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

新闻报道 展览动态Comments Off on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6,594Read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

展览现场

 

近日,“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位于人文楼B2层的公共展览区域展出。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与职业建筑师合作的建筑学大三特色课程中,李兴钢组的教学成果。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以清华大学近春园为场地背景进行梁思成纪念馆/图书馆方案的创意设计,以效果图、技术图纸与大比例实体模型的形式呈现。

由于设计题目的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既需要结合近春园场地反映对清华校园现状及历史的思考,也需结合建筑功能的要求融入对梁思成先生的感怀与致敬。展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在对外展示建筑学教学特色的同时,向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献礼。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

学生合影

教学过程中的手工制作模型

 

背景1·场地历史沿革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3

近春园与清华大学校园关系

熙春园历史地图

近春园场地模型

 

教学题目的设计场地位于清华校园内的近春园中,有A、B两个地块供选择。学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在城市街区、公园、具体景观等不同尺度上发挥的作用,尽可能具体地回应场地问题。同时,近春园自身的曲折历史也为创作带来了探讨建筑与历史关系的机会。

近春园建于康熙年间,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正式命名,位于“圆明五园”之一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道光年间(1820-1850),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西部称近春园,东部沿袭熙春园称谓,后改称清华园。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同治十二年(1873),清廷决定拆除其他园林建筑,将材料集中,仅供圆明园修葺使用,近春园沦为“荒岛”。宣统元年(1909),奏准赏拨东部清华园给外务部,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开学。西部近春园仍为“荒岛”。清华园校址从大礼堂、工字厅一带开始扩张,在1924年向西越过近春园建“西院”(中国教员住宅)。近春园“荒岛”位于西院与东部园区之间,并入清华园范围。1927年,朱自清在近春园荷塘写下《荷塘月色》。其时,住在西院的还有王国维、陈寅恪、闻一多等。1979年后,在中共中央关于“首都建设四项指示”的引导下,学校决定改造“荒岛”。改造后,有“晗亭”、吴晗塑像、嘉善、瀑布、草坪、鱼池。于临水处按原有同名建筑仿建“临猗榭”,是园中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背景2·梁思成与清华建筑学教育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4

梁思成

 

教学题目以梁思成纪念馆/图书馆为使用功能,使得设计必须回应具体的功能需求,避免过度概念化。而围绕梁思成展开的功能主题,使学生在确定设计理念、营造叙事体验、明确展示内容等过程中得以融入自己对这位建筑学前辈的理解与思考。在学生的成果中,与梁思成主题有关的呈现是多元的。比如,有些体现在空间叙事性与梁思成经历的象征性对应,有些则体现在自身建筑设计理念对梁思成思想的延续。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1946年-1972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为学院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其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其建筑史方面的开拓性研究也成为了清华的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基础之一。

梁思成的教育、学术生涯的涨落,与中国社会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自1928年创立东北大学建筑系,开启建筑教育的早期实践;1930-1940年加入营造学社,开始用现代建筑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同时研读古籍,在清华、北大教授中国建筑史与建筑学;1942-1945年著《中国建筑史》;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参与多地古建保护工作,设计国徽、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1950年代被卷入政治运动,经历了北京古城保护的无奈,落入自我否定与批判。

在教育理念上,梁思成要求“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他将营建系课程分为:文化及社会背景,科学及工程,表现技巧,设计课程,综合研究五大类,对中国建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背景3· 结构/空间单元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5

结构/空间单元及其衍生过程示意(芶静怡绘)

 

由“结构/空间单元”衍生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套抽象的,由零到整的结构、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方法要求学生在选定的地块中先设计一个结构与空间形式高度一体化的亭,再以亭作为结构、空间的基本单元进行组合、变化,设计一座满足多种房间功能要求的馆,并借助点景命名的过程,将亭、馆、场地形成体验的整体,升华设计主题。

此方法直观地揭示了建筑设计中多组互为矛盾统一体的话题。在单元设计阶段,主要体现出空间形式与结构逻辑之间的制衡;在单元组合阶段,则涉及单元组合后形式逻辑与结构逻辑的不匹配、功能合理性与结构合理性之间的取舍、单元标准化与空间多样化之间权衡;在点景命名阶段,则凸显空间的单元性与体验的连续性之间的把握。在处理一组组包含矛盾的问题时,学生被带入一种多维度话题交织的思辨状态,而非简单遵循建筑教学常用的概念——形式——功能——成果的线性思维,前者更加接近真实设计工作中建筑师的思考状态。

