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3,603Read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  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1

讲座现场

 

2022年9月2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26期在新清华学堂八三实验剧场举行。正值科学史题材话剧《哥本哈根》在清华大学首演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本次沙龙活动,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退休教授刘兵,主讲“戏剧舞台上的科学家形象与科学伦理——从科学史角度看话剧《哥本哈根》”。沙龙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主持。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2

主讲人 刘兵

 

刘兵教授以C·P·斯诺的“两种文化”作为引入,提到在上世纪的英国大学里,文理科生之间有着很大隔阂。在斯诺看来,这两群人代表了“两种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这种文化的分裂是由英国教育过度专门化导致的,需要进行弥合。刘兵教授认为,这个问题直至今天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像《哥本哈根》这样通过戏剧等艺术形式来呈现科学,可以看作是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努力。通过这部戏剧,观众可以更多地领略艺术家对科学的认识与思考。刘兵教授指出,这些站在人文立场上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极富启发性,《哥本哈根》就是包含这类思考的一部优秀戏剧。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3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随后,刘兵教授介绍了话剧《哥本哈根》的科学史背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与原子弹研究。量子力学是这场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成果,它关注微观世界的领域,带来了一种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其中核裂变研究与原子能应用正是量子力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话剧《哥本哈根》正是以二战背景下科学家们对原子弹的认知与研制为核心展开的。剧中三个人物分别是丹麦科学家玻尔、德国科学家海森堡以及玻尔的太太。刘兵教授接着对玻尔和海森堡在量子力学上的成就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进行介绍,并就物理学发展与原子弹的研制、原子弹在二战中的使用及其带来的各处争议进行了讨论。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4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戏剧《哥本哈根》是当代剧作大师迈克·弗雷恩根据 “1941年海森伯探访玻尔”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旷世杰作,1998年于英国国家剧院首演后便举世轰动。2002年,胡开奇先生翻译后,王晓鹰导演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制作出了符合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国话经典版。自2003年面世以来,此作品已经连续演出18年,这次在清华大学的演出已经是第三次。

剧作取材的这次会面,是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1941 年,海森伯到哥本哈根与玻尔的一次神秘会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海森伯和玻尔这对曾经情同父子的师生在会见时已分属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会见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到底谈了什么内容,只知道会面之后,两人多年的情谊一朝了断,只剩下了表面的客气和相互间的漠然,同时,由海森伯领衔的德国原子弹研发失败,由玻尔参与的美国原子弹研发则最终成功,并投向了日本广岛。围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和战争走向的历史事件,剧作以三人两幕和四次追溯,以高度绵密和凌厉的思辨去原了会面。剧作罕见地将物理、历史、哲学和艺术高度融合,塑造出了“一段历史、一种理性的震颤、一次心理的探究和一场全面的道德审判” (John Peter,《星期日时报》)。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5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关于“哥本哈根之谜”以及对海森堡的评价问题,学界有着许多不同看法。本剧作者迈克尔·弗雷恩对此做了大量考察,充分了解了科学史家对这一话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创作中进行了不同情形下的虚构, 不仅包含对科学伦理的反思,也融入了对人性的反复拷问——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

话剧《哥本哈根》问世后,它在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界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这部剧也被戏剧界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部戏剧之一。“不确定性”是本剧中的核心概念,正如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那样,科学传播、历史记忆与人间事务同样存在着“不确定”,充满多种可能性。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6

话剧《哥本哈根》剧照

 

像话剧《哥本哈根》这样,以科学和科学家为主题和主人公的经典戏剧还有很多。刘兵教授选择了不同时期以科学家为主题的戏剧,从中分析话剧史上科学和科学家形象的变迁。首先是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该剧概述了伽利略的生平成就,塑造出科学家的英雄形象;其次是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虚构了牛顿、爱因斯坦、梅比乌斯在一个精神病院的故事,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呈现的先进科学的破坏力,科学家的形象在这一剧作中是极端负面的;到了20世纪末的话剧《哥本哈根》,科学家的形象变得复杂化,不同情节中反应出多元和富有争议的形象。刘兵教授认为,在科学传播领域,科学与科学家形象是被关注的重要议题,二者不可分割。不同时代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识是不同的,其中会受到与科学伦理有关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7

