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安全棒驱动机构与“200号”精神

新闻报道 “器象”专栏Comments Off on 核反应堆安全棒驱动机构与“200号”精神7,117Read

100 庆祝建党百年


安全棒驱动机机构

 

在清华大学,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暗语——200号。这有什么含义呢?原来它是位于燕山脚下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代号。

1960年,清华大学在北京昌平开工建设清华大学原子能科学实验基地,工程代号“200号”,并以此为开端创建了核研院所。60年来,清华核研院始终秉持“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的初心使命和“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成果,为推动我国核能技术发展、合理利用原子能作出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曾表示,“核研院60年走过的路,是一条清华科研人员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之路,是一条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之路,是一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功之路。它在全国高校树立了服务国家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通过一件藏品——“200号”核反应堆上拆卸下来的“安全棒驱动机构”,重温那段“用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春天”的光辉岁月。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中有一件安全棒驱动机构,它由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捐赠。这个部件个头不大,金属构造,是清华大学设备制造厂1964年4月生产的。它安装在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设的核反应试验堆上,在反应堆事故发生时起到紧急停堆、防止核泄漏的作用。这个小小的部件不仅是1964年9月核反应试验堆成功启动的重要安全保障,更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师生“建堆报国、建堆育人”那段激情岁月的历史见证。

上世纪50年代,国际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一定要发展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然而,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缺钱、缺人、缺技术。当时苏联专家对技术的援助是“有条件的”,如果不自行研制的话,从长久来看,中国依然是原子能事业的门外汉,既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也培养不出专业人才。

1955年9月,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到苏联考察,回国后便开始部署成立清华工程物理系,并负责核反应堆的相关教研组工作。经过两年筹备,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师生们决定着手建立我国首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运行的核反应试验堆。在技术资料和物质条件都极为匮乏的条件下,系副主任吕应中挂帅,带领100多位青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原子反应试验堆与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团队和研究团队。因为当时基建项目编号为“200号”,所以“200号”便成为清华大学当年核反应堆基地的代称,也特指清华大学核研院。

核反应堆安全棒驱动机构与“200号”精神-Picture1

200号原子能研究基地在昌平虎峪村开工时物八班与物九班年轻的建设者们的合影照片(1960年3月5日拍摄)

 

“200号”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仅为二十三岁半,包括青年讲师、助教、学生、复转军人、基建和行政人员。然而,这些年轻人中很多连反应堆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更谈不上搞过什么科学研究工作了。可供参考的资料也仅有一套苏联的规模更小的核反应堆建造草图,还缺少关键部分的计算与工艺说明书,看起来十分费解。此时,正值而立之年的吕应中可谓临困授命,带着必胜的信念投入到建设工作。为了让大家在基地安心,他选择了离反应堆最近的宿舍居住。

 

100 庆祝建党百年
 

“我们首先从最简单最低级的办法做起,弄来了马粪纸,用剪刀浆糊,做成了一个纸的反应堆的模型,然后由简单到复杂,先后又用三合板和玻璃做成两个比较完善的模型,初步摸清了反应堆的内部结构,与纵横交错的各工艺系统间的关系,大大破除了对反应堆的神秘感。然后,我们又分析了原子反应堆这个‘纸老虎’,发现它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许多技术环节综合组成的,并且这些技术都是从老技术中生长出来的。”

       ——选自1965年《清华大学建造原子反应堆的初步经验总结(摘要)》

 

“200号”基地选址在北京市昌平县虎峪村,位于北京远郊的荒原之上,几乎没有基础设施。然而,兴建原子反应堆的工程相当复杂:涉及十几个专业领域,其中有37项关键技术需要及时突破,还有67种专用仪器设备需要自行研制。同时需要兴建8幢主要建筑物,安装几百台仪器设备、几千套电气与机械部件和20余万米管线。同时,原子反应堆对工程质量要求甚高。例如,自动控制系统要求在不同室温环境下连续运行几百小时,精确地控制原子核分裂反应,要使每一批新增加的中子数额与前一批相同,千分之七的误差,就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核事故。

100 庆祝建党百年
 

“练兵中最难的一项是闭着眼睛操作反应堆。反应堆上有四十几个操纵按钮与开关,为了使操作熟练,他们用磁带录音机,按各种速度录下了几十套前后不同的操作命令。先睁眼后蒙眼,由慢速到快速。”

      ——选自1965年《清华大学建造原子反应堆的初步经验总结(摘要)》

 

在建设初期,科研与基建并重,技术人员、师生和工人一起干活,师生想要进城只能靠每周一次的大卡车。据当事人回忆说,“大家夜以继日地干,经常晚上一干就到天亮,东方发白,大家就到操场上跑步。从这时就形成了师生共同战斗的战友之情,也形成了核研院难能可贵的传统精神。

