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重力乐章》

创作理论与思路 《零重力乐章》基于"无厘头美学"理论创作,大胆将太空宇航员与摇滚乐队元素结合。通过打破常规逻辑,让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演奏摇滚乐器,创造出一种充满荒诞感却又引人深思的视觉冲击。 设计元素与...
阅读全文

《红尘水滴》

创作理论与思路 作品基于“高细节美学”理论创作,强调细节的极致呈现与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通过AI生成包含超过150个细节的图像,作品展现了水滴内部对都市景象的微观反射,探索细节与整体之间的张力。 设计...
阅读全文

《栖纸筑梦栖所》

创作理论与思路 作品基于"超风格美学"理论创作,将剪纸艺术、童话插画和现代景观设计融为一体。通过跨越传统艺术边界,将东方剪纸艺术与西方童话美学相融合,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创新表达。 设计元素与表现手法 作...
阅读全文

《蝶梦影中栖》

《蝶梦影中栖》在海外主流平台获得高度关注,被拥有32万+用户的专业社群置顶推荐,并吸引了超过600位海外艺术家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展开互动与讨论。 创作理论与思路 作品基于"迷融汇美学"理论创作,通过蝴蝶...
阅读全文

《浮时云间》

《浮时云间》基于“反物理美学”理论创作,颠覆了重力与时间的自然法则。悬浮的时钟与飘动的织物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解构,呈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梦幻场景,探索现实边界与时间本质。作品以柔和的云层与明亮的蓝天构建...
阅读全文

《昼川隐城末》

《昼川隐城末》基于“反物理美学”理论创作,以打破城市与自然、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为核心思想。创作旨在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的复杂关系,以及隐藏于秩序之下的无限可能。作品利用上下对称的空间构建反转的视觉效果,明亮...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首场”人机共生”画展!想象边界皆可破,与君共觅创作缘。

“人机共生画展——未来艺术的共创”AI艺术展,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共同倾力策划与举办的一场展览。 本次展览以深度融合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的艺术形式...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回顾NO.50| 魏桢:从地理视角谈碳并重新发现中国之美、世界之美

2024年11月28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在人文楼B206举办第四届“科博文化周:生态之眼”开幕式。活动现场,星球研究所合伙人、主编魏桢应邀做主题讲座“今天我们谈谈碳——以地理科普的视角”。本次讲座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