主讲人 刘兵

 

刘兵教授强调,在话剧《哥本哈根》的讨论之外,科学伦理的必要性已经为科学家和科学史学者所关注。例如在STS研究中经常讲到创新,但近些年来更强调“负责任地创新”,即对科学创新的预期后果负责。他援引萨顿的话来说明:“科学史证明,科学对任何人和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它也证明了科学的不足。”最后,刘兵教授以中科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作结,“当代科学和技术渗透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对科学寄予更大期望时,也就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鉴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试验场所和应用对象牵涉到整个自然与社会系统,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社会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且正在把人和自然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直接影响人类自身和社会伦理,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为构建和发展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伦理做出贡献。

沙龙回顾NO.26 | 《哥本哈根》的拷问: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Picture8

在随后的提问答疑环节,来自科学史系、中文系、软件学院等不同院系的同学针对讲座主题和话剧《哥本哈根》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提问与思考,刘兵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话剧《哥本哈根》在清华大学的演出做了很好的预热和导览。该讲座通过搜狐、视频号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

 【本文已经主讲人刘兵老师审校】

 

观剧感想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樊一寒

       科学家的道义良知问题是本剧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剧中通过对话、人物内心独白的挣扎和一个问题的反复点出而体现,即“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剧中人物和导演却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回答。可能部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道义良知?对人类负责放弃对原子弹的研究固然是良知,但深感祖国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出于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希望祖国获得胜利而制造原子弹是否同样是一种良知?为了阻止好战残暴的法西斯分子伤害更多国家更多人民而制造原子弹是否也是一种良知?一个同样模糊的答案可能是:良知并不明确地指向某种选择,也不全盘否定某种选择,科学家在事前不仅对研究本身、也对其社会影响的深思熟虑,事后对其后果的深刻反思,简而言之,意识到并且身体力行自己研究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本身就是一种道义良知的体现。
       当然,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个体的良知并不足够也不是全部。当时分属于交战双方的科学家面临着这样一个囚徒困境:最好的选择或许是一起放弃对原子弹的研究,但没有一方能够承受对方秘密制造原子弹而自己没有的后果。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时的科学家并不存在哪种是更好的选择。因而,在道德反思之外,另外两个课题或许也是重要的,即,我们应该怎样共建一个尽可能避免道德两难选择的和平的世界;以及,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怎样的国际科学共同体?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盛星元

       戏剧《哥本哈根》打破了我过往对于戏剧的认识,他并非是一个线性叙事的模式,而是在相似的桥段中反复排演出不同的结局,从而引发观众不同的反思。虽然故事取材于1941年海森堡到访哥本哈根这一历史背景,但该戏剧呈现的目的并非是对当时历史的还原,而是给出了这一桩历史谜案多种可能性的猜想。关于在战争中制造原子弹的问题,本剧引申出了对科学伦理的思考。一般来说,科学伦理往往滞后于科学的进步,这就导致了在对科学的应用和评价上产生不同的回答。科学家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会在某一些特定历史时期肩负改变“人类命运”的责任,正如海森堡和玻尔等人在二战时期制造原子弹那样。但是科技应用之后的结果是否也应该由科学家承担,这不是一个简单并且能完全用理性分析清楚的问题。对此,《哥本哈根》的不同结局将我们引向了个人的独特思考,这是十分不寻常的。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孟昊宇

       《哥本哈根》确实是一出具有经典性的话剧。这种经典性充分地体现在,通过非线性叙事中多种时空下不同人物不同角度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叙述,通过给观众展示出多种可能的历史解释,解释人与人之间,人对于自己的理解的不可到达。然而话剧又试图描绘了人内心深处有一种或许自身都无法理解,却无意识中会依靠的人性的善良。这种对人性的幽微的深入刻画,可以使观众对于科学伦理与人的内心有更深刻的体会。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不管是记述科学的发展,还是描写人类的历史,或是展现核弹爆炸的威力,观众和听众往往会觉得那很遥远很宏大。但是这场讲座更使人从内向外思考,面对这些宏大的叙事时,个体的眼睛将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些不确定性的变化。看《哥本哈根》时,也仿佛自己就是玻尔或是海森堡这样的物理学家。将科学家的形象和对科学伦理的思考回归到人是听完讲座、看完戏剧最大的收获。