面对一个个建设与技术难题,吕应中在相关的总结报告中提到,当时,大家有一个战术原则“尖端分解一般,一般综合成尖端”,就是从最简单最低级的办法做起,将复杂的反应堆分解为一般的专业技术问题,利用扎实的专业基础逐一攻克。然后再将这些已经解决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整合,从而完成复杂的科学实验工作。就这样,原子反应堆技术攻坚任务一一落实,极大振奋了人心。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据统计,在建堆过程中,清华大学前后得到了校内外200多个单位的协作和支援。

核反应堆安全棒驱动机构与“200号”精神-Picture2

屏蔽试验反应堆堆芯(1984年,王建一摄)

1964年刚建成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外景

 

经过六年不懈奋斗,“200号”人排除万难,边学边干,在实践中成长,游泳池式屏蔽试验反应堆终于在 1964年9月建成。9月27日,屏蔽试验反应堆手动启动一次成功,10月1日自动启动又一次成功。屏蔽试验反应堆在反应堆多用途设计、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能方面超过了国外原参考设计的水平。

核反应堆安全棒驱动机构与“200号”精神-Picture3

5兆瓦低温核供热实验反应堆外景(1989年,李仲三摄)
由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带领下在1989年建成世界上首座一体化壳式低温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供热试验反应堆,开辟了中国核能供热的新领域。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外景(2004年,林登彩摄)
2000年建成的世界上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了固有安全概念的反应堆,揭示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广阔前景。

 

当年建堆炼就的“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构成了清华大学核研院的精神文化基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对于 “200号”人来说,爱国情是炽烈的,更是具体的,那就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人民的事业,敢于做前人未做之事,成就前人未成就之大业。正是这一代代科研人员以身许国的坚定信念,奠定了中国科技强国的基础,世人当永志铭记。

【感谢清华大学核研院张佑杰、图书馆游战洪、党宣办郭莉莉等老师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责编|伊墨 谷霖

核反应堆安全棒驱动机构与“200号”精神-Picture4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方鹏、刘振敏、方浩然、方言一家资助我馆购买科学藏品

2024年6月20日,清尚集团副总经理方鹏及其家人刘振敏、方浩然、方言,资助我馆购买四件科学藏品,分别为一件1825年左右英国制造的表盘式弹簧秤、一件1890年左右制造的液压机演示模型、一件1765年左右制造的杆秤、一件1830年左右英国制造的多隆德谷物秤。 其中,液压机演示模型在珍品柜第九季“科学模型中的世界”展览中展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科博美育工作坊 No.5 回顾丨摒弃干扰与喧嚣,在艺术中体会爱与成长

2024年6月22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X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科博美育活动“流光片羽:蝴蝶艺术与创意”。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来自12组家庭的大朋友、小朋友三十余人相聚科博,听艺术家分享蝴蝶为主题的艺术构想与创作,亲自体验蝴蝶创意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场面十分热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员王玥涵主持该活动。    
新闻报道

