:三封爱因斯坦致贝索书信研究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3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刘年凯博士后发表《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 的 “诞生” 与 “重生”》

摘要: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馆藏有一台1959年研制成功的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这是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本文主要介绍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诞生”——它的研制背景和研制经过,以及“重生”——它作为藏品的重新发现。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创系主任钟士模教授主持了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研制。作为清华大学重要的科学遗产,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重新发现得益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建立及科学博物馆筹备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科学博物馆;科技藏品;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科学史 刘年凯:《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诞生与重生》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3期。
阅读全文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期刊“器象”专栏征稿启事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的首份正式学术期刊,双月发行。自2019年第3期起,《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辑部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合作,设立“器象”栏目,每期刊发稿件1-2篇,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担任特约主编。    “器象”栏目所刊文章定位于“藏品/展品背后的科技史”,文章讨论的对象,拟限定为自然标本、科技文物、科学仪器、机械设备、科技产品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的藏品或展品。    “器象”专栏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藏品、展品背后“物”与“人”(发现者、发明者、设计者、制作者、使用者、收藏者)“事”(发现、发明、设计、制作、使用、收藏的过程,及其对科技、产业、生活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人与自然、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2. 藏品、展品及其原型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从藏品转化为展品的过程),这一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和意义;     3. 如何通过藏品、展品研究、传播、揭示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与社会的关系(STS)、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价值观等); 4. 藏品、展品背后科技史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注意事项: 1.文章字数6000-8000字为佳,体例、版权及编辑流程与《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期刊官方正式要求一致。 2.稿件一律不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发即由期刊发付稿酬。 3. 来稿或咨询请联系:zhangnanzoe@mail.tsinghua.edu.c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