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

新闻报道 公教活动Comments Off on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3,007Read

“科博文化周”一周回顾

当科学遇见艺术,

当“一二·九”遇见美育;

浪漫与现实交织,

历史与当代共鸣;

这是本研融合的尝试,

是精彩纷呈的主题教育,

更是穿越时空、灵感碰撞的对话。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

11月25日至11月29日,融合了主题教育、科学思考、艺术趣味的“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如约而至。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划,以“一二 • 九”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科学博物馆为平台,“科博文化周”从环境美育、理论美育、实践美育、启发美育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奉献了异彩纷呈的活动,充分发挥科普、美育工作培根铸魂、育人化人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学生们科学与审美的人文素养。

“科博文化周”系列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与反馈,五天的时间里五场活动,共有322人走进科博,沉浸式体验,更有超过53万人“云上”相遇、线上参加。每场活动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参与师生沉浸于展览和演出的科学和艺术氛围之中,铭记前人的开拓与创新、付出与汗水,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收获满满。

此次活动由清华科学博物馆牵头,在博士生讲师团理科分团、环境学院团委、环境学院研究生分会、美术学院研究生分会主创人员的精心策划、深度参与下完成。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现场图片和视频,一起回顾一下“科博文化周”的精彩瞬间吧。

 

1. “科博文化周”开幕式暨“我们的大先生”主题沉浸式宣讲与快闪音乐会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3

上图为科博馆长助理范爱红致辞,下图为“科博文化周”策划学生代表刘迪波介绍活动缘起

11月25日下午两点,随着“一二·九”主题活动“美轮美环”联队的歌声,“科博文化周”正式拉开帷幕。科博馆长助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环境学院研究生分会主席刘英洁分别致辞。开幕式上,“科博文化周”主策划、环境学院博士生刘迪波介绍了活动缘起以及筹备的经过。“科博文化周”主办方代表、环境学院团委书记欧阳子路介绍“科博文化周”活动安排。校团委副书记李沛雨出席了开幕式以及首场活动。

简短的开幕式后,参加活动的师生手拿国旗走入科博的“百年器象”展厅,在《无问西东》的电影音乐声中,聆听了刘迪波精心准备的“我们的大先生”沉浸式宣讲。“百年器象”的沉浸式观展活动,让师生在一件件代表了清华科技发展历史的器物中感受曾经和现在的那些“大先生”们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坚韧品格,以及始终将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赤子情怀。宣讲结束时,在“一二·九”主题活动“动化之境”联队的带动下,全体嘉宾现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活动推向高潮。

科博高级顾问杨玲由衷地赞叹同学们的表现,这种脱离讲解范式的宣讲活动可以作为保留节目留在科博,继续发挥博物馆春风化雨的育人作用。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4

“科博文化周”开幕式以及首场活动现场

“美轮美环”联队合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美轮美环”合唱联队指挥、社科学院研究生王秀峰

环境学院博士生刘迪波在科博“百年器象”展厅进行沉浸式宣讲,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灵魂讲师”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5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6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7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8

沉浸式宣讲参与嘉宾合影留念

 

2. “科学光影”影院  :《达·芬奇密码》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9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0

科博志愿者为观影学生提供服务

11月26日晚,清华60多名学生在科博观看了电影《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在时空交错中从宗教历史的角度介绍了达·芬奇时代的文化背景,通过扑朔迷离的悬疑情节展现出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惊人秘密。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体味着这部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经典名作改编的电影,意犹未尽。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1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2

观影现场

 

3. 博物馆奇妙夜:遇见文艺复兴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3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4

《麦克白》改编 独幕话剧剧照

莎士比亚与达·芬奇所处时代相差100年,但是他们都属于巨星闪耀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11月27日晚,科博上演了两位先驱的一场对话——遇见文艺复兴。70多名师生在科博欣赏了清华大学话剧队演出的莎士比亚经典话剧《麦克白》改编独幕剧片段,在光影变幻之间思考人性、命运、道德与追求。

“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

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

黑暗幽深的欲望。”

“最终不是罪行本身,

而是我们的企图毁了我们。”

——《麦克白》精彩对白

随后参加活动的师生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看了《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飞行与工程机械展》,切实感受达·芬奇敢于挑战人类自身局限的勇敢与坚持,赞叹欧洲科学传统伟大的复兴之路。“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5“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5

话剧队在科博上演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改编的独幕剧片段

(经管学院张家良饰演麦克白;法学院林盟饰演麦克白夫人)

话剧队参与“博物馆奇妙夜”演出队员与“科博文化周”主创人员合影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6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7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8

科博为嘉宾安排了“直上云霄”的导览活动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19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0

“科博文化周”主创人员与部分观众合影

 

4. 共绘清华精神:“科学·艺术”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1

“共绘精华精神”创作现场

 

11月28日,来自美术学院国画、油画、雕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与科博观众、志愿者一起现场创作,共绘清华精神。

美院学生从科博“百年器象”展厅中寻找灵感,创作了以叶企孙、许保玖先生为原型的雕像、画像。在美院学生的指导下,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为纪念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位先生现场雕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学生陈雪菲儿描绘了清华园的荷塘景色。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2

美术学院研究生分会主席陆亚军引导同学进行艺术创作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3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4

美术学院研究生分会组织部分学生引导来宾进行艺术创作

美术学院学生带来的展示作品,左为杨振宁雕像,右为闻一多雕像

美术学院和环境学院学生现场创作叶企孙先生雕像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5

“共绘精华精神”现场创作作品

 

5. “达·芬奇启示:当代青年的科学与艺术素质培养”名家座谈会暨“科博文化周”闭幕式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6

座谈会现场,图为清华科学史系主任、科博馆长吴国盛

 