水木映月,馆校结合——十一学校月光社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交流纪实

2024年5月19日下午,十一学校月光科学讨论社再次踏进清华校园,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分别观摩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二展。随后与清华大学THU科学史学社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进行了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研讨交流活动。 迎接惠风和畅,天明日朗的五月,十一月光社的同学们在畅游了诺大的清华校园后抵达久别的科学博物馆。 各位社员在科博讲解员嵇何、贺懿斐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的兴盛极大改变思考维度与生活方式的西方科技世界;亦参观了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完整再现清华科学仪器的演历史。月光社的老新同学们皆生发出全新的思考与见解。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的“海外奇器”展览,挑选了最特别的中国晚清时期,呈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仪器设备,再现科技荣光与人类无尽的智慧。同时,科学博物馆保留了优秀且具有广大影响力的“百年器象”展览,使同学们重见清华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发展与进步,感受科学发展的魅力与仪器设备的精巧。 月光社的同学们在展厅门口拍完合照后进入“海外奇器”第一单元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局部零件,亦有轮船、蒸汽火车缩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交通工具工作的部分原理,比对如今的轮船、火车也已大不同。从西方传来的交通工具载着晚清士人的好奇之心回到充满魔力的西方世界,又用科技撼动了其期待,更多的带给他们震撼,士人们的惊叹从其古诗、随记中便可清晰感知。 在充斥着工业化的西方世界中,不仅铁路桥梁、公共交通日新月异,大不同以往,摄影术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也在另一方面记录保存了当时自然人文风光与人物场景等。通过屏幕视频复原,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晚上灯火阑珊时的歌舞升平。从原理精妙简单的大真视镜,到丰富多样的幻灯片图片,都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影子。对于第一次照相或观摩照相的晚清旅人,不像如今的我们,不免感到十分的新奇。 随着19世纪电气时代的到来,留声机、电话、打字机已然不再是幻想。月光社的同学们竞相拿起听筒欣赏古老的、模糊的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各式各样的电话也纷繁呈现,不同版式的电话体现当时人们多样的审美趣味。晚清士人们出国体验这些的云云经历也在渐渐催生国人对于科技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热”的浪潮使显微镜与望远镜俨然成为了热门且新奇的仪器。大家在第二展厅见到了外形、原理都各具特色的显微镜与望远镜,有单双筒等等一系列。从列文虎克对更小更细致的追求起,一代代改造更迭,琳琅满目的显微镜展现着时代的光辉。有好奇心的驱使,才有不断的精进。与此同时大家也参观了不同种类的标本,一个个神奇的标本摆在眼前,等待着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从博物致知到格致之学,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迸发出了文化的生机,演示实验成为了新奇的、人们竞相观看的景观。月光社的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演示真空泵、静电起电器等等实验装置,想象着科学家展示实验时的情态。我们也特别地见到了《大英百科全书》这样闻名于世的百科书籍,科学普及被一字字记录在其中,不断地增本也历历见证着科学的发展。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百年器象展厅,清华大学近百年来的钻研与奋斗历历在目。条件是创造出来的,从买进、长途运输到改造、自创,无数老师、学子在求真求便之路上挥洒着汗水与岁月,献上巧思与智慧。从老前辈的一张平凡的桌子,到学生们基于好奇而研究的奇特半轮自行车,尽管已然是不同的时代,都可窥见清华学子相同且浓烈的赤子之心与无尽的好奇心。 参观完展览,月光社的同学们脑中仍萦绕着对于西方科技、清华科技史的思考。大家饱含着对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见解,与清华学生科学史学社以及胡翌霖副老师在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也邀请胡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经典品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们进行颁奖。 月光科学讨论社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作为与学校图书馆联合的经典品读活动,特别对于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同学们进行颁奖(部分同学由于个人时间安排冲突无法到场领奖,已在后续月光社活动中颁发奖状与奖品)。颁奖活动由王宇婧同学、杨博翔同学主持,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老师担任颁奖嘉宾。 再次赴清华大学交流,本次活动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以至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辩证地思考库恩先生的观点与其哲学观念,通过本书的阅读与此次交流,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史背后伟大的科学精神敬仰之情。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探索历史,再次向好奇心致敬!   文字:蒋梓熙 韩家畅 王昕晨 杨博翔 改写:范爱红
新闻报道

邓杰校友向我馆捐赠地质罗盘仪

2024年6月9日,清华大学电子系1978级校友邓杰,向我馆捐赠了一件其母亲郭舜玲女士所使用的地质罗盘仪。郭舜玲女士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此次捐赠的罗盘是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郭舜玲女士还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这件罗盘的珍贵回忆,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艰辛与奉献。以下为郭舜玲女士的分享: 我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 罗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提供所在的地理方位;2、测量所勘探的地层三要素,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从而确定岩体构造的价值。所以,勘探队员,每人必备。 这里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1956年我们在柴达木野外地质工作,因工作需要必须联网式将一地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勘探工作,所以我们采取晨起在A点,而白天边工作边往B点新搬的“家”进发。小分队配有后勤组,负责将我们的行李和吃喝给养搬至“新家”B点。 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后勤搬错了方向,搬至反方向啦!当我们收工到达B点,见到的仍然是一片戈壁,没有帐篷和炊烟,大家都认为就在附近,于是以B点为圆心,放射状分散去找我们的新家,当然是一无所获。天快黑了,一个个垂头丧气回到原点。 众所周知,柴达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原,氧气稀薄,只站着呼吸都费劲,何况爬坡过坎、在戈壁滩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小分队员了,平时为轻装工作,吃过早餐后只带水和几块糖,或少量干粮。到收工时已水尽粮绝了,再加上去找“新家”的雪上加霜,消耗体力,已精疲力竭了。柴达木入夜奇冷,日夜温差很大,入夜冷风袭来,加之肚子空空,冻得发抖。 还好,我有二根火柴,又去找“柴”。因为戈壁很难长草和树,但为不被冻死,大家拼尽全力,总算找回少许草和老树根,火烧后前半身总算有暖了,背后仍很冷。渐渐大家都躺下了,我的同学王素民她摘下手表给我,让我必要时交给她的男友做纪念。第二天醒来,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也无法说话了,大家都奄奄一息啦! 幸好后勤组的一个本地小工友。找到我们时,有人想喊也喊不出声,抬臂也抬不起来。他及时喂我们喝水,我们得救啦!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后勤组也必带罗盘!找准方位! 这件地质罗盘仪的捐赠,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馆藏,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