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

新闻报道 公教活动Comments Off on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2,444Read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1

11月24日至28日,融合了主题教育、科学思考、艺术趣味的“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系列活动如约而至。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学生艺术团、环境学院团委、环境学院研究生分会、社科学院研究生分会、自动化系团委、物理系团委、车辆学院团委、经管学院团委以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87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依托科学博物馆的展览资源与场馆空间,联合举办“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充分融合德育与美育,旨在提升清华学生的科学与美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弘扬“爱国、奉献、成长、担当”的“一二·九”精神,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共同铸就璀璨未来。本届科博文化周主题为“信仰的车辙”,聚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探索科技与社会的多样化关系。

“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关注与反馈,五天的时间里六场活动,一百多名清华学子进科博,沉浸式体验,更有近万人“云上”相遇、线上参加。每场活动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同学们沉浸于花开科博小剧场、“科学光影”影院、“博物馆奇妙下午茶”、“我心中的科学家”Freeshow、“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名家座谈会之中,感悟前人的开拓与创新、付出与汗水,聚焦当下时代青年的壮志豪情,展望科学进步之下的未来画卷,活动精彩,收获丰厚。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文字和现场图片,一起回顾“科博文化周”的精彩瞬间吧!

 

·1·

“信仰的车辙”科博文化周 /开幕式暨“拾艺”艺术普及活动启动仪式

11月24日晚,“科博文化周开幕式x“拾艺”艺术普及活动开幕式”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热烈举办。作为“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的开场,本场活动面向校内同学开展,共有46名校内学生参加。科学博物馆(筹)馆长、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老师,校团委书记余潇潇老师线上出席并致辞。校团委副书记于朔老师,科学博物馆(筹)馆长助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老师等老师作为嘉宾线上出席。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2

环境学院徐嘉欣同学、学生艺术团李子硕同学主持

环境学院团委书记晏妮介绍第二届“科博文化周”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致辞

清华大学校团委书记余潇潇老师致辞

开幕式现场

合影留念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3

花开小剧场

 

开幕式上,环境学院团委书记晏妮作为学生代表介绍了介绍了“信仰的车辙”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吴国盛老师在致辞中对“科博文化周”这一由学生与科博深度互动的系列活动表示了肯定,“科博文化周”已举办两届,是科博积极深耕学生工作,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表现,并宣布第二届“科博文化周”正式开幕。随后,“花开科博小剧场”在科博“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展厅内上演,在《以身许国图》下,核研院“200号”历史仪器前,同学们观看了由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队演出的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话剧经典片段,回顾老一辈清华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于器物变迁中管窥科学发展脉络,在展品流连间触摸历史温度,置峥嵘岁月内感悟家国情怀。话剧后,余潇潇老师致辞,介绍了“拾艺”艺术普及活动,由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学生代表进行揭牌。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4

在一片欢快的气氛里,第二届“科博文化周”拉开帷幕。

 

·2·

“信仰的车辙”科博文化周 /“科学光影”影院:《美丽心灵》

11月25日晚,“科学光影”影院:《美丽心灵》电影放映活动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举办,共有28名校内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电影《美丽心灵》引领同学们走进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与命运博弈的传奇人生,感悟纳什面对失意、面对痛苦、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不懈与努力,以及对科学的狂热甚至终身奉献的精神。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5

活动现场

 

·3·

“信仰的车辙”科博文化周 /博物馆奇妙下午茶:话剧《雷雨》&剧本杀《2026》

11月26日下午,博物馆奇妙下午茶:话剧《雷雨》在蒙民伟人文楼B2层公共空间举办,共33名校内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学生话剧队的同学演出了《雷雨》话剧片段,带领同学们欣赏中华现代话剧的里程碑之作,感受百年前社会的风云变幻和激烈变革。

11月26日傍晚,博物馆奇妙下午茶:剧本杀《2026》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小贵宾室进行,共8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架空背景下,同学们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深入体会了在科技大爆发与空前发达时代人类命运的沉浮。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6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7

《雷雨》剧照

现场观众

《雷雨》主创团队合影

《2026》剧本杀活动现场

 

·4·

“信仰的车辙”科博文化周 /“我心中的科学家”Free Show

11月27日下午,“我心中的科学家”Free Show在蒙民伟人文楼B201举办,共25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践行“一二·九”精神,离不开对于老一辈科学家们红色报国的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首先由来自环境学院的蒋成旭同学和邓思行同学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治水大师张晓健》和《杰出科学工作的诞生公式》的宣讲,两位同学分别从科学家故事和科学范式出发,讲述了自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随后,同学们通过一个短片观看了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宣言,并围绕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展开讨论,共话科学精神。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科学家上下求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报国的家国情怀,努力引领未来科学与思想发展潮流。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8

环境学院的邓思行同学宣讲《杰出科学工作的诞生公式》

环境学院的蒋成旭同学宣讲《治水大师张晓健》

同学们用关键词为科学家画像

合影留念

 

·5·

“信仰的车辙”科博文化周 /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名家座谈会暨“科博文化周”闭幕式

11月28日下午,“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名家座谈会暨“科博文化周”闭幕式在腾讯会议线上举办,并通过科博视频号在线直播。本次活动共33名师生线上参与,科博视频号共计5282人次观看。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9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正风发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王巍发言

师生对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核心技术突破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名家座谈会”旨在深化同学们对于这一话题的认识。首先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正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王巍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这一议题做主题发言。随后,社会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生邢耀、社会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方凌艺、环境学院2021级博士生罗章瑞与两位老师共同开展了讨论,话题包括大学教育如何更好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学子如何助力科技发展、未来科技进步如何影响社会等。

“第二届科博文化周:信仰的车辙”回顾|科学的灯塔下,是青年学子的凝望与深思-Picture1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线上发言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线上发言

 

名家座谈会后,“科博文化周”闭幕式正式举办,环境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徐陈作为学生代表对“科博文化周”进行了总结回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致辞。本届科博文化周圆满落幕。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届的“科博文化节”能够以更多彩生动的姿态绽放吧!

 

责编|伊墨

供稿|环境学院研会

审核 | 范爱红 夏子禾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