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 新京报:为了这场展,他们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起重机、装甲战车

新闻报道 直上云霄 展览动态Comments Off on 媒体报道 | 新京报:为了这场展,他们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起重机、装甲战车3,368Read

提起达·芬奇,你会想到什么?《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还是《维特鲁威人》?

当然,除了艺术家,达·芬奇还有很多身份,比如科学家、发明家、解剖学家。他的一生留下了7000余张手稿,记录了在诸多领域的发明与思考。

近期,“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开幕,集中展示了达·芬奇飞行机械发明的复原模型以及他在佛罗伦萨做学徒期间记录下的工程起重机械手绘稿。

展厅分为飞行机械和工程机械两个展区,前一个专注介绍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

媒体报道 | 新京报:为了这场展,他们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起重机、装甲战车-Picture1

展览复原的达·芬奇设计的“飞鸟”。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迈进飞行机械展区大门,十多个复原模型有序排开,从“巨鸟”到“扑翼传动机构”,从“风力飞行球”到“简易滑翔机”。观众可借此看到,达·芬奇如何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从飞行生物观察到空气动力实验,再到飞行器设计的艰难探索。

展厅正门一侧还单独摆放了一架完整的“人力驱动扑翼机”。这架机器的动力系统由复杂的滑轮组构成,设计理念是让飞行员不断踩压踏板,使机翼交替扇动,从而飞起来。但显然,单凭人体做功,根本无法让这样庞大的飞行器升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达·芬奇针对飞行员出入舱体方式和起落架的设计非常特殊——飞行员从起支撑作用的梯子爬入驾驶舱,待飞行器升空后,梯子和起落架同时收起,封闭舱门。

媒体报道 | 新京报:为了这场展,他们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起重机、装甲战车-Picture2

复原的“立式扑翼飞行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尽管达·芬奇并未成功发明过真正可以自由飞行的机器,但我们不妨将每一件机械模型,视为他的一份思想切片,从中了解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复原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王哲然说。

在工程机械展区,展览展出了达·芬奇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工程师共同绘制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工地现场的一件件机械奇作,以及达·芬奇设计绘制的攻防机械装置,比如起重机、装甲战车。

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欧洲,达·芬奇正是那个年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同时也是中世纪科学技术的见证者。

“近代科学本身有一种对力量的追求,先构想,再把它兑现。而达·芬奇就是这样一个人,敢于想象也敢于去兑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说,达·芬奇是欧洲古典时代以来机械传统的一个集大成者和传承者,复原他的部分设想,是科学史复原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欧洲一千多年机械制造传统的再现。达·芬奇虽然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但他的精神仍然是今天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们力图通过他来揭示这个时代仍在起作用的一个活泼的生命精神,这是浮士德的精神,是创新的精神。

媒体报道 | 新京报:为了这场展,他们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起重机、装甲战车-Picture3

复原的“装甲战车”。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 对话

复原项目主持人王哲然:复原不是复制 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用“复原”的方式来呈现这个展览?

· 王哲然:“复原研究”是一种科学史的研究手法。古代很多的科学技术成就,如今要么只留下不完整的考学遗存,要么只存留一些文字或者图像证据。但如果我们想搞清楚这些技术是如何使用、如何运作的,只能通过复原这种手段来加以研究。这跟艺术上的临摹或者仿造不一样,不是对照实物复制,而是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复原研究的目标是多样的,不同的学者设定不同的目标,得到的学术产出就不同。比如对于本次展览中的一些模型,我们实际是想搞清楚,文艺复兴时期设计的这些起重机械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当时设计的齿轮结构是否能够如手稿所显示的那样,咬合在一起。

当然,对于观众来说,比起直接展示图纸,这类“复原”的展品也更加直观。

 

· 新京报:从图纸到实体机械,中间经历了哪些步骤?碰到了什么困难?

· 王哲然:我们的复原大概分成四步。第一步是学术研究,在确定要做哪些模型之后,先把所有的相关资料,比如手稿、文字记录、现代学者的研究等都找出来,弄明白。

第二步,针对已经研究好的成果,画一些草图,交给一位机械设计师,请他做机械设计,搞清楚我们想到的这个模型该长什么样、比例如何、功能是什么。这些都吃透以后,就可以进行3D建模,也就是图纸到实体的第一次尝试。这需要和机械师反复沟通,预想这个机械可能的运动方式,每个部分的比例是否恰当。

第三步,把沟通的结果转交给一位负责制作的师傅,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工程图纸。这时候又会有一堆修改意见反馈过来,只能反复修改、反复妥协,比如师傅说这个椭球形不好加工,那我们就换成圆形试试行不行,最后形成了一个可加工的图纸,确定用什么工具加工,就可以下到工厂制作了。

第四步,下到车间,困难也非常多。目前,北京周围这类加工厂特别少,所以得到外地去寻找,加之疫情影响运输,非常不便利。木工厂大多设置在村里,这就又遇到了语言问题,一些地方的方言对制作团队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好在最终模型完成,送到了北京。

 

· 新京报:展览在展示复原机械的同时,还通过背板介绍了很多当时的时代背景。达·芬奇所在的那个文艺复兴年代,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处在何种阶段?

