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

新闻报道Comments Off on 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2,818Read

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2022年第1期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

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Picture1

 

黎庶昌(1837—1896)在1876—1880年以参赞身份出使英、法等国,其五年欧洲之行的见闻集结成《西洋杂志》一书。在六十七“英国钱币”一节,黎庶昌如此记载道:

“英国钱币,金钱三品:大金钱每个以磅称,名为色伍仑,值通行银钱名施令者二十。次金钱名哈夫色伍仑,哈夫,半也,指十施令。小金钱每个值五施令。又有所谓格尼者,每个值二十一施令,今已不铸,只以一磅一施令计算。”

这里,色伍仑即Sovereign,哈夫色伍仑指half Sovereign,格尼为Guinea,三者皆为当时英国流通的金币。施令即shilling,为银币。根据黎庶昌的叙述,色伍仑为一英磅,等于二十施令,哈夫色伍仑为十施令,格尼本来等于二十一施令,但当时已不再铸造,所以等于一磅(即二十施令)加一施令。

有趣的是,当时为了方便称量金币,流行一种专门的金币秤,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即藏有一件英国19世纪初期的袖珍金币秤。本文以这台金币秤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基本情况和工作原理,同时也整理了牛津大学科学史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等收藏的这种金币秤的资料,结合英国货币史,探讨其背后的经济史和计量史意义。

 

一、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介绍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的袖珍金币秤折叠珍藏在一个红木木盒之内,木盒长13.5cm、宽2.3cm、展开全长26.8cm。金币秤为黄铜材质,其主体与木盒固定,展开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当木盒打开时,金币秤由三部分组成:横梁、H型支架以及悬挂秤盘。H型支架底部与木盒连接,横梁中间与H型支架右上点连接。在横梁的左侧有一块可以左右翻转的翻板,右侧有一块嵌套在横梁上的滑块,可以在右侧滑动,图3则显示了横梁右侧上刻的刻度。翻板和滑块起到了砝码的作用。悬挂的秤盘可以折叠,亦可放平,以放置金币。

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Picture2

图1 金币秤侧视图

图2 金币秤俯视图(拍摄的角度为侧拍)

图3 横梁右侧的细节

 

打开木盒,可以看到其底部和翻盖的内部粘贴了一张长条形纸,上面印有文字。底部文字分左右两侧,右侧为:

Stephen Houghton & son

Makers, Ormskirk,

Successores to the late A. Wilkinson.

 

从纸条文字可知,该金币秤的制造厂商是斯蒂芬·霍顿父子公司(Stephen Houghton & Son),这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一家制造天平的公司,斯蒂芬·霍顿于1839年去世后,他的儿子詹姆斯·霍顿可能沿用该名称至1853年。他们是已去世的安东尼·威尔金森的继承人—— 威尔金森自称是这种天平的发明人,他从 1776 年到 1785 年曾在英国奥姆斯柯克(Ormskirk)附近的柯克比(Kirkby)工作。

 

底部左侧的文字为:

The turn at the end for a Guinea; to the centre for half a Guinea with the slide at Cypher; the Sovereign same as Guinea with slide at S—; half Sovereign same as half Guinea with slide at half S.

 

文字里提到的Guinea、Sovereign、Half Sovereign在本文开篇均有提及。Guinea被黎庶昌记作格尼,现在一般译为基尼(或几尼、畿尼),这种金币于1663年开始在英国铸造,每一枚含有1/4盎司的黄金。它得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因为被用来铸造这种货币的黄金主要来自此地。刚开始,基尼等于一磅,即20先令,自1717年开始,基尼的价值确立为21先令——即黎庶昌所记载的“又有所谓格尼者,每个值二十一施令”。Sovereign和Half Sovereign分别对应于黎庶昌所说的色伍仑和哈夫色伍仑,现在可译作沙弗林和半沙弗林。这种金币自1817年开始铸造,由此也可将该秤的年代确定为1817年之后。