 

展览作品简介

(以下图片均为学生拍摄或绘制)

01 聂涵雅:四方通行/桥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6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7

本设计主题为梁思成纪念馆,将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成就作为主要展览内容,中、小展厅补充展览梁先生的生平、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成就。

将地段选择在亲水性较强的B地段,此地位于近春园的门户位置,同时具有从近春园内到外、从城市界面到自然景观界面的过渡特征。为了构造一个较为完善的体形空间,我尝试从‘方向性’入手,联想到粱思成先生曾经测绘调研过的赵州桥,从桥的概念中提取出上下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拱,组合成为空间结构单元,在两个方向上暗示地段特征的过渡并引导人的视线,达成内外空间的沟通,使建筑成为沟通人与室外环境的桥梁。

馆布置在B地段原有的停车广场处,在底层实现从城市街道界面到土坡上自然景观高差的变化,在高处则强调从东侧城市界面到近春园内部的转变。亭的位置与馆形成一定的视线关系,与改造后的入口结合引导游人视线。依然从‘方向性’出发,亭与馆分别被命名为‘桥亭’与‘四方通行’。

 

02 凌感:憩书斋/小驻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8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9

1.关于功能:梁思成先生一生立志做‘文化的记录者’、‘历史之反照镜’,其《中国建筑史》一书更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瑰宝。梁先生的魄力与《中国建筑史》的宏伟震撼了我,我对于其书的研究越深入,就越惊叹,于是选择在近春园为梁先生的著作做一片荫蔽穹顶下的图书馆。

2.关于场地:于我看来,近春园的B地块是一片‘河岸边有围合渐变的原初地’,它保留着场地自然的欲望,也充斥着自然带来的可能;同时,它也是一处‘河岸旁的各向异性线性空间’,在多个方向上创造着可能。

3.关于结构-空间单元:首先我需要一片漂浮的屋顶营造庇护感,其次我需要轻盈的支撑结构,最后还要保证各向异性的呼应。于是一个带有悬挑的直纹曲面屋顶结构就诞生了。线性的组合满足了水面的呼应,板片间的互相搭接又提供了连续的、大空间的可能。

4.关于点景命名:憩书斋与小驻亭,亭馆都暗示着休息:‘驻’既是结构单元的亭子点睛在场地的生动形容,也是人在场地入口待在亭内远眺山、桥、水、园的主观动作;‘憩书斋’来源于袁枚的《祭妹文》,道出作者的勤奋刻苦,我灵机一动——‘憩’单字比‘小驻’来得大,又来得巧,它既点出此图书馆在线性长道中的作用,又暗含了我对梁先生著作的最初意向——‘庇护’,‘憩’就同时暗示了人和书的两种主观动作。

 

03 梁鹏伟:又山馆/山门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0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1

建立一条梁思成主题的参观路线,自西向东连接梁思成纪念馆-王国维先生纪念碑-梁思成故居。本设计成为梁思成主题参观路线的第一站。

本设计选址B地块。用地东侧为现状建筑(强斋和熙春园餐厅),西侧滨水,北侧山坡下临路,南侧为游客主要来向,亦为建筑主入口。建筑以四种不同的面目应对四个方向的不同环境,并于中心处设置一个交流平台(门厅空间),将不同的功能分区和人流联系起来。

结构空间单元以双坡屋顶为基础,两侧的剪力墙定义了通行方向,剪力墙的错位布置和屋顶的单侧悬挑又强化了西侧景观和亭的停留感。单元沿山墙方向的连续组合形成了连绵起伏的屋顶,呼应山地地形的高低变化,并形成不同高度和氛围的内部空间。屋顶反应了山地的地形,故名‘又山馆’;小亭作为其入口,直接以‘山门’为名;西侧滨水的长直体如同标尺,轻浮于微坡之上,名‘潺坞’。

 

04 梁爽:大行书院/小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2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3

概念源自于梁思成先生的经历以及他对清华园的美好设想。梁思成先生早年赴美留学、游历欧洲,抗战前后走访调研中国古建筑,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执着的追求,这也是影响本设计气质的最大因素。

在空间结构方面,利用现有的地形自然跌落,创造动势,山地的延伸成为一个U形步道,可以到达各个阅览室、爬山廊以及屋顶,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亭子则位于步道的尽头,和图书馆回首对望。

