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2,627Read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  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1

讲座现场

 

2022年9月2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26期在新清华学堂八三实验剧场举行。正值科学史题材话剧《哥本哈根》在清华大学首演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本次沙龙活动,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退休教授刘兵,主讲“戏剧舞台上的科学家形象与科学伦理——从科学史角度看话剧《哥本哈根》”。沙龙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主持。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2

主讲人 刘兵

 

刘兵教授以C·P·斯诺的“两种文化”作为引入,提到在上世纪的英国大学里,文理科生之间有着很大隔阂。在斯诺看来,这两群人代表了“两种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这种文化的分裂是由英国教育过度专门化导致的,需要进行弥合。刘兵教授认为,这个问题直至今天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像《哥本哈根》这样通过戏剧等艺术形式来呈现科学,可以看作是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努力。通过这部戏剧,观众可以更多地领略艺术家对科学的认识与思考。刘兵教授指出,这些站在人文立场上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极富启发性,《哥本哈根》就是包含这类思考的一部优秀戏剧。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3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随后,刘兵教授介绍了话剧《哥本哈根》的科学史背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与原子弹研究。量子力学是这场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成果,它关注微观世界的领域,带来了一种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其中核裂变研究与原子能应用正是量子力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话剧《哥本哈根》正是以二战背景下科学家们对原子弹的认知与研制为核心展开的。剧中三个人物分别是丹麦科学家玻尔、德国科学家海森堡以及玻尔的太太。刘兵教授接着对玻尔和海森堡在量子力学上的成就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进行介绍,并就物理学发展与原子弹的研制、原子弹在二战中的使用及其带来的各处争议进行了讨论。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4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戏剧《哥本哈根》是当代剧作大师迈克·弗雷恩根据 “1941年海森伯探访玻尔”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旷世杰作,1998年于英国国家剧院首演后便举世轰动。2002年,胡开奇先生翻译后,王晓鹰导演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制作出了符合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国话经典版。自2003年面世以来,此作品已经连续演出18年,这次在清华大学的演出已经是第三次。

剧作取材的这次会面,是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1941 年,海森伯到哥本哈根与玻尔的一次神秘会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海森伯和玻尔这对曾经情同父子的师生在会见时已分属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会见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到底谈了什么内容,只知道会面之后,两人多年的情谊一朝了断,只剩下了表面的客气和相互间的漠然,同时,由海森伯领衔的德国原子弹研发失败,由玻尔参与的美国原子弹研发则最终成功,并投向了日本广岛。围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和战争走向的历史事件,剧作以三人两幕和四次追溯,以高度绵密和凌厉的思辨去原了会面。剧作罕见地将物理、历史、哲学和艺术高度融合,塑造出了“一段历史、一种理性的震颤、一次心理的探究和一场全面的道德审判” (John Peter,《星期日时报》)。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5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关于“哥本哈根之谜”以及对海森堡的评价问题,学界有着许多不同看法。本剧作者迈克尔·弗雷恩对此做了大量考察,充分了解了科学史家对这一话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创作中进行了不同情形下的虚构, 不仅包含对科学伦理的反思,也融入了对人性的反复拷问——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

话剧《哥本哈根》问世后,它在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界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这部剧也被戏剧界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部戏剧之一。“不确定性”是本剧中的核心概念,正如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那样,科学传播、历史记忆与人间事务同样存在着“不确定”,充满多种可能性。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6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像话剧《哥本哈根》这样,以科学和科学家为主题和主人公的经典戏剧还有很多。刘兵教授选择了不同时期以科学家为主题的戏剧,从中分析话剧史上科学和科学家形象的变迁。首先是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该剧概述了伽利略的生平成就,塑造出科学家的英雄形象;其次是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虚构了牛顿、爱因斯坦、梅比乌斯在一个精神病院的故事,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呈现的先进科学的破坏力,科学家的形象在这一剧作中是极端负面的;到了20世纪末的话剧《哥本哈根》,科学家的形象变得复杂化,不同情节中反应出多元和富有争议的形象。刘兵教授认为,在科学传播领域,科学与科学家形象是被关注的重要议题,二者不可分割。不同时代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识是不同的,其中会受到与科学伦理有关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7

主讲人 刘兵

 

刘兵教授强调,在话剧《哥本哈根》的讨论之外,科学伦理的必要性已经为科学家和科学史学者所关注。例如在STS研究中经常讲到创新,但近些年来更强调“负责任地创新”,即对科学创新的预期后果负责。他援引萨顿的话来说明:“科学史证明,科学对任何人和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它也证明了科学的不足。”最后,刘兵教授以中科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作结,“当代科学和技术渗透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对科学寄予更大期望时,也就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鉴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试验场所和应用对象牵涉到整个自然与社会系统,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社会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且正在把人和自然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直接影响人类自身和社会伦理,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为构建和发展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伦理做出贡献。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8

在随后的提问答疑环节,来自科学史系、中文系、软件学院等不同院系的同学针对讲座主题和话剧《哥本哈根》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提问与思考,刘兵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话剧《哥本哈根》在清华大学的演出做了很好的预热和导览。该讲座通过搜狐、视频号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

 【本文已经主讲人刘兵老师审校】

 

