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62Read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Picture1

 

4月19日,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姜虹受邀来到科博为观众讲授《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本次第41期科博沙龙活动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晓天主持,校内外三十余位观众聆听了讲座。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Picture2

活动由张晓天主持

主讲人姜虹

 

20世纪初,成都和上海等地开启了中国的观鸟历史。美国人戴珍(Jane B. Dye)与丈夫戴谦和任教和生活于华西协合大学,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观察鸟类三十余年。姜虹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了解到这一段历史,并开始了文本和实物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鸟类作为一项大众爱好和科学活动逐渐发展起来,戴珍将这一项活动延展到中国,从四川的城墙、钟楼、山坡等地通过望远镜俯视观察鸟类行为。当时的中国鸟类研究主要依靠标本收集,戴珍具有便利的收集条件,但她拒绝加入收集队伍,她坚信野外观察也是有效的研究方式。她将观鸟当成习惯,细致地记录、描述和鉴定鸟种、分析习性和行为、发表鸟类文章、举办讲座等,并潜移默化影响了周围的人。戴珍在回忆与Beck女士到雅安观鸟时写道,“我们度过愉快的观鸟时光。她研究鸟类已经几年了,我们比较彼此的鸟类笔记。她说自己主要参考的资料还是前几年我在《华西教会新闻》上发表的每月观鸟笔记。我在雅安最后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徒步、观鸟……见到了差不多40种鸟。”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Picture3

讲座现场

 

讲座中,姜虹从戴珍与先生戴谦和在中国的从教经历讲起,讲述了博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叶被遗忘的一段观鸟历史以及女性在其中的贡献与影响力。戴珍的观鸟实践延续了维多利亚博物学文化的潮流,顺应了奥杜邦运动呼吁的鸟类保护,也反映了当时业余观鸟活动与职业鸟类学之间的张力。戴珍在1930年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上海鸟类》是写给那些想在鸟类栖息地观察它们的人,而不是那些靠博物馆标本研究鸟类的人。从这点上讲,它比我其他所有鸟书都更适合我。当然,里面只有一部分鸟类和四川的鸟类相同。

在博物学复兴的今天,戴珍以观鸟先驱的身份浮出水面,已经成为成都鸟类博物学的一张名片。姜虹在讲座中还谈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因为女性在观鸟中一直处在助手、配角的地位,且并未融入鸟类研究的共同体中,因而像戴珍一样的女性常常被忽略。后来,有人评价戴珍:“她的文章彰显了她的勇气,将鼓舞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把知识分享给他人。如果全中国爱鸟之人都能以成都为榜样,关于鸟类的科学知识很快就会丰富起来。”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Picture4

对谈环节

观众互动提问环节

 

讲座后,主持人张晓天就讲座内容以及科学传播、读书等话题与姜虹展开深入对谈,现场观众也纷纷互动交流,场面十分热烈。

 

【撰稿:伊墨 ;摄影:曹飞红】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第39期回顾 | 郑璇:“残障”这个概念最终是要被消解的

  2023年年末,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推出线上展“多元宇宙: 残障、科技与共建未来”,本次展览展示了正在蓬勃发展的残障技术,也呈现出残障社群的多样声音,帮助公众消除对于残障的误解,促进残障社群与科学技术界的对话。该展不仅能拓展我们对科技的认知,也会丰富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科博沙龙第39期围绕展览“多元宇宙”,特别邀请到我国首位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聋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郑璇女士,深入探讨了听障人群在语言服务方面所面临的情况、需求和解决方案,为观众呈现听障人群的真实经历。该讲座受到了线上线下观众的热烈好评,吸引了来自北京各地的残障事业关注者和残障社群朋友。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远程视频翻译项目和听力残疾人就医引导服务项目的负责人范娇娇老师为活动全程提供手语翻译支持。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NO.37 回顾 | 楼宇庆:研究“毫无用处”的遥远天体的“最大用处”是奠定了物理学基础和科学范式

