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午间,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支持,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分会承办的“英华艺术时光——探科学之美,奏机械之音”校园乐章于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03缓缓谱写。在这场座无虚席的音乐盛宴中,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破壳计划”团队携系列精彩曲目为现场150余名师生带来了音乐与心灵的和鸣。
本次音乐会的一位特别嘉宾——清华大学1958级土木建筑系校友、清华大学顾问教授王纲怀老学长特邀到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助理、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老师向在场观众分享了关于王纲怀老学长为母校及其博物馆建设所做的贡献。王纲怀老学长心系母校,累计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古代铜镜三百余面,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捐赠珍贵科学藏品百余件。
本场音乐沙龙场地设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随着琴弦拨动,歌喉舒展,触动心灵的音乐开始回荡在科学博物馆展区。刹那间,音符与科学符号手牵手,随着科学与艺术的二重奏在整个空间韵动。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是“当民族之声遇上管弦和鸣”,音乐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半场是西方的室内乐作品,室内乐作品中管弦和鸣时的每一个音符,都在震撼、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下半场是中国民歌,中国民族歌曲见证了中华文明孕育繁衍的过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国音乐学院的“破壳计划”团队为清华师生依次演奏了《迪特斯多夫竖琴协奏曲》、《我的草原》、《故乡》、《火神》、《故乡》和《北京的金山上》六首经典曲目,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破壳计划团队的创始人陈泳如担任导赏。通过导赏与演奏的结合,带领听众一起欣赏中西双方音乐的交汇、民族之声遇上管弦和鸣的别样精彩。
张恒睿、毛辣辣、杨紫晞、王伯予和刘嘉芮五位演奏者合作为大家带来了《迪特斯多夫竖琴协奏曲》。开始时的弦乐积极明亮,富有激情。随着竖琴的加入,流动的旋律开始变得宁静温婉,使得整首曲子的旋律如梦如幻。曲子中段的旋律变得较为紧张,之后结尾处又回到温婉明亮的旋律。整首曲子中弦乐与竖琴的完美配合令人赞叹,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随后,进入中场互动环节。竖琴演奏者张恒睿从竖琴的发展历史,基本构造,音色特点及其在乐团中常扮演的角色等几方面为大家介绍了竖琴的基本知识。
随着上半场西方室内乐作品演奏的落幕,接下来进入到音乐会的下半场。下半场由4首中国民歌组成,是一场具有浓厚内蒙风情的小乐队演出。演出过程中演奏者用到了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灵魂乐器马头琴,还有蒙古族独有的传统乐器陶布秀尔以及蒙古族的呼麦唱法。
由演唱者周书伊、宋宪莲,吉他演奏者关诺敏,马头琴演奏者索郎斯基共同为大家带来了《我的草原》。四位演奏紧密配合,以充满诗情、宽广舒展又富于激情的旋律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悠扬起伏的旋律把听众带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中,使大家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绿色、热情的美。
《故乡》由关诺敏演唱,索朗斯基演奏吉他。在两位精湛的技艺和紧密的配合下,鹅绒般柔软低沉的“卡基拉”和迷人的呼麦声回荡在整个空间内。
《火神》由陶布秀尔和关诺敏共同演唱。演唱者以极尽优美的旋律,精心演绎了首一听难忘、百听不厌的作品,缓解了听众疲惫的身躯,起到了放松心灵的效果。
《北京的金山上》由演唱者关诺敏、钢琴演奏者程翔宇共同合作完成。曲调既欢悦、喜庆又优美,婉转。在络绎不绝的钢琴键音和动听的嗓音相称下,翻身农奴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自豪感和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油然而出。
为了增强听众与演奏者之间的连结,本场音乐会中间穿插着听众与演奏者之间的互动。听众们发言踊跃,分别从竖琴的结构特点,马头琴的演奏技巧等等方面与演奏者进行了交流学习。
最后,在王纲怀老先生领唱下,全体师生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老先生铿锵有力、激情昂扬的歌声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师生。探科学之美,奏机械之音——当民族之声遇上管弦和鸣,科学与音乐的探索永无止境,怀揣着热爱,来日再见!
撰文:陈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