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9 日上午,一场聚焦于电子音乐创作的“电波声创:合成器体验工坊” 工作坊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成功举办。此次工作坊是“电波纪元 —— 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十余位参与者探索了合成器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奥秘。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对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1906 年,李・德・弗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成为无线电设备的关键元件,其意外发现的可生成简单音频音调的特性,促使真空管琴诞生。种种早期发明为现代电子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其中电振荡频率控制、频段筛选及电容感应等核心原理,在如今模块合成器的广泛应用中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本次工作坊中,参与者们体验了电子音乐创作的完整流程。活动伊始,王玥涵介绍了电子音乐与无线电之间的联系,接着电子音乐人刘业鹏老师首先以合成器模块示范演奏,引导参与者聆听多种风格的电子音乐作品,让大家对电子音乐丰富多样的声效和操作方法有了初步感知及理解,随后详细讲解了合成器的功能、不同组建区别及具体操作。

合成器模块
在实践环节,参与者们迎来了音色复刻与场景声景创作的挑战。大家依据所学知识,尝试复刻经典电子音乐作品中的特色音色,并发挥创意,利用合成器构建独特的场景声景。在创作过程中,纵使具体操作比较复杂,参与者们仍积极交流,相互分享创作思路和操作技巧。

电子音乐人刘业鹏老师
【摄影:张彤 审核:范爱红】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