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11 | 安来顺:关于当代大学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社会性

2020年9月1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1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期主讲人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教授主持沙龙。讲座现场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主讲人通过腾讯会议与场外观众互动。 安来顺教授的报告围绕当代大学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社会性议题,以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展览案例,从大学博物馆的历史嬗变、科学和教育: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学博物馆的复合型功能特征、大学博物馆的发展瓶颈与重要机遇、大学博物馆正在加速融入社会生活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他认为大学博物馆是一种极为重要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博物馆类型。在世界博物馆发展进程中,大学博物馆拥有独特的地位。当代大学博物馆在两个方面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一是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体系;二是承担大学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他引用ICOM UMAC主席Marta C. Lourenço的观点作为报告结语,“大学博物馆需要了解大学自身发展需求与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找到自身发展的路线图,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大学及大学以外的地方都听到。要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变革做出贡献,因为这些变化同时也代表新的机遇,使大学博物馆能够在大学与社会中扮演更多、更新的与文化相关的角色。” 场内外观众与主讲人就国内外博物馆差异性、国内博物馆的建设方向、科学史研究者在博物馆建设与科学传播中的关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栏目做了现场直播,讲座直播回放达6万人次。 讲座结束后,安教授参观了科学博物馆的“百年器象”展览。     撰文:沈萌 摄影:孙德利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2020年8月18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0期以在线讲座形式举办。本期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刘年凯,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主持沙龙。 刘年凯首先提到“秤”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常用器具,也是现代重要的科学仪器,并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度量衡史研究,提出本报告从艺术史的图像学方法切入,探讨“秤”在不同文化系统里的演变过程。 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阿努比斯、赫尔墨斯、米迦勒和尸毗王”,“正义女神、天秤宫与占星学”,“商人、医生与炼金术士”,“成为科学仪器”四个部分。刘年凯讲解了约80幅不同时期图像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中出现的“秤”的形象指征,涉及古埃及神话、古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和佛教、东西方占星学、商业、医药业、炼金术以及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哲学研究等;认为“秤”的符号含义可以体现文化背景对其绘画传统的影响,也可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碰撞的印记;而以拉瓦锡为代表的化学家开展的定量实验,真正使“秤”成为一种现代科学仪器;最后以德国画家丢勒1514年的名作《忧郁一》以及图像学大师潘诺夫斯基对这幅画的评论结束了报告。 在提问交流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计量史研究专家关增建教授、复旦大学化学系王鸿飞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和互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就里乔利《新天文学大成》里“秤”的含义与大家展开讨论,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和刘年凯探讨了开普勒《鲁道夫星表》封面插图中持秤女神的形象,科学史系研究生严弼宸、杨啸与刘年凯交流了炼金术向自然哲学的过渡、图像中秤盘高低的寓意等问题。              撰文:刘年凯
阅读全文
通知预告

沙龙预告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主 题: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主讲人:刘年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 时    间: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 14:00-16:00 地    点:腾讯会议(ID 420786501)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ybhoGHAquwCM 内容简介: “秤”或“天平”,不仅是现代重要的科学仪器,也是古已有之的常见器物。从古埃及墓室的纸莎草,到后世不同地域、各种文明的壁画、雕塑、版画等图像中,可看到“秤”的诸多形象。那么,“秤” 的形象经历了何种演变?它作为一种科学仪器是何时确立的?本报告将从图像史的角度,归纳“秤”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意象,揭示其从公正到精确的形象演变。 主讲人简介: 刘年凯,北京大学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科学仪器史、地学史。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9 | 张楠:唐代的浑天仪象

2020年6月15日晚,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9期以在线形式举办,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本次沙龙的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博士主持了本次沙龙。 正式报告之前,张楠首先介绍了中国古天文仪象的基本概念和问题。沙龙第一部分以电视剧《龙岭迷窟》中关于李淳风墓穴的情节内容为基础,逐一介绍了古代“浑天仪”、干支纪年和推算、二十八宿的相关内容,并重点讲解了李淳风黄道浑仪的结构和功能。沙龙第二部分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关于黄道游仪的内容为基础,讲解了开元年间黄道游仪和水运浑天俯视图的结构与制造过程。沙龙最后,张楠博士总结唐代浑天仪象的发展历程,指出唐代仪象承前启后,确立了中国古代浑仪的三重结构标准,同时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学核心“历”、“象”间的交融与互动。 在报告后的交流中,观众在发言区讨论热烈,就浑仪的使用方法、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问题、古代仪器的铸造工艺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交流。       报告人沙龙后记 昨天沙龙结束之后,经过和几位师友的交流和讨论,其中有两个问题,我想是需要补充并讲解清楚的: 1.《龙岭迷窟》干支推算的情节中,剧中人物用错误的起始条件得到了正确的数字。“李世民贞观元年登基,是公元626年,贞观二十二年应该就是648年。”   这个起始条件是有问题的。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年份确实是公元626年,但那一年不是贞观元年,而是武德九年,贞观元年是下一年也就是627年。那么,如果是从登基那年武德九年(626)算起,贞观二十二年确实是626+22=648年。如果是从贞观元年算起,就应该是627+21=648年。但剧中情节确实得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正确的公历年份,至于编剧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可以推测,但不知具体情况。 2.《长安十二时辰》中关于一行大师用黄道游仪测得“二十八宿距离天球极北的角度,万国寰宇之中,首次测得恒星移动之象。”剧里这个说法其实是承袭旧说,认为一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移动现