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

新闻报道 参观动态Comments Off on 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3,348Read

“像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都有众多的博物馆,观众们在参观博物馆时,可以了解大学的历史,体会大学的文化氛围,增长知识,提升修养。大学博物馆既是校友们增进母校认同的好地方,也是公共教育的窗口。社会大众通过博物馆可以深入了解一所大学。清华以理工立校,科学博物馆就更为重要。”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如是说。

作为一名清华人,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都不止一次的入馆参观各种常展、特展。值此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也遥相呼应,新建成馆,这是百年清华大学的辉煌之举,也是清华人的莫大福利。

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Picture1

三八节上午参观科学博物馆的老师们的合影

 

2021年3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博物馆例行周一休馆之日。在九三学社中央组织部杨玲部长的联络帮助下,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老师为我们打开了绿色通道,单独安排了上、下午两位讲解老师,接待了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的40余位社员,一同走进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Picture2

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老师

三八节上午为我们讲解的志愿者王燕斌老师

 

科博有三个展区:“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念刘仙洲先生诞辰130周年史料图片展”,每一个展区各有独特的主题和展品。

“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的手指计数模型、结绳计数实物,依次展示了手动计算工具的算筹、算表和算盘,以及西方早期的手动计算工具——纳皮尔算筹、比例规和计算尺,还有各种近代机械计算装置,如早期的机械齿轮计数器,到17世纪的机械计算器、19世纪大规模使用的各种商用计算器。经过讲解老师的详细介绍和实物、模型的直观展示,我们既了解了计算的演变历史,计算器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分析机中程序控制思想的逐步出现,也对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有了认识。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清华大学2008年入藏的2400余支战国竹简中,有一组21支简形制特殊,编联成册后可形成一个数表形式的实用计算工具,被定名为《算表》,可以用来计算任意两位数的乘法。

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Picture3

无论看哪个展览,老师讲得仔细,我们听得认真。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则展示了清华大学各个院系、各个实验室早期使用的一些器械、仪器、设备等,即了解了清华各院系科研发展的历史,又开阔了眼界,见识了早期都是怎样开展科研工作的,都在使用什么样的仪器、设备。

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Picture4

在百年器象展柜前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展示中的各种仪器

 

筹建中的科学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是展品丰富,品类齐全,充分展示了主题的脉络和历史。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创办的宗旨是展现清华百年科技报国历史、打造理工文艺交叉学科平台、激励科技创新、推动科学传播。他们做到了!

清华的九三社员们看过之后,彼此交流心得,最多最大的感受还是通过展览了解了千百年来科技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以及各自研究领域之外的新鲜事物,更是感慨生活在当下的幸福、美好。主委韩敏芳老师还即兴作词一阙:

西江月 • 女神节

花开一排灿烂,神女群游欢颜。

科学艺术双比翼,千载流芳人间。

神机妙算足迹,运筹机巧掣电。

百年器象觅清华,将相和谐新篇。

 

供稿 | 清华大学委员会 李雪

清华九三学社走进清华科学博物馆庆祝“三八节”-Picture5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