2023年11月25日周六下午14时30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沙龙第37期暨“第三届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06顺利举办。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邀请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楼宇庆教授带来精彩绝伦的《从天象探究到科学发端——暨尼古拉.哥白尼诞辰550周年纪念》讲座。 本期沙龙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馆长助理范爱红主持。楼宇庆老师从古人两千五百多年以来对各个时期可见的各种天象的观察、思考、辩争和理论展开,围绕着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菲洛腊乌斯 (Philolau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和希帕恰斯(Hipparchus)、托勒密(Ptolemy )、哥白尼(Copernicus)、第谷(Tycho)、开普勒(Kepler)、布鲁诺(Bruno)、伽利略(Galileo)等众多天文学家讲述了人类对宇宙中天体运行物理图像的漫长探索历程、物理研究基础的奠定、科学范式的形成和认识自然观的发展成熟,随后则更进一步从牛顿(Newton)、爱因斯坦(Einstein)等理论物理学家逐渐过渡到近代和现代以及前沿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的相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为广大线下和线上听众科普了人类今天对太阳系统的认识、牛顿引力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关系、受控热核聚变的核心物理、引力透镜、致密天体和黑洞、引力波、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相关内容,并论述了“人类研究宇宙时空中‘毫无用处’的遥远天体的‘最大用处’是奠定了物理学基础、建立了科学范式和开拓了认识自然及人类自身的重要途径”等十分精彩的观点。 本期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得到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视频号、返朴微博、抖音“跟抖音一起学习”、北京科协抖音平台、中国科学网全媒体(微博、视频号、科学网APP)平台、寇享学术平台、赛先生、知识分子以及高山科学经典等十余个直播平台的联袂支持,在线观看人数三十万。波兰文化中心也为此次沙龙讲座做直播预告。   【供稿:尹菱】
通知预告

科博沙龙NO.39预告 | 郑璇: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

  讲座题目: 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 主讲人: 郑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活动时间: 2023年12月23日 9:30 - 11:00 活动地点: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蒙民伟人文楼B206) 【讲座摘要】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当天,科学博物馆特别推出了线上展览“多元宇宙:残障、科技与共建未来”,旨在呈现残障社群的多样声音,消除公众对于残障的误解,促进残障社群与科学技术界的对话。结合这个展览,科博将邀请相关研究专家为公众带来系列讲座。12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璇首先带来《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的报告,同时,手语翻译范娇娇也会在现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特殊人群无障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向听障人群的手语机器翻译、语音转文字等语言服务新形式应运而生。然而,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和听障者自身的参与缺位,现有的高科技加持下的听障人群语言服务在实践中却频频遭遇尴尬。听障人群究竟有着怎样的语言沟通需求?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为这个群体提供语言服务?科技在此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次讲座中,作为我国首位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聋人代表,郑璇教授将现身说法,带你转换视角,走进听障人群的世界,获取别样的感官和心理体验。 【主讲人介绍】 郑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首位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聋人,2009年于复旦大学毕业后赴当时西部唯一聋人高等教育办学点重庆师范大学任教,2020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 长期在高校主讲“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沟通”等课程。研究领域为听障人群的语言、心理、教育和社会支持;残障友善心理咨询。除教学和科研外,亦面向残障者及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并持续接受人本主义督导和个人体验。 精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四门语言,在聋听两个群体间穿行无碍。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重大课题子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教材、专著、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曾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手语翻译介绍】 范娇娇,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远程视频翻译项目和听力残疾人就医引导服务项目负责人,北京各区残联手语翻译及手语培训讲师,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手语主持人。参与《盗墓笔记》等多部影视作品手语指导工作,参编出版《初级手语翻译教程》,获得2023年国家通用手语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曾在多项重大活动中担任手语翻译,拥有丰富的手语翻译经验。   【供稿:尹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