· 王哲然:这个问题得分成两部分来讲,现在我们习惯把科学和技术放在一起论述,但实际上,在19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不像今天一样结合紧密,是两条相互联系但各自发展的线路。

先说科学这条线。在1400-1550年这段时期,一般认为是欧洲理论科学发展的一段“低谷期”。所谓“低谷”,是因为在此前的14世纪运动科学的高度发展,而之后的17世纪迎来了科学革命。和这两座高峰相比,达·芬奇生活的年代,理论科学的创造力就相形见绌了。与之相比,这个阶段,欧洲的技术成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依托水车、风车等省力机械而开发的大量民用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擒纵器的发明也使得机械钟得到普及,达·芬奇的那个年代,几乎每个大一点的镇子都会有个机械钟。

 

· 新京报:到了今天,达·芬奇的创新思想、实践动力,对于科学家来说还有哪些借鉴意义?

· 王哲然:现在,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会把自己定位成职业科学家,比如大学教授、研究所工作人员。但其实,达·芬奇并不是科学家,他是画家行会的一个艺术家,那他为什么能留下这么多科学上的洞见、技术上的发明?因为他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受任何学科范式的限制。他喜欢观察自然,比如通过观察鸟类飞翔,有了做飞行器的灵感;比如观察河流运动,联想到人的血液的运动方式,思维非常发散。但现在有些科学家,很容易局限在自己一个很小的门类里,思维受限。

达·芬奇对现代科学最大的启示就是,如果真的想在科学中获得突破,不如重燃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走出实验室多亲近自然本身,多运用丰富的联想、类比,打开研究自然问题的思路。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摄影记者 浦峰】

媒体报道 | 新京报:为了这场展,他们复原了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起重机、装甲战车-Picture4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展览升级 |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焕新重启

2024年10月9日,全面升级的“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以下简称“百年器象”展览)在蒙民伟人文楼B207展厅向公众开放。自2019年首次亮相以来,该展览多次更新展品,成为清华大学展示科学文化、弘扬学术精神的重要窗口。此次升级对展品内容、展陈方式进行了优化,更为全面地展示了清华人科技报国的光辉历史和行健不息的奋斗历程。 全新升级的“百年器象”展览分为“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红色工程师的摇篮”“200号:知难而进,众志成城”和“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四大主题展区,汇集120余件/套展品,其中约60%的展品为首次展出,涵盖教学实验仪器、关键技术成果、前沿科研设备等多个方面。 为了营造更加沉浸、立体的参观氛围,此次展览在展厅空间和展陈形式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以确保参观路线更加流畅,空间布局层次更为分明,并结合丰富的图文说明、视频及场景化展示,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清华大学百余年来的科技探索之路。 进入新时代,清华大学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布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为此,升级后的“百年器象”展览特别聚焦清华大学近年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展现了清华人服务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与担当,以激励新一代清华人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与科技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NO.46回顾|常伟:从“大八件”品简、精、灵、意的时间之美

2024年9月14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围绕展览“海外奇器”举办了总第46期清华科博沙龙活动,古董表收藏家常伟先生应邀以“中国市场表的收藏情结——以钟表史的视角重新发掘‘中国市场表’的魅力”为主题,向听众介绍中国市场表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其在钟表收藏中的独特地位。常伟先生不仅是日内瓦钟表大奖赛学会成员、澳门钟表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钟表专委会理事,还参与撰写了牛津大学《钟表通史》中的中国史部分,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收藏经验。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党支部书记范爱红主持。
新闻报道

新时代名校长研修成员探访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9月30日,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基地第八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的带领下,到访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到访成员包含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方言等在内的五十余位中小学校长。   在博物馆内,馆长吴国盛为到访的成员们作了《科学精神的起源》专题报告,循序渐进地揭示了科学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他指出,科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精神态度。通过他的介绍,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发展的脉动和科学家不懈探索的精神。     讲座结束后,成员们在科博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展览。成员们仔细观看了博物馆内科学仪器、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等,感受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伟大,以及辉煌的发展历程。     此次访问不仅加深了研修成员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教育的热情。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访问的收获融入到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新一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办公室供稿
新闻报道

开学季微访谈@沈阳|硅基文明的第一代原住民如何走入未来?沈阳教授有话对你说

编前话       从2022年11月30号ChatGPT 3.5发布之日开始,人类就永远进入到了人机共生的时代。2024级新生作为硅基文明的第一代原住民,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呢?新学期伊始,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对学生使用AI辅助学习提出了要求。为此,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2024开学季微访谈栏目特别对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老师进行了采访。沈阳教授不仅对历史之变做出响应并对未来做了预判,同时也持经权变,对真善美的生命原则表达了不变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