在结构方面,我的结构空间单元为三折折板屋面+两片预制木框架墙。预制墙内部是鸟笼式结构,由木柱和木肋构成,木龙骨延伸可以作为书架,适应图书馆功能;折板屋面可以形成不同跨度的空间。

在点景命名方面,图书馆命名为‘大行书舍’,意在指引使用者在行进中感受地势的变化,以及感怀梁思成先生的君子道义;书舍前院为‘大山院’;咖啡厅为‘山水居’,可观大山院、赏水面;咖啡厅西侧小院为‘小水院’;亭为‘小亭’,谐音‘小停’。小大对仗,谐趣而大气。

 

05 兰煐琪:隐山房/允山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4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5

梁思成先生的‘形体环境’强调建筑物的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关系。本设计选做‘梁思成纪念馆’,拟以梁先生测绘路线图作为核心展品,结合其生平及求学经历进行展示。

设计选址地块A。建筑体量卧藏于用地小丘的东南角,成为对山体的延续,并借山势半隐于北侧连桥处的视线内。沿荒岛西岸另设一亭,成为对馆的提示,从而完成一连串叙事体验:沿西侧道路看建筑——可见而不可达;行至北侧连桥——建筑消隐;登岛沿小丘绕行——建筑重现于眼前。

采用墙面和屋面扭折的板式筒型结构空间单元,既增强了抗水平性能和屋面刚度,又形成了空间的收放。多个单元横向连接形成扭折的‘街道空间’,多条‘街道’并行形成网状结构,并置入院子,使展示流线形成围绕院子的环形。借用坡屋顶的挑高空间设置夹层作为咖啡厅,并与小丘顶部标高相连。

建筑既藏于山脚,蔓延不尽的坡屋面又成为对山体的延续,故名‘隐山房’;水边小亭借名其南侧‘临漪榭’,名‘显漪亭’;隐山房之上再设一亭,因有此亭,亭下坡顶之山得现,故名‘允山亭’。

 

06 何朝初:岩瞑书院/水明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6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7

书院位于荒岛西北隔水沿岸的石坡上(B地段),与近春园遗址氛围相契的是,石坡上错落的横纹大石块轮廓方正,参差不齐地散落在坡上以及岸边,有如带有人工与历史痕迹地遗址。地段随沿岸小路延展开,是寂静中带有活跃的场所,与书院带有纪念意味的主题相吻合。因而设计中采用了大悬挑石板的元素埋入坡中,人置身其中,穿行于岩穴间,切身体会由环境渗透到建筑空间内部的氛围。通过高度的变化以及方向的转化,完成空间体验与环境的融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书院面西临水,日落而水光散入室内,有如临水岩穴。同理于北侧水明亭,白昼时分水光映于悬挑板下,带出洞穴感。

 

07 王翘楚:奇正间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8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19

梁思成先生学贯中西,对中国古建筑理性规则与浪漫艺术的持续探索;提出‘体形环境’思想;注重建筑文法与建筑内外的有序衔接。本设计从梁先生的上述思想为始展开。小展厅以长廊形式组织,展示梁先生的古建研究历程,展品以照片文字为主;中展厅为一大结构单元,展示梁先生古建研究方面的图纸画作;大展厅为两个大结构单元组合,展示梁先生重点研究的古建,展品以实体模型为主。

本设计选址为A地段,场地南北两侧差异较大:北侧为山坡树林,气氛幽静自然;南侧小岛内有临漪榭等古建,富于秩序,宁静典雅。树林如屏障,将小岛内部与校园环境阻隔,人于林间漫游,完成氛围转换。将山坡树林作为在小岛整体游历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为纪念馆体验的开端部分,纳入整体流线的设计中,亭作为纪念馆流线的收束,将人流引导进入小岛内部。亭设置于小岛内部、馆与临漪榭轴线中点,与南侧古建共同建构秩序。

以林中无方向性的漫游体验为始,启发单元的平面以风车形设计,四片墙体为半拱形,引导人流从其下通过;将驻留观景的行为纳入考虑,将四片墙体向外移动形成内部空间。此单元重点反映梁先生思想中结构与空间表现的整体性、单元与集群的统一与变化、新旧奇正的守正与创新三个层面的思想。单元组合方式包括:将相同单元平移并置,两个单元之间形成小房间,四个单元之间形成中心性大房间,组合周边形成廊;高低大小不同的单元组合,形成通高空间、爬山廊等。

 

08 张致锐:林台/树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0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1