 

 

责编|伊墨

文字 | 盛星元

摄影 | 新清华学堂提供

审核 | 范爱红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方鹏、刘振敏、方浩然、方言一家资助我馆购买科学藏品

2024年6月20日,清尚集团副总经理方鹏及其家人刘振敏、方浩然、方言,资助我馆购买四件科学藏品,分别为一件1825年左右英国制造的表盘式弹簧秤、一件1890年左右制造的液压机演示模型、一件1765年左右制造的杆秤、一件1830年左右英国制造的多隆德谷物秤。 其中,液压机演示模型在珍品柜第九季“科学模型中的世界”展览中展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科博美育工作坊 No.5 回顾丨摒弃干扰与喧嚣,在艺术中体会爱与成长

2024年6月22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X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科博美育活动“流光片羽:蝴蝶艺术与创意”。一经推出,受到广泛关注。来自12组家庭的大朋友、小朋友三十余人相聚科博,听艺术家分享蝴蝶为主题的艺术构想与创作,亲自体验蝴蝶创意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场面十分热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员王玥涵主持该活动。    
新闻报道

水木映月,馆校结合——十一学校月光社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交流纪实

2024年5月19日下午,十一学校月光科学讨论社再次踏进清华校园,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分别观摩了“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二展。随后与清华大学THU科学史学社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进行了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研讨交流活动。 迎接惠风和畅,天明日朗的五月,十一月光社的同学们在畅游了诺大的清华校园后抵达久别的科学博物馆。 各位社员在科博讲解员嵇何、贺懿斐的带领下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重见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科学与技术的兴盛极大改变思考维度与生活方式的西方科技世界;亦参观了 “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完整再现清华科学仪器的演历史。月光社的老新同学们皆生发出全新的思考与见解。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的“海外奇器”展览,挑选了最特别的中国晚清时期,呈现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仪器设备,再现科技荣光与人类无尽的智慧。同时,科学博物馆保留了优秀且具有广大影响力的“百年器象”展览,使同学们重见清华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发展与进步,感受科学发展的魅力与仪器设备的精巧。 月光社的同学们在展厅门口拍完合照后进入“海外奇器”第一单元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局部零件,亦有轮船、蒸汽火车缩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交通工具工作的部分原理,比对如今的轮船、火车也已大不同。从西方传来的交通工具载着晚清士人的好奇之心回到充满魔力的西方世界,又用科技撼动了其期待,更多的带给他们震撼,士人们的惊叹从其古诗、随记中便可清晰感知。 在充斥着工业化的西方世界中,不仅铁路桥梁、公共交通日新月异,大不同以往,摄影术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也在另一方面记录保存了当时自然人文风光与人物场景等。通过屏幕视频复原,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晚上灯火阑珊时的歌舞升平。从原理精妙简单的大真视镜,到丰富多样的幻灯片图片,都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影子。对于第一次照相或观摩照相的晚清旅人,不像如今的我们,不免感到十分的新奇。 随着19世纪电气时代的到来,留声机、电话、打字机已然不再是幻想。月光社的同学们竞相拿起听筒欣赏古老的、模糊的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各式各样的电话也纷繁呈现,不同版式的电话体现当时人们多样的审美趣味。晚清士人们出国体验这些的云云经历也在渐渐催生国人对于科技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热”的浪潮使显微镜与望远镜俨然成为了热门且新奇的仪器。大家在第二展厅见到了外形、原理都各具特色的显微镜与望远镜,有单双筒等等一系列。从列文虎克对更小更细致的追求起,一代代改造更迭,琳琅满目的显微镜展现着时代的光辉。有好奇心的驱使,才有不断的精进。与此同时大家也参观了不同种类的标本,一个个神奇的标本摆在眼前,等待着人们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从博物致知到格致之学,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迸发出了文化的生机,演示实验成为了新奇的、人们竞相观看的景观。月光社的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演示真空泵、静电起电器等等实验装置,想象着科学家展示实验时的情态。我们也特别地见到了《大英百科全书》这样闻名于世的百科书籍,科学普及被一字字记录在其中,不断地增本也历历见证着科学的发展。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百年器象展厅,清华大学近百年来的钻研与奋斗历历在目。条件是创造出来的,从买进、长途运输到改造、自创,无数老师、学子在求真求便之路上挥洒着汗水与岁月,献上巧思与智慧。从老前辈的一张平凡的桌子,到学生们基于好奇而研究的奇特半轮自行车,尽管已然是不同的时代,都可窥见清华学子相同且浓烈的赤子之心与无尽的好奇心。 参观完展览,月光社的同学们脑中仍萦绕着对于西方科技、清华科技史的思考。大家饱含着对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见解,与清华学生科学史学社以及胡翌霖副老师在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也邀请胡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经典品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们进行颁奖。 月光科学讨论社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作为与学校图书馆联合的经典品读活动,特别对于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同学们进行颁奖(部分同学由于个人时间安排冲突无法到场领奖,已在后续月光社活动中颁发奖状与奖品)。颁奖活动由王宇婧同学、杨博翔同学主持,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胡翌霖老师担任颁奖嘉宾。 再次赴清华大学交流,本次活动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对科学革命的结构以至科学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亦辩证地思考库恩先生的观点与其哲学观念,通过本书的阅读与此次交流,加深了大家对科学史背后伟大的科学精神敬仰之情。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探索历史,再次向好奇心致敬!   文字:蒋梓熙 韩家畅 王昕晨 杨博翔 改写:范爱红
新闻报道

