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在清华大学人文楼B206举行第17期科博沙龙。本次沙龙由《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联合策展人、四川大学文化科学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王钊主讲,还邀请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亦为“百草可观”展联合策展人)进行对谈。主讲人王钊从沙龙缘起、《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简介及发行背景、杂志主编及艺术家、杂志中植物的信息来源、杂志反映各个时期英国的植物考察五个方面展开讲述。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尹菱主持沙龙。
在展览缘起部分,王钊对博物绘画及科学绘图做了区分,指出科学绘画多用于科学的植物、矿物及医学著作中,辅助科学文本以作参考;而博物绘画则是具有博物学色彩的绘画艺术,是通过人工技巧来展示图像化的自然世界。博物绘画又分科学性博物绘画、实用性博物绘画和艺术性博物绘画,《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便属于介于博物绘画和科学绘图之间的科学性博物绘画。
科学性绘画首先出现在西方,随着博物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逐渐显现出来。显微镜的使用及动植物分类命名法的发展、西方传统印刷技术的应用,使得植物学杂志的博物绘图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目前西方博物版画的存世量较大,多为18-19世纪博物学黄金时期的博物学图像。
在《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介绍及发行背景部分,王钊介绍了杂志的创办情况。《柯蒂斯植物学杂志》是1787年由植物学家威廉·柯蒂斯在伦敦创办的一份植物学科普杂志,主要面向希望了解植物科学性栽培的大众,主要介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着重关注英国引种的域外植物,杂志由文字和图像两部分组成,对研究植物学史及植物学传播史有极大的帮助。《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以精美的植物版画取胜,在1948年之前一直坚持采用铜版印刷或平版印刷的手工上色版画,直至1984年才完全改为机器彩色印刷。
杂志初期主要介绍在英国本土栽培的观赏性植物,随着英国对全球植物的考察活动增多,民众对域外植物兴趣的增长,中东、地中海、北美洲、南美洲、非洲、远东等地区植物相继流入英国,杂志中的域外植物比例不断提高,到十八世纪末高达2/3,而在之后主编编辑的杂志中,内容几乎全部为域外植物。同时出于对柯蒂斯植物园域外植物科普及宣传,以及挽回《伦敦植物志》的亏损等直接原因,柯蒂斯创办了该植物学杂志。
在杂志的主编及艺术家部分,主讲人介绍了该杂志具有代表性的主编及画家,展示了版画印刷的时代及艺术特征,体现出当时植物学的最前沿发现及园艺风尚。关于杂志中植物的信息来源,有主编自行收集、植物园等机构赠送、种苗商活体赠送、世界各地同好赠送等不同渠道,而植物图像的直接来源则有直接观察活体写生、标本复原图、已有植物图像原稿临绘等不同方式。
最后王钊总结,《柯蒂斯植物学杂志》是伴随着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全球植物考察活动以及国内民众对博物学的关注而创办起来的,为普通读者获得引入英国的域外植物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杂志采取精美的植物版画和通俗的文字,引领了英国的园艺风尚,它的经久不衰是团体与个人、科学与商业、兴趣与利益交织在一起的英国全球植物学网络推动的结果,集中展示了英国各个时期对全球植物考察的变化趋势。
报告结束后,现场观众同主讲人王钊及蒋澈进行了会谈。一位观众对《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的印刷水平表示了好奇,对此王钊回应,《柯蒂斯植物学杂志》是一本科普杂志,整体处于当时社会印刷的中等水平,采用手工填色,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出于审美要求,其印刷改革总体偏向滞后。
对于中西方植物学的联系与区别,蒋澈在回应时指出:西方近代植物学来自自然哲学、农学、草药学等知识传统的综合;中国古代的植物研究则分散在本草学、农学、名物学等知识传统中。东西方植物学传统的多样性可以从这些历史起源得到理解。
最后尹菱就本次展览前言中“我们在此精选出一百余种来自东西方的药用植物图像,它们作为文物见证上述历史,也邀请了当下的人们反思知识与图像、词语与视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提问,对此蒋澈反思了图像的中介性——人们在博物学中接触的“自然”,是经过认知工具中介的“自然”,作为这种中介的图像与文本有复杂的互动关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媒介环境之下,关于图像是否适于呈现自然知识,人们的认识也有所不同。王钊对中国传统植物版画的原件缺乏表示遗憾,希望借此展览有更深入的思考。
讲座结束后,《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联合策展人蒋澈、王钊带领一行人参观展厅,并针对具体展品做了详细讲解,让观众更为全面地了解了古今中外药用植物图像发展的历程以及《柯蒂斯植物学杂志》在药用植物图像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联合策展人、 四川大学文化科学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
《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联合策展人、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 |
撰稿 | 梁诚
责编|谷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