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
刘璘是科博的一名讲解志愿者,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加入科博志愿者团队,并成功种草。5月18日,《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开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学术背景的她在展览讲解时如鱼得水、驾轻就熟,得到了团队和观众的广泛好评。我们特向刘璘约稿,由她来谈一谈观展的感受。
文/ 刘璘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这一天科博的两个新展《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与《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同时开展。我相信,每一位观者都能从丰富的展品中,收获一份独特的观览体验。
“光电之迹”展览现场
《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包罗了49件名人手迹臻品。通过他们亲笔写就的文字和签名,带我们重回他们的时代,了解他们鲜活的生平故事,回顾他们在两百年近现代科技发展史上带来的重要改变,汲取新的灵感和力量。
刘璘带领观众参观“光电之迹”展
49件展品中,年代最早的是汉弗莱•戴维写给友人多伊利的一封亲笔信,这一年是他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第三年,繁忙工作中的日常信件,简短、礼貌、充满善意。
汉弗莱•戴维亲笔信
我七月初就去苏格兰了,回来时才收到您的来信。如果我能为克拉克家庭提供任何帮助,我将非常高兴,也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有机会得到一本他的著作。
英国化学家,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人,“电解法制取金属元素”开辟者,“白炽现象”和“电弧”发现者,“煤矿安全灯”发明人,被誉为“无机化学之父”和“电化学之父”。
他与第二件展品的主人迈克尔•法拉第之间,有早年的“伯乐与千里马”之缘,也有后期“无言的纠葛”,但二者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献身精神,让他们彼此成就,史册留名。
法拉第1838年签名书
这是法拉第1838年亲笔签赠友人阿尔弗雷德•普罗克特的科学著作《化学再创造:实验化学概要》。书名页顶部有法拉第的手写赠言:“Alfred Proctor from M.Faraday(赠予阿尔弗雷德·普罗克特,来自M·法拉第)”。此书是1838年化学家约翰·约瑟夫·格里芬(John Joseph Griffin,1802-1877)签赠给法拉第的。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英国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电气时代”开启者,“电磁感应现象”和“苯”发现者,“电磁场概念”提出者,“电磁理论”开创者,“阳极”、“阴极”、“电极”和“离子”等术语推广者,被誉为“交流电之父”,电容单位的“法拉”因其名字而得。
刘璘带领观众参观“光电之迹”展
第三件展品来自与法拉第同时代的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他们在各自的时空里,分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约瑟夫•亨利1864年备忘录
在人生路途中,请君铭记,磨难并非诅咒,顺境也不过是一场考验。
美国物理学家,美国科学界第一代领导人,美国继本杰明·富兰克林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美国科学促进会(史密森尼学会的前身)创始人之一,史密森学会首任秘书,早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者,被誉为“美国科学大厦的奠基人”,电感单位的“亨利”因其名字而得。
优美的英文手写体写道:“Through the journey of thy life, remember that calamities come not as a curse – nor prosperity for other than a trial. ” “在人生路途中,请君铭记,磨难并非诅咒,顺境也不过是一场考验。” 他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照亮他和许多科学后继者人生的灯塔。这其中,就包括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贝尔1912年签名的明信片
这是贝尔1912年12月12日亲笔签名的彩色明信片,绘制的图案主题为波托马克公园,该公园坐落于华盛顿西南部,以领先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水平而享誉全球。这一年,贝尔正专注于他继通信领域之后的新研究领域——航空和医学,并荣获了克雷松奖。
苏格兰裔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实用电话”发明人,“贝尔电话公司(AT&T前身)”创始人,被誉为“电话之父”。
本次展览中,关于贝尔的展品是一张签名明信片,明信片上的风景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波托马克公园的冬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经去过贝尔位于加拿大东海岸的小镇Baddeck的家改建的贝尔博物馆。因此,看到明信片上的蓝色墨水签名,仿佛又回到他的年代,看到他坐马车经过华盛顿纪念碑的样子,看到他为失聪的母亲、妻子、学生们而持续研究创造并留下来的诸多发明半成品,虽内心充满好奇与疑问,却再也无从知晓答案。
刘璘带领观众参观“光电之迹”展
