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新闻报道 志愿服务Comments Off on 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3,460Read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志愿讲解团队于2021年被北京市海淀区妇联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近日收到荣誉牌匾与光荣册。

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Picture1

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Picture2

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Picture3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团队成立于2020年9月,目前有30多人,其中女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志愿者们来自校内外各行各业,其中有不少孩子妈妈和奶奶,她们在工作学习之余,挤出个人时间在科学博物馆做展览讲解和展厅服务,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她们没有报酬,无私奉献。

2020年9月,筹建中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服务,推出“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和“科博珍品柜”等展览。在科博人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志愿者讲解团队承担起讲解任务,节假日和周末以及平时团体参观全部保证有讲解。每周自愿报名排班,很好地满足了观众需求。

疫情之下,科博观众主要来自校内师生和清华园社区居民,也有少量校外观众。展厅开放半年多来,为5000多名参观者提供优质讲解,观众覆盖大中小学生、本校教职工、退休人员和家属。志愿者风雨无阻来馆讲解服务,平时有临时团队参观,大家会积极报名,甚至放弃休息,耽误吃饭,顾不上喝水。

科学类展览的讲解难度很大,需要研究弄懂每件展品的科学原理及背后故事。为了讲好展览,团队组织两次全体线下培训,请资深讲解员传授经验,请策展人介绍展览,展厅示范讲解。此外科博还提供了相互观摩切磋的机会,在群里分享学习资料,组织志愿者参加科博学术沙龙等活动。为了保证讲解质量,科博建立了内部试讲制度,安排主考官把关并指导,通过试讲的志愿者才能独立带团。目前已有21名志愿者通过试讲。

志愿者们为了讲求讲解效果,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设计不同的讲解内容和互动环节。为了帮助观众在没有讲解员时也能顺利观展,志愿者录制了讲解音频,观众扫码即可收听重点展品的语音讲解。为了满足外籍观众的需求,科博成立了英文讲解组,整理英文讲解稿。为了方便更多观众疫情期间云观展,志愿者参加了多次线上直播观展活动,通过“新华网”“北京时间”、“人文清华”等平台发布,线上观展人数逾百万,有效提升了展览的公共教育功能。还有两位志愿者,在讲解时了解到清华院系老仪器收藏信息,促成了藏品捐赠。

2021年年初,科学博物馆进行2020年度志愿者评优表彰,讲解团队中1人获得突出贡献奖,7人获得服务优秀奖,13人获得积极分子奖。

科博志愿者团队的优质服务获得了观众肯定,留言本上留下很多观众的表扬与感谢,如:“展品丰富,老师讲解精彩!”“讲解老师深入讲解,让我第一次看展就被“美”到了,老师投入的美,人文关怀的美”“博物馆人员讲解的很耐心,很详细,学到了很多”“志愿者讲解耐心,非常生动有趣。”“讲解深入浅出,很有意思”“老师讲解非常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学到很多”“感谢老师的深度讲解,很多收获”“讲解清晰,受益匪浅”“感谢讲解员细致的讲解。”“感谢带着我们走进博物馆详细讲解的姐姐”……

科博志愿者讲解团队是个团结、好学、有活力的团队,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很多志愿者在服务中成为朋友,大家相互关心帮助,在服务他人中体会到人生意义,也增长了才干。引用讲解团队组长王燕斌老师的获奖感言:“感谢讲解团队。我们就像一个个萤火虫,在这里发一点点光,聚在一起就是一束光。每一次讲解,都在引领着观众关注科博,走近科学。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Picture4

 

【供稿:范爱红】

喜报 | 我馆志愿者讲解团队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Picture5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        
新闻报道

王瑛豪先生向科博捐赠四通MS-2410型打字机

2024年4月13日,王瑛豪先生向科学博物馆捐赠一台四通MS-2410型打字机。该台打字机生产于1996年,品相良好,至今仍可使用。 四通打字机是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在上世纪80-90年代生产的文字处理器。四通公司在1986年生产出第一代四通MS文字处理机MS-2400,1987年推出四通MS-2401型文字处理机,1990年推出四通MS-2406型中外文文字处理机。四通MS系列的打字机是我国办公领域从传统机械中文打字机向新兴PC迈进的关键一环。   (收藏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