梁先生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从中提取出中国建筑的结构特质:合理,外向平稳、舒适、自然,并且诚实袒露结构。梁思成纪念馆的主体,在中、大、小展厅中依次展示梁先生的生平、在营造学社的活动及成果,以及梁先生在北京、在清华的教育和研究经历。

本设计选取 A 地块,场地四周被古树环绕,形成世外桃源般的空间氛围。纪念馆依山而建,林台强化了荒岛草坪的围合感,并将吴晗像、临漪榭北分隔出两个较为独立的小广场。

林台以树亭为空间单元。树亭在山丘草地间,以地台和‘树冠’围合出空间。树亭可单独成亭,也可树树相依靠成林。

从亭至馆经堑道由山门而入。主展览空间之上,树亭相接是为如盖。转至小展厅,西侧树林正茂。山顶寂静可闻蝉噪。

 

09 芶静怡:地天馆/市野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2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3

地天馆,又称梁思成纪念馆,主要展览梁思成先生生前经历和主要的研究成果。梁先生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几次绝处逢生,本纪念馆也呼应了这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气质,展厅一步一步从狭小幽暗过渡到高大明亮。初始的小展厅合集‘晦明间’展览了梁思成先生早年求学研究的经历,以其压抑的气氛展现当时学术研究的不顺;中展厅展现了梁思成先生对于营造法式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我国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点;大展厅‘通明阁’则展览了梁思成先生乡野考察的研究成果,是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与结尾,用明亮的高空间展现着梁先生的伟大成就。

组成方案的空间结构单元是两面互相垂直的混凝土墙以及其上支撑的坡屋面,两面墙将空间分为了隔离的行进空间与停留空间。当单元组合时,可两两一组形成坡屋顶的单间,或者四个单元互相组合,形成类似中国古代‘阁’的大空间。整个梁思成纪念馆就是以一个单元组合的大空间作为核心,周围分布着小型的单元单体空间或者组合空间。随着空间组合发生变化,空间的氛围也在不断变化,形成了丰富的流线体验。

屋顶的观景平台‘尽波澜’作为整个流线的收束,串联起了梁先生一生的经历。此处室内的内坡屋顶转化为了室外的景观屋面,实现了(天与地之间的转换)。同时视线环视四方,近春园外的喧嚣与近春园内的静谧形成了对比,象征着世间的诸多事务与清贫的的学术。但站在此地回望,并不是希望游览者二者取一,而是希望游览者能兼而有之,以梁先生的学术标准要求自己,同时积极入世,观尽波澜仍不改初心。此为梁思成纪念馆,又名,地天。

 

10 李堃:对云楼/对云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4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5

本设计选作图书馆,功能上以静默的方式纪念梁思成先生,藏书以建筑书籍为主。

设计选址A地段,通过研读乾隆时期近春园平面,发现a地段小桥北侧有‘对云亭’一座,荒岛小丘南侧又有‘对云楼’。设计通过‘探佚’和‘补遗’的方式在原址复现楼与亭,通过二者向上攀升越过小丘互相对望的关系来反应地形特征。

结构空间单元以双跑楼梯为原型,通过两道错位布置的墙体,借由结构上两段受拉的梯段,将三个标高上的楼板拉住,从而实现对角线方向的角部开放,以应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单元间通过平面风车状组合和垂直向叠落,形成围绕通高中庭连续螺旋向上攀升的‘空间结构’。盘绕的终点,是与‘对云亭’隔河相望的又一亭。馆和亭借‘对云楼’和‘对云亭’之名,意在强调楼亭之间相对相望的关系。顶层角亭取名‘摘星亭’,对云摘星,以显其高。

 

11 王钰坤:合馆/迎亭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6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7

本设计主题为纪念梁思成图书馆,建筑采用木质格构的结构空间单元,完成沿山坡层层跌落,在进入平地之后转向沿山走势方向向水面延伸出挑,与现有自然界面共同形成合抱之势。迎亭立于山北坡,在茂林中以迎接的姿态与入岛的北桥相对,合馆坐落于山地的东坡和南侧,与山体形成围合之势的同时,与现有十八颗高大古树形成对整个岛屿的合抱。

 

展览信息

展览发起方: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主办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导师:李兴钢     

助教:姜汶林,侯新觉,袁智敏

协办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公共展区

展览时间:2021年7月-9月(闭馆期间可以观展)

新展 | 近春园梁思成纪念亭馆设计教学成果展正在展出-Picture28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