邓杰校友向我馆捐赠地质罗盘仪

2024年6月9日,清华大学电子系1978级校友邓杰,向我馆捐赠了一件其母亲郭舜玲女士所使用的地质罗盘仪。郭舜玲女士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此次捐赠的罗盘是她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郭舜玲女士还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这件罗盘的珍贵回忆,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艰辛与奉献。以下为郭舜玲女士的分享: 我195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专业。 罗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提供所在的地理方位;2、测量所勘探的地层三要素,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从而确定岩体构造的价值。所以,勘探队员,每人必备。 这里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1956年我们在柴达木野外地质工作,因工作需要必须联网式将一地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勘探工作,所以我们采取晨起在A点,而白天边工作边往B点新搬的“家”进发。小分队配有后勤组,负责将我们的行李和吃喝给养搬至“新家”B点。 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后勤搬错了方向,搬至反方向啦!当我们收工到达B点,见到的仍然是一片戈壁,没有帐篷和炊烟,大家都认为就在附近,于是以B点为圆心,放射状分散去找我们的新家,当然是一无所获。天快黑了,一个个垂头丧气回到原点。 众所周知,柴达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原,氧气稀薄,只站着呼吸都费劲,何况爬坡过坎、在戈壁滩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小分队员了,平时为轻装工作,吃过早餐后只带水和几块糖,或少量干粮。到收工时已水尽粮绝了,再加上去找“新家”的雪上加霜,消耗体力,已精疲力竭了。柴达木入夜奇冷,日夜温差很大,入夜冷风袭来,加之肚子空空,冻得发抖。 还好,我有二根火柴,又去找“柴”。因为戈壁很难长草和树,但为不被冻死,大家拼尽全力,总算找回少许草和老树根,火烧后前半身总算有暖了,背后仍很冷。渐渐大家都躺下了,我的同学王素民她摘下手表给我,让我必要时交给她的男友做纪念。第二天醒来,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也无法说话了,大家都奄奄一息啦! 幸好后勤组的一个本地小工友。找到我们时,有人想喊也喊不出声,抬臂也抬不起来。他及时喂我们喝水,我们得救啦! 值得吸取的教训是:后勤组也必带罗盘!找准方位! 这件地质罗盘仪的捐赠,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馆藏,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