这段文字,其实描述了四种情境:一是当翻板(turn)在端点, 滑块(slide)位于零点(Cypher),称量的是基尼;二是当翻板在中间,滑块位于零点,称得的是半基尼;三是当翻板在端点,滑块位于S—处时,称得的是一个沙弗林;四是当翻板在中间,滑块位于1/2S处时,称得的是半沙弗林。

在木盒盖内侧,左右两侧也写有文字,右侧文字为:

Current wts. of Gold Coins

Guinea……5dwt   9gr

Half Guinea….2   16

7 shillings piece 1   18

Sovereign…5     3 1/2

Half Sovereign… 2   12 1/2

 

Half Guinea为半基尼,7 shillings piece指7先令——这是英国从1797年开始流通的一种货币。而dwt和gr均为质量单位,dwt意指便士质量(penny weight),也可译作本尼威特,其中d是denarius——一种古罗马货币的缩写,wt则为weight的缩写。而gr则是grain(格令)的缩写,为一粒理想的谷类种子的质量,等于64.79891毫克,约为0.065克。1个dwt等于24个格令。

由此可知,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不同金币的重量,如一基尼的质量为5dwt9gr,或者可换算成129格令(约8.38克),半个基尼的质量是2dwt16gr,为64格令,基本等于一基尼的一半。而沙弗林的质量为5dwt3 gr,约为8.03克。

 

在木盒盖内侧的左边文字为:

These balances are as accurate as the best of scales, more eeditious, portable and not so liable to be out of o□□er; they may be tried with sealed weights at any time for the satisfaction of those who refuse to take money by them. Before you shut the box put the slide to the cypher and turn up the scale.

 

文中方框表示因磨损而看不清楚的字母,但根据前后文语意可推测这两个单词分别为expeditious和order,因此这段文字可译作:

这些天平与最好的天平一样精确,更快速,便于携带,不易发生故障。它们可以随时用检验过的砝码进行试验,以满足那些拒绝拿他们钱的人。在关上盒子之前,要把滑块置于零点,将秤盘翻起。

 

二、其他博物馆的同类收藏

这种样式的袖珍金币秤被全球多家博物馆收藏,如哈佛大学历史科学仪器收藏馆、牛津大学科学史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和澳大利亚应用工艺与科学博物馆等等。其中,伦敦科学博物馆收藏的这类金币秤至少有12件,牛津大学科学史博物馆至少有2件。根据这些博物馆的线上数据整理了表1,包含了来自4家博物馆的16件袖珍金币秤的藏品编号和描述。

这些金币秤均置于袖珍木盒内,打开木盒就可以把秤支起,用以称量金币。根据这些博物馆的线上数据,这种类型的金币秤的制造最早见于1774年前后,时间一直持续到约1820年,生产商所在的国家有英国和法国,其中,英国生产商有利物浦附近的A. Wilkinson of Ormskirk,Stephen Houghton & Son,也有位于伦敦的De Grave & Son,还有伯明翰的W. &T. Avery,法国的生产商为François-Antoine Jecker。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金币秤在形制上略有差别,如澳大利亚应用工艺与科学博物馆收藏的金币秤(编号H6875)刻度划分了12等份,而伦敦科学博物馆收藏的金币秤(编号1993-1269)则没有设置滑块和翻板,而是在木盒内放置了五个不同重量的砝码,利用砝码称量金币的重量。

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Picture3

 

三、袖珍金币秤的经济史和计量史意义

为何这种金币秤流行于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为此需要回顾一下英国18-19世纪的货币史。1717年,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牛顿确定了黄金和英镑的关系,基尼被定为价值21先令,这其实使英国走向了事实上的金本位道路。而随着金币的缺损愈发严重,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防止货币伪造和割损法案》,第一条即规定“任何人在接收金币时可通过查看印记、颜色、重量等来判断其是否为伪造和缺损,若如此,支付金币的人要承担相应损失”。随后在1774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重量上低于5dwt8gr的基尼金币……应该被召回重铸。1816年,《银币重铸和管理王国内金币和银币法案》规定,用纯度为91.67%的标准金铸造新币“沙弗林”,质量为123.23447格令。1817年,政府公告“沙弗林为合法货币…….以前旧的基尼仍可流通,但低于一定重量标准(基尼不得低于5dwt8gr,半基尼不能低于2dwt16gr,四分之一基尼不能低于1dwt8gr)的基尼不能再用于支付”。

