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馆员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参观学习

合作交流科博馆员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参观学习已关闭评论2,869阅读模式

2022年6月28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组织集体参观活动,赴今年年初建成开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工艺美术馆调研学习。事业发展部馆员范爱红、尹菱、孙德利、夏子禾、张彤,以及科学史系博士后孙正坤一行6人学习观摩了其常设展览“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

“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于2022年2月5日推出。该展览由 “大国匠作”“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板块组成,展出了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民俗表演等多个门类1298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该展披沙拣金,以珍贵器物为窗口,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审美风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馆员们此行参观了当前开放的“大国匠作”“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六个展厅。在慨叹能工巧匠其技艺精妙、其作品奇巧之余,大家也从内部建筑构造、展厅布局思路、展览展陈技巧、藏品管理保护的多个方面着眼,仔细观察,切磋探讨,学习经验,积极为本馆馆舍建设及展览展陈作储备。

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科学史系博士后孙正坤观展后表示,“中华瑰宝”一展生动呈现了中国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一领域的史学脉络,其背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技艺源流是中国技术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次观展也为他深入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解读《天工开物》文本及其所述技法提供了思想文化、经济活动等语境下的参考。

本次集体参观活动,旨在开阔视野,给馆员充电加油,提升综合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学习业内经验,博采众长,为科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长足动力。

科博馆员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参观学习

图1 合影留念

图2 馆员参观“万方乐奏”展厅

图3 馆员参观“粉墨传奇”展厅

图4 馆员参观“旷古遗音”展厅

图5 馆员参观“藉器传文”展厅

图6 馆员参观“丝路丹青”展厅

图7 馆员参观“大国匠作”展厅

 

(夏子禾撰稿    范爱红审核)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