观剧感想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樊一寒

       科学家的道义良知问题是本剧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剧中通过对话、人物内心独白的挣扎和一个问题的反复点出而体现,即“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剧中人物和导演却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回答。可能部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道义良知?对人类负责放弃对原子弹的研究固然是良知,但深感祖国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出于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希望祖国获得胜利而制造原子弹是否同样是一种良知?为了阻止好战残暴的法西斯分子伤害更多国家更多人民而制造原子弹是否也是一种良知?一个同样模糊的答案可能是:良知并不明确地指向某种选择,也不全盘否定某种选择,科学家在事前不仅对研究本身、也对其社会影响的深思熟虑,事后对其后果的深刻反思,简而言之,意识到并且身体力行自己研究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本身就是一种道义良知的体现。
       当然,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个体的良知并不足够也不是全部。当时分属于交战双方的科学家面临着这样一个囚徒困境:最好的选择或许是一起放弃对原子弹的研究,但没有一方能够承受对方秘密制造原子弹而自己没有的后果。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时的科学家并不存在哪种是更好的选择。因而,在道德反思之外,另外两个课题或许也是重要的,即,我们应该怎样共建一个尽可能避免道德两难选择的和平的世界;以及,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怎样的国际科学共同体?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盛星元

       戏剧《哥本哈根》打破了我过往对于戏剧的认识,他并非是一个线性叙事的模式,而是在相似的桥段中反复排演出不同的结局,从而引发观众不同的反思。虽然故事取材于1941年海森堡到访哥本哈根这一历史背景,但该戏剧呈现的目的并非是对当时历史的还原,而是给出了这一桩历史谜案多种可能性的猜想。关于在战争中制造原子弹的问题,本剧引申出了对科学伦理的思考。一般来说,科学伦理往往滞后于科学的进步,这就导致了在对科学的应用和评价上产生不同的回答。科学家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会在某一些特定历史时期肩负改变“人类命运”的责任,正如海森堡和玻尔等人在二战时期制造原子弹那样。但是科技应用之后的结果是否也应该由科学家承担,这不是一个简单并且能完全用理性分析清楚的问题。对此,《哥本哈根》的不同结局将我们引向了个人的独特思考,这是十分不寻常的。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孟昊宇

       《哥本哈根》确实是一出具有经典性的话剧。这种经典性充分地体现在,通过非线性叙事中多种时空下不同人物不同角度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叙述,通过给观众展示出多种可能的历史解释,解释人与人之间,人对于自己的理解的不可到达。然而话剧又试图描绘了人内心深处有一种或许自身都无法理解,却无意识中会依靠的人性的善良。这种对人性的幽微的深入刻画,可以使观众对于科学伦理与人的内心有更深刻的体会。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不管是记述科学的发展,还是描写人类的历史,或是展现核弹爆炸的威力,观众和听众往往会觉得那很遥远很宏大。但是这场讲座更使人从内向外思考,面对这些宏大的叙事时,个体的眼睛将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些不确定性的变化。看《哥本哈根》时,也仿佛自己就是玻尔或是海森堡这样的物理学家。将科学家的形象和对科学伦理的思考回归到人是听完讲座、看完戏剧最大的收获。

 

 

责编|伊墨

文字 | 盛星元

摄影 | 新清华学堂提供

审核 | 范爱红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科博沙龙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

    4月19日,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姜虹受邀来到科博为观众讲授《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本次第41期科博沙龙活动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晓天主持,校内外三十余位观众聆听了讲座。   20世纪初,成都和上海等地开启了中国的观鸟历史。美国人戴珍(Jane B. Dye)与丈夫戴谦和任教和生活于华西协合大学,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观察鸟类三十余年。姜虹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了解到这一段历史,并开始了文本和实物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鸟类作为一项大众爱好和科学活动逐渐发展起来,戴珍将这一项活动延展到中国,从四川的城墙、钟楼、山坡等地通过望远镜俯视观察鸟类行为。当时的中国鸟类研究主要依靠标本收集,戴珍具有便利的收集条件,但她拒绝加入收集队伍,她坚信野外观察也是有效的研究方式。她将观鸟当成习惯,细致地记录、描述和鉴定鸟种、分析习性和行为、发表鸟类文章、举办讲座等,并潜移默化影响了周围的人。戴珍在回忆与Beck女士到雅安观鸟时写道,“我们度过愉快的观鸟时光。她研究鸟类已经几年了,我们比较彼此的鸟类笔记。她说自己主要参考的资料还是前几年我在《华西教会新闻》上发表的每月观鸟笔记。我在雅安最后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徒步、观鸟……见到了差不多40种鸟。”   讲座中,姜虹从戴珍与先生戴谦和在中国的从教经历讲起,讲述了博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叶被遗忘的一段观鸟历史以及女性在其中的贡献与影响力。戴珍的观鸟实践延续了维多利亚博物学文化的潮流,顺应了奥杜邦运动呼吁的鸟类保护,也反映了当时业余观鸟活动与职业鸟类学之间的张力。戴珍在1930年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上海鸟类》是写给那些想在鸟类栖息地观察它们的人,而不是那些靠博物馆标本研究鸟类的人。从这点上讲,它比我其他所有鸟书都更适合我。当然,里面只有一部分鸟类和四川的鸟类相同。” 在博物学复兴的今天,戴珍以观鸟先驱的身份浮出水面,已经成为成都鸟类博物学的一张名片。姜虹在讲座中还谈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因为女性在观鸟中一直处在助手、配角的地位,且并未融入鸟类研究的共同体中,因而像戴珍一样的女性常常被忽略。后来,有人评价戴珍:“她的文章彰显了她的勇气,将鼓舞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把知识分享给他人。如果全中国爱鸟之人都能以成都为榜样,关于鸟类的科学知识很快就会丰富起来。”   讲座后,主持人张晓天就讲座内容以及科学传播、读书等话题与姜虹展开深入对谈,现场观众也纷纷互动交流,场面十分热烈。   【撰稿:伊墨 ;摄影:曹飞红】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