  11月29日,“科博文化周”的压轴活动——“达·芬奇的启示”名家座谈会暨文化周闭幕式成功举办。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美术学院李睦教授与三名同学展开师生共话。新华网云直播平台共有53万人次在线观看。吴国盛教授在主题发言环节对达·芬奇的成就做了精要的概括。达·芬奇通过他的机械发明展现了人力意志的现代精神,也展示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智力高峰。他的艺术作品因为引入科学的思维模式,直接提升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引领艺术走向了自由的境界。李睦教授则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共性、特殊性入手阐述了科学与艺术过去、未来以及现在都不可分离的观点。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补给不仅能提升今天大学生的素质,也是他们能力的体现。艺术与科学的互通之路是未来学生包括老师的使命和责任,而不是兴趣,因为这涉及到国家文化、艺术、科学的存亡。
  在接下来的师生共话环节,三位学生分别就科学与艺术素养培养、二者相互渗透与影响以及二者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向两位老师请教,吴国盛与李睦老师结合个人的成长与科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谈了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科学与艺术素质培养的方式,展望全面提升当代青年综合素质的路径。在场与在线的观众兴致高涨、踊跃互动。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7

扫描二维码,回看座谈会直播。

“科博文化周”名家座谈会主持人白佳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老师做主题发言

吴国盛(左二)、李睦(左三)两位老师与环境学院学生孙若水(左一)、白佳琦(右二),美术学院学生王成思(右一)一起展开师生共话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8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29

现场嘉宾踊跃提问

座谈会结束后,馆长吴国盛带领李睦老师参观科博珍品柜

座谈会结束后,馆长助理、事业发展部负责人范爱红带领李睦老师参观展览“直上云霄”

“科博文化周”回顾视频

 

“科博文化周”总结交流会

“科博文化周” 闭幕式上,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研究生分会主席刘英杰分别发言。刘英洁对“科博文化周”五天活动做了完整的总结,席劲瑛老师对“科博文化周”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希望以后加强合作,实现院系素质教育和科博公共教育的双赢。

会后,主创团队的同学们与吴国盛馆长、李睦老师以及科博馆员围坐在一起,谈了各自的收获,以及对科博工作的相关建议,并一同探讨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

吴国盛馆长最后总结发言,认为此次活动非常成功,为科博育人探索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感谢主创团队的付出,希望清华学生更多走进科博,展示才华。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30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31

上图为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席劲瑛、下图为环境学院研究生分会主席刘英洁

吴国盛、李睦老师与主创人员合影。
从左向右分别为陆亚军、夏子禾、尹菱、范爱红、吴国盛、李睦、杨玲、刘迪波、欧阳子路、刘清扬、胡邀月、白佳琦

 

责编|伊墨

摄影|孙德利、颜子雯等

视频|夏子禾

“科博文化周” 回顾 | 沉浸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醉了-Picture32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新展讲解志愿者培训会成功举办

2024年3月9日, “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新展讲解志愿者培训会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圆满举办,43位志愿者走进科博展厅,开启对新展讲解内容的学习。科博公教助理、“海外奇器”策展助理王玥涵主持培训会,“海外奇器”策展人王景,科博库房主管、“海外奇器”展品统筹刘佳妮担任本次培训会主讲人。科博馆长助理、志愿者总队负责人范爱红,科博讲解员贺懿斐也出席本场培训会。     首先,王景带领志愿者走进“海外奇器”展厅,对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在会议室里为志愿者梳理了展览时代背景、策展理念以及参观动线框架,对展览中五个单元——“水陆交通”、“街头见闻”、“西人器用”、“博物致知”和“格致之学”的设计主线、主题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刘佳妮从藏品维度深入剖析特色展品的背景知识、功能和历史意义,为志愿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术视角。讲座结束后,志愿者在刘佳妮和王玥涵带领下再次来到“海外奇器”展厅重温展览内容,多视角体验这场惊艳的历史之旅。       本次培训会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充足的展览学术资料以及丰富的观展视角,激发了志愿者的学习热情,针对个别问题与培训团队积极互动,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继续积累展览相关素材、深入理解展览内涵、锤炼打磨讲解语言,以便更好地讲解展览、服务观众。       【供稿:王玥涵】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医院向我馆移交医学仪器

2024年3月26日,清华大学医院向我馆移交了四件医学仪器,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苏州医疗器械厂产的前连合喉镜和电支气管镜、80年代左右丹麦产的听力计,以及21世纪初的亚都超声波医用雾化器。感谢清华大学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曹敏丽、五官科主任刘英和综合办公室主任聂庆东在藏品征集及移交过程中的大力协助!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黄耀寰校友向我馆捐赠清华大学自制计算尺

近日,清华大学1970届精仪系毕业生黄耀寰校友向我馆捐赠了一支计算尺。这支珍贵的计算尺是清华大学加工生产的,黄耀寰校友1965年入学后购买,计算尺外盒上还留有黄耀寰校友当时做的记录。 黄耀寰校友曾回忆:“从离开清华的几十年间,这把小小的计算尺,一直陪伴着我。直到1980年我还在西藏波密县时,远在广东的爱人寄给我一个当时最先进的带函数计算等功能的电子计算器,这把计算尺仍被我作为纪念品珍藏着。在那个年代,用这把计算尺,帮我解决了工程量核算等不少问题。每当使用它、看到它,就会让我回忆起在美丽校园的许多往事和老师的教诲,及蒋南翔校长对我们'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殷切嘱咐!也更加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母校校训!” 黄耀寰197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云南省临沧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工作,1979年3月被选派去西藏波密县计委工作,1982年返调广东省江门市,先后在市计量标准局、市质监局工作至退休。退休至今,仍然为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实验室做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的培训辅导。     (供稿:刘年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