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

新闻报道 科博丛书Comments Off on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2,088Read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1

 

科学博物馆学丛书

馆长推介

 

博物馆是现代性的见证者,也是生产者。它在展示现代社会诸事业之成就的同时,也为它们提供合法性辩护。因此,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不只是收藏和展示古旧文物,也总在塑造当下的文化风尚;不是一种肤浅的休闲娱乐场所,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博物馆值得认真研究。

中国的博物馆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中国的科技类博物馆起步最晚。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内的科技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所有省会城市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科技馆。然而,与科技馆建设和发展的热潮相比,理论研究似乎严重不足。对什么是科技馆、应该如何发展科技馆等基本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论反思和学术研究。比如,我们尚未意识到,在中国科学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跳过了科学工业博物馆这个环节,直接走向科学中心类型。缺乏科学工业博物馆这个环节,可能使我们忽视科学的历史维度和人文维度,单纯关注它的技术维度。再比如,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中心”的展教功能,我们缺乏学理支持,只有一些经验感悟;至于“科学中心”的局限性,则整体上缺少反思。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处在无意识状态,我们的发展就有盲目的危险。在大力建设科学博物馆的同时,开展科学博物馆学研究势在必行。

本丛书将系统翻译引进发达国家关于科学博物馆的研究性著作,对自然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科学中心三种博物馆类型的历史由来、社会背景、哲学意义、组织结构、展教功能、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理论总结,以推进我国自己的科学博物馆学研究。

 

/ 图书介绍 /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2

●《新博物馆学》

主编:彼得·弗格

译者:王颖

本书是博物馆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发博物馆学的学术论文集,包括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和意义,博物馆的历史和评价,博物馆与社会、法律、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博物馆参观者的体验等主题。本书运用史学考证和反思评判的方法,多视角地呈现了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深刻内涵,是当代研究博物馆本体、解读展览策划有意识和无意识过程,以及厘清观众参与的社会定义等议题的重要思想启迪著作。

此外,本书还配有大量图片,增加了阅读此书的“沉浸式体验”,即便是普通读者,也相当于游览了一次“万国博览会”。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3

购买链接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4

●《现代科学的博物馆》

主编:斯万特·林德奎斯特

译者:蒋澈

  本书是1999年5月召开的“现代科学博物馆专题研讨会”的论文文集。这次会议汇集了来自欧美主要国家的科学博物馆专家,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博物馆向广大公众呈现和传播现代科学。会上讨论的主题涉及科学博物馆公共教育与布展的若干核心问题:博物馆在激发公众科学兴趣上应充当何种角色?当代多媒体技术会如何影响展览方式?艺术可以在科学展览中起什么作用?科学博物馆如何面向差异极大的诸多观众群体?科学博物馆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为有争议的问题提供批判性视角?与会专家提供了英、美、法、德等国家科学博物馆的经验,并在世纪之交展望了21世纪科学博物馆的可能性,其中一些可能性在当下成为了现实,有些则可以启发今日科学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5

购买链接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6

● 《科学技术博物馆》

作者:斯特拉V.F.巴特勒

译者:张棽棽

本书详细回顾了科学技术这一主题在博物馆中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科学的本质以及20世纪末科学的文化地位,同时还考察了欧洲和北美洲科技博物馆的历史及背后的文化遗产现象。书中也包含许多纯实践性的研究,对当代圣弗朗西斯科、多伦多、伦敦、巴黎、柏林的博物馆中最优质的实践项目做了比较,讨论了展示运行中的机器,以及向公众阐释那些陌生又复杂的科学概念时所涉及的技术难题;解释了收藏管理的主要原则,并且对新兴的市场导向、消费主义观念对科技博物馆在内容与实践活动方面造成的影响做了一个全面的评估。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7

购买链接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8

●《国家的科学: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透视》

主编:皮特·J.T.莫里斯等

译者:冯秀梅  曹高辉

本书讲述了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百年历史。伦敦科学博物馆由1909年一个缺乏永久地址、前途渺茫的初创机构,成长为如今拥有极佳参观场地、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组织。伦敦科学博物馆并不只是进行展览的屋子,它涵盖的内容从实体文物到数字媒体新世界,从古典科学到来自未来世界的威胁与机遇。尽管它不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没有直接培养科学家,但是确实塑造了许多人的科学观念,鼓励许多年轻的观众成为科学家,从本质意义来讲,它为国家提供了科学。本书通过博物馆的记录文献将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与该领域更广泛的变革背景,比如技术科学、创新政策、意识形态等联系起来,让读者能够感应到公共科学和现代社会博物馆的“命运”。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9

购买链接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10

●《动手型展览:管理互动博物馆与科学中心》

作者:蒂姆·考尔顿

译者:高秋芳  唐丽娟

互动展示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博物馆界。本书依托英国动手型博物馆与科学中心众多的一手研究和原始数据,结合大量其他的二手资料,试图阐明:为了通过动手实现教育目的,动手型博物馆是如何建设与管理的。本书认为动手型博物馆与科学中心成功的关键在于展品的涉及、评估、运营、市场、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方面面。通过欧美对比,本书对英国动手型博物馆与科学中心的发展进行反思,希望博物馆从业人员关注动手型展览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希望博物馆、遗产遗迹、休闲场所及旅游景点的管理者从中的得到启发。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11

购买链接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12

●《解读科学中心与博物馆中的互动:走向社会文化视角》

主编:埃娃·戴维松  安德斯·雅各布松

译者:郑旭东  王婷

本书深入探讨了科学中心与博物馆等相关领域高度关注的话题:参观科学中心与博物馆后,观众的学习何以产生?为了解决与学习相关的观众互动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制定、计划并实施研究性学习?展览中的人工制品有何意义?在本书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采用社会文化的视角与理论探讨了科学中心与博物馆中的各种互动,阐释了互动对学习的重要性,展现了展品对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的重要作用。本书也重点关注了学校参观,探讨了如何利用展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13

购买链接

 


 

图书推介 | 吴国盛:博物馆不只是一种文化点缀,而是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Picture14

微信公众号

官方网站

Loading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        
新闻报道

王瑛豪先生向科博捐赠四通MS-2410型打字机

2024年4月13日,王瑛豪先生向科学博物馆捐赠一台四通MS-2410型打字机。该台打字机生产于1996年,品相良好,至今仍可使用。 四通打字机是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在上世纪80-90年代生产的文字处理器。四通公司在1986年生产出第一代四通MS文字处理机MS-2400,1987年推出四通MS-2401型文字处理机,1990年推出四通MS-2406型中外文文字处理机。四通MS系列的打字机是我国办公领域从传统机械中文打字机向新兴PC迈进的关键一环。   (收藏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