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上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3期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行。本期主讲人是刘佳妮,题目是“藏品管理与公众参与——让博物馆馆藏更开放更包容”。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主持本次沙龙,她简单介绍了刘佳妮的求学和实习经历: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后到伦敦大学学院(UCL)学习博物馆学。曾在大学博物馆、世界著名国家级博物馆、专业机构博物馆等10个文博单位做过课程实习和志愿者。目前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学术部和红砖美术馆文献中心实习,并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研究部担任志愿者。她有着丰富的博物馆工作经验,从策展布展、藏品清点到藏品讲解,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多项工作。
在沙龙开始,刘佳妮介绍了自己进入博物馆行业的缘起。她指出国家文物局正全力推进文物数字化工程,实体文物正以数字形式实现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刘佳妮从三个层面展开了她的报告,分别是藏品管理(Collections Management)、包容与开放性(accessibility)与参与度(Public/Visitor Engagement)。
第一部分藏品管理,刘佳妮以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为例,认为博物馆应有使命/愿景陈述,如博物馆对人和社会的影响、藏品特点与利用、主要收藏类别等。并讲述藏品管理政策及博物馆产品管理的标准与实践规范:应重点关注藏品管理的收藏政策、需要遵守的条约规范、及藏品的收藏史,参考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博物馆认证计划(Arts Council England: Museum Accreditation Scheme)及收藏信托基金会(Collections Trust)2017年修订的SPECTRUM 5.0标准,介绍了如藏品登记系统、线上藏品目录在博物馆中的具体实践。
第二部分馆藏开放,刘佳妮展示了一些特殊的导览场景,如幕后导览、为特定目的建造的藏品中心及可视的库房陈列,结合图片、视频等素材还原了多个馆藏场景。
第三部分公众参与,刘佳妮介绍了可触摸类藏品收藏、学习空间、外展服务、志愿活动这几种公众参与方式,指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博物馆无障碍导览、博物馆与教学科研、展品馆际流动、志愿者参与等优秀经验。
最后刘佳妮对这次报告作了总结,再一次强调了藏品管理要符合标准与规范。展品面向所有人开放,没有学识门槛限制,我们期待更加多元的视角参与到展览中来。
刘佳妮的报告有极其丰富的博物馆素材,还配有互动环节,现场演示了面对不同的讲解对象应如何层层递进式的展开讲解,现场讨论互动氛围热烈。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感慨良多,她认为刘佳妮借助国外博物馆的实际照片对一些概念、政策思路的介绍,对科学博物馆有很大启发。其中她最感兴趣两点,分别是馆藏开发和互动式志愿者。正如图书馆从闭架库逐渐走向开架借阅,博物馆的仓库也将从封闭转向开放。但对博物馆来说,将库房面向公众打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此刘佳妮进行了回应:首先,这些库房的开放是有限的,一般每次15~20人,需要进行预约;其次,库房开放通常借助于某些契机,如藏品搬迁、新展馆(库房)的建成等;再次,库房开放也是经过策展的,会对适合讲解的空间进行设计,基于特定范围开展参观活动。范爱红询问刘佳妮,参观博物馆时是否见过3D扫描展品嵌入馆藏目录中的例子。刘佳妮回复说见过立色卡、一张照片、三侧面图、3D扫描等各种馆藏目录形式,并指出最基础的藏品目录如编号等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是后续很多工作开展的基础。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生曹秋婷认为刘佳妮丰富的博物馆经历十分珍贵,对她提出的“accessibility”意识十分感兴趣,进一步询问国外的这种意识来源是什么?出于管理者自身,或参观者的要求,还是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此刘佳妮也做了回应,她指出曹秋婷提出的这几个因素都包含在内。从博物馆经营者的战略规划来看,首先要确定目标群体,若要吸引到大多数人,策展就应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标签及展词的确定、特殊人群的观展需求、无障碍通行等。与国内依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公立博物馆不同,国外博物馆大多已转向为独立博物馆,不依赖政府资金而是向某些基金组织申请经费,因此其前期调研十分重要,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周边社区的需求等,经营方式会有不同。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对自然历史博物馆比较感兴趣,着重关注了Kew Gardens志愿者参与植物园标本手写标签信息转录的工作,想进一步了解欧洲博物馆此类志愿活动的整体情况。刘佳妮回复说,自然历史类的博物馆,Kew Gardens的这种工作是她见到的第一个,并指出这种信息录入没有门槛限制,对专业背景要求不高,所有人都可以注册参与;但对于科学类博物馆,还是建议志愿者有理工科背景,这将会极大地提升效率。
撰文: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