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三自由度模拟实验台

清华藏品 百年器象筹备展展签信息Comments Off on 第一代三自由度模拟实验台4,275Read

第一代三自由度模拟实验台-Picture1

名称: 第一代三自由度模拟实验台
尺寸: 132cm×65cm×140cm
材质: 金属
年代: 1960 年
产地: 清华大学自制
来源: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捐赠

本展品是1959–1960 年由钟士模教授主持研发的第一代三自由度模拟实验台(“大11 号”),章燕申教授和林尧瑞教授分别负责机械和电控制部分。钟士模(1911–1971)毕业于交大电机系,1936 年来清华任教,1943 年入MIT 电机系攻读博士学位,1947 年获博士学位回国担任清华电机系副教授,次年升教授,1958 年任自动控制系主任,是清华自动控制学科的创始人。

据高钟毓教授回忆,清华大学于1958 年从全国12 所高校抽调287 人,成立了自动控制系。来自列宁格勒多科性工业大学的苏联专家在回国时留下了飞行控制的专业教学计划,自动控制系的老师们就想尝试研究飞机模拟转台,到汉口买了苏联制的模拟计算机。当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飞行控制的传感器放在飞机模拟转台上,然后将飞行控制的运动方程的各种模拟器做闭环回路,考验控制系统的性能。由于没有具体的图纸,不知道传感器是什么样,就参考七机部从苏联引进的火箭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和空军仓库里的报废陀螺,先试着做了一个三轴模拟台原理样机(“小11 号”)。“小11 号”在钢铁学院展出后,清华大学在做飞行控制研究的消息就一下子广为人知。

此后,清华大学跟航空部六一八所(当时叫“三机部”)合作,于1959–1960 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代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六一八所的飞行模拟实验室就有一台跟“大11 号”非常相似的模拟实验台。

第一代三自由度模拟实验台-Picture2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清华藏品

传感器测量探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席葆树老师1973年带领团队研制,用于我国20世纪70年代核试验现场冲击波动压测量。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席葆树教授捐赠。  
清华藏品

Pentazet-35型高速摄影机

  该高速摄影机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58年成立)最早的科研设备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用于我国原子弹爆炸时的高速摄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移交。  
清华藏品

红旗551型非线性电子模拟计算机(2023年复制)

  1958年,自动控制系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师生自行研制了红旗551型电子模拟计算机,1958年七一前夕完成。原机曾送到中山公园参加“红专展览会”。
百年器象筹备展展签信息

1920届学生所绘地图

  这是两幅美国地图,由清华学校的学生于1916年绘制。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获得庚子赔款3200万两白银,约合2400万美元。1904年,美国提出拟将过多的赔款部分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学生到美国留学。1909年开始,美国政府正式退款。1909年8月,清华园被拨给清政府刚刚成立的“游美学务处”,设立游美预备学校。在此规划的基础上,1911年,清华学堂正式成立。1912年起,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     地图的绘制者均是1920(庚申)届的学生,也是清华学校时期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在大礼堂前草坪南端、清华学堂与第二教学楼之间伫立的日晷,便是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纪念物。这几位绘制地图的学生后来大多赴美留学。在学成归国后,投身于祖国建设,为祖国人民服务。他们多数在教学、科研及工程一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