最重要的一件展品是被誉为“信息论之父”的克劳德•香农亲笔签名的一本个人藏书,《个人及其社会:原始社会组织的心理动力学》,(The individual and his society: The psychodynamics of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 阿布拉姆•卡丁那著,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39年出版。(Kardiner, A., & Linton, R. (193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克劳德•香农亲笔签名的《个人及其社会: 原始社会组织的心理动力学》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39年出版
这是香农亲笔签名的个人藏书。该书作者阿布拉姆·卡丁纳(Abram Kardiner,1891-1981)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这部著作是其人类学研究的处女作。香农在广义信息论研究中重点关注了信息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应用,其中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是重要涉猎领域,这正是本书的研究范畴。 这一年,香农刚刚拜访过“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图灵向他介绍了1936年关于“通用图灵机”的论文。这次会晤对香农影响颇深,此后四年,他继续在通信和密码领域钻研,最终在1948年发表了那篇著名的“通讯的数学原理”论文。
美国数学家、电气工程师和密码学家,“信息熵”概念提出者,被誉为“信息论”之父。 克劳德•香农展区
展厅陈列了香农于1938年完成的硕士论文《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的打印件,这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最著名的一篇硕士论文。他于1941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1948年发表《通信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理论基础,开启了通信技术发展的自觉阶段。展板的背景照片展示了香农在国际研讨会上演示机械鼠具有记忆功能的实验。
康拉德•楚泽的签名照
康拉德·楚泽: 德国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计算机领域先驱,“用程序控制的电脑”发明者,被誉为“数字计算机之父”。
与香农展台紧邻的是德国计算机科学家康拉德•楚泽的一张签名照。照片上,他鬓发已白,签名中的字母K和Z无疑是德国姓名最显著的特征。作为一名年轻结构工程师,楚泽从日常重复的工程计算工作中想到要让机器自动完成计算任务,并毅然辞职,从制造纯机械方式实现的Z1,到用旧继电器搭建Z2原型,到制造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上第一台能编程的计算机Z3,他把想法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以一人之力,承担起一段计算机的独立发明创造史。他的故事带有悲剧色彩,但德国工程师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与不懈创新的勇气令人惊叹与赞美。
“光电之迹”展览现场
在这之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通信网络的历史越来越丰富。
威廉•肖克利的签名
这是肖克利亲笔签名的签名页,字迹内容为“W=Shockley”。在晶体管的发展历程中,“钨”(W)功不可没,而“W”也是肖克利名字“威廉” 的首字母,肖克利别出心裁地将他的名字和科学贡献融为一体。
美国物理学家、发明家,“硅谷走向电子产业新时代”引导者,被誉为“晶体管之父”。 刘璘在“光电之迹”展厅介绍物理学家肖克利
比尔·盖茨签名的名片
这是盖茨亲笔签名的名片,名片职位为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值得注意的是,名片上印制的名字为盖茨的官方姓名:William H. Gates(威廉·H·盖茨),而他签署的是平日我们的习惯性称呼:Bill Gates。在美国,Bill是William的昵称。
美国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们看到硅谷创始人威廉•肖克利的极富个性的签名,看到微软、惠普、IBM和互联网的创始人们的签名和照片。他们性格不同,选择迥异。我们可以通过照片、书籍、录音、视频看到和听到他们更丰富、立体的一面。发明家和他们产生发明的年代慢慢走远,但他们给世界带来的改变还在影响着我们的今天和未来…
见字如面,愿你和他们在科博在8月31日前有个约会…
《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是与前者风格不同的展览。
“百草可观”展览现场
如果说《光电之迹》为我们重温近现代科学家通过思考和实践不断冲破认知局限的过程,那么《百草可观》就带领我们回到纪元初始的古希腊,经拜占庭、到中世纪,游历欧陆各国的花草藏书;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南宋年间临安的慈云岭上的两百种药草,到明代的民间与宫廷的一千八百余幅丹青……古今中外的药用植物,通过能工巧匠的生花妙笔,木版刻刀,铜版蚀刻跃然纸上。虽相隔万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虽无法尽善尽美,却惟妙惟肖…
“百草可观”展览现场
观图识草,让我们通过花叶和色彩与古人共赏一花一草荣枯的历程…
刘璘
博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研究员,《软件学报》编委,《需求工程》国际期刊副主编,《信息系统建模与设计》国际期刊副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委员。
责编|伊 墨
编排|麻嘉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