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灭菌器是很多科学实验和医疗操作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仪器,但在国内的博物馆收藏和科学史研究中均被忽视。本文追溯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的一台老旧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历史,希望以此引起国内科...
张楠博士后发表《风之塔:古希腊的风向标、日晷及水钟》
【摘要】位于雅典卫城脚下的风之塔,将风向标、日晷和水力计时系统结合在一起,集中展示了古希腊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互通。本文以风之塔自身的物质特征和实际功能为主要视角,结合文献资料和学者研究...
张涛发表《人类追求计算自动化历程的重要物证——莱布尼茨十进制四则运算手摇机械计算器》
【摘要】人类进入当前以计算机为代表之一的信息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计算器的发明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莱布尼茨计算器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它不仅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真正...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期刊“器象”专栏征稿启事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的首份正式学术期刊,双月发行。自2019年第3期起,《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辑部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合作,设立“器象”专栏,每期刊发稿件1...
孙德利博士发表《“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
摘要: “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是在电子计算机产生以前曾被广泛使用的计算仪器。本文介绍了一件生产于20世纪20年代的“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梳理了手摇计算机的发展脉络,阐述手摇计算机这种...
司宏伟博士后发表《近代航海导航技术的见证——六分仪》
【摘要】六分仪是一种测定地平线与天体之间角度的光学仪器,是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航海的主要导航仪器,在人类认识地球、利用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本文通过...
蒋澈博士后发表《三封爱因斯坦致贝索书信研究》
摘要: 2019年4月至5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百年器象”展览展出了三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致米凯莱·贝索书信的原件。这三封书信分别写于1909年11月17日、1921年5月28日和1952年3月6日...
刘年凯博士后发表《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 的 “诞生” 与 “重生”》
摘要: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馆藏有一台1959年研制成功的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这是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本文主要介绍这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诞生”——它的研制背景和研制经过,...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期刊“器象”专栏征稿启事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的首份正式学术期刊,双月发行。自2019年第3期起,《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辑部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合作,设立“器象”栏目,每期刊发稿件1-2篇,由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