总地来说,1774年,英国重铸基尼和半基尼,1816-1817年,又停止铸造基尼,转而开始铸造沙弗林金币,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民间社会也随之迅速响应——袖珍金币秤就是一个典型的物证。民众之所以使用袖珍金币秤,是因为可以快速方便地鉴别出合乎规定的金币。不同时期制造的金币秤,带有那个时期的独特特征,比如,在18世纪70年代制造的金币秤,只能称量基尼和半基尼,而随着日后金币种类的增多,工匠也设计出了更多的称量选项——在一款金币秤上集成越来越多的称量选项,体现了当时工匠制造天平技艺的提高,毕竟在1760- 1770年欧洲实验室天平的制造技术刚刚获得突破性的进步,精密天平还只处于最初始状态。从这个角度看,袖珍金币秤不仅是经济史的遗存,也是计量史乃至广义的科学史的见证。

刘年凯博士后在《中国计量》发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19世纪英国袖珍金币秤”-Picture4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特稿 | 同心筑梦 共建科博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建六年来公益捐赠记事

  满怀清华心,共筑两岸情 正值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六周年馆庆之际,台湾长兴集团创始人、清华大学名誉校董高英士先生,向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慷慨捐赠,支持科学博物馆“镇馆之宝”——水运仪象台等比例全功能复原研发项目。高英士先生的善举将为科学博物馆的筹备与馆藏建设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高英士先生,生于1924年,祖籍台湾省台南市,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毕业。作为一名实干兴邦的企业家,高英士先生辛勤深耕化工产业数十载,致力于全球化学原料进口及制成品输出业务,始终把“技术开发与提升”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英士先生也是一位情谊深厚的慈善家。自上世纪90年代始,高英士先生与清华大学达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学校的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和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与了鼎力支持。从英士楼到艺博英士珍藏展,从“清华之友-长兴奖学金”“清华之友-高英士奖学金”再到“清华之友-承宪康纪念奖学金”,高英士先生对清华的关怀与支持浸润在清华校园的方方面面。就是这样一位期颐老人,心系国家,身体力行地回馈社会,为教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助力赋能。 伟大之大学,必有伟大之博物馆。高英士先生曾这样评价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具有提升人类精神层次及正向思考的价值,因此博物馆的设立对大学教育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家综合类收藏型科学博物馆,以展现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历史成就,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科学传播为使命,推动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这与高英士先生所秉持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欣闻科学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后,高英士先生很高兴地答应捐助科学博物馆水运仪象台复原研发项目。   水运仪象台等比例全功能复原项目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重点建设项目,复原品将放置在科学博物馆未来场馆的核心区域,成为“镇馆之宝”。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体量最大、耗资最多、机械技术含量最高的单体科技制品的巅峰之作,综合体现出古代中国在天文仪器、机械制造和冶金技术等领域的最高成就,具有科学史、技术史、制度史、建筑史的研究价值。 同时,水运仪象台与清华大学具有深厚的渊缘。20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时任第一副校长、中国机械学科和机械史学科的开创者刘仙洲教授(1890-1975)以《新仪象法要》为蓝本对水运仪象台的复原及其若干技术性细节提出了构想。2010年左右,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唐晓强教授对水运仪象台关键机械(水轮擒纵机构)进行了突破性重建,成功研制出1:3尺寸的样品,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在此基础上,科学博物馆将锐意进取,勇攀高峰,旨在实现水运仪象台枢轮机构、报时系统、浑仪和浑象全功能、全天候无故障连续运行的创新与突破。通过这台仪器,观众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古人利用浑仪、浑象、漏刻等仪器进行天文观测、演示的方式,理解古代的计时方式,了解水车等生产实践工具的原理、应用等。观众亦可通过室外金字塔型的玻璃窗窥见水运仪象台雄伟的体量和令人震憾的运演过程。   为了完成此项重任,科学博物馆还特别邀请到原台湾南台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特聘教授兼古机械研究中心主任林聪益教授主持水运仪象台复原研发项目。除了台湾高英士先生的捐助,水运仪象台复原研发项目此前还曾获得过唐仲英基金会、清华大学1999级本科校友的捐助。该项目预计在3年内完成整体复原工作。   星光汇聚  共谱华章 科学博物馆筹备队伍,薪火赓续,奋楫笃行。六年来,每一位科博人秉炽热之心聚焦收藏、研究、展陈、公教、传播事业,全方面镌刻科博的璀璨科学蓝图。 伟大之博物馆,必有伟大之馆藏。科学历史藏品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在学校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科学博物馆馆藏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450平米展厅、537平米库房,通过“收、买、造”多种途径充实、积累了6500余件古今中外的科学藏品,向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的愿景持续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清华校友、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公益组织构成的团结紧密且涉足多领域、多学科、多行业并日益壮大的科博捐赠网络。   六年间,众多像高英士先生一样满怀科学热忱的清华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相聚科学博物馆,倾囊相授。 从邓锋、利青校友代表的深圳市汇爱公益基金会,到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校友设立的“恰逢柒时”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 1999级本科校友设立的“久久同心”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1989级本科校友设立的“八纮格致,九转功成” 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 从唐仲英基金会对“达·芬奇机械发明的复原研究项目”“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项目”的大力支持,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博物致理,共建科博——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藏建设”筹款项目; 从王晓滨校友捐赠推动“科学革命中的仪器”复原收藏,到清华校友王裔澄、袁桅、郑培敏、罗茁、陈克棉、孙玉文、张晓娜、阙里、李如心,我国已故哲学家、美学家叶秀山,投资人周航、李艳洁、Austral,资产管理人田江川、杨海燕、段苏函、吴兆光,高山书院肖盾、吕永超,清华教工曹敏丽、张鑫蕊、姚夏涵,以及杨怀越、杨怀超、杨怀谦三兄弟,杨光、杨淇奥祖孙俩,金勤献、刘自敏、金梦笛一家,杨华、杨珍晖夫妇,龚超、王梦之夫妇等,他们都在支持科博的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挚感谢每一位捐赠者,您的每一笔捐款、每一件捐赠藏品,都使我们有幸透过时间的长度与空间的厚度,再次抚触科学器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器物蕴藏的科学力量。您对科学的热忱也将同这一件件器物载入科博建设历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学博物馆永久馆址已经破土动工,竣工在望。尽管科学博物馆的各项筹备工作已有实质性成效,但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面临资金、藏品等方面的种种困难,亟需来自社会各界的持续支持与帮助。 目前,随着科学博物馆筹备工作及永久馆舍建造的不断推进,科学博物馆也将持续开展并推进巴比奇差分机一号、唐迪钟、奥瑞仪、哈里森航海钟、焦耳桨轮实验装置、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胡克复合显微镜等大型科学仪器购置/复原计划以及16-18世纪欧洲古天文仪器的复原项目、中国古代水力天文钟的复原项目、元代郭守敬的观象授时仪器复原项目等,以期进一步丰富科学博物馆收藏、研究、展陈等核心功能。 在此,全体科博人呼吁各位关心、热爱并支持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能与我们同心筑梦,共绘未来世界科学文化新华章,科学博物馆将以多种方式彰显、回报捐赠者的善举。 捐赠联系人:范老师 电话:010-62780628,13522892748 邮箱:fah@tsinghua.edu.cn   科学器物带着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崇敬, 汇入科学文明的长河中, 这份深情也将会同器物一样 在眼波流转中染上岁月的斑驳, 但科博会为您的真诚与付出记载与定格。 蓦然回首时, 您终将会撩拨起对科学悸动的那份回忆。   责编|伊墨 文字|张泽明 审核 | 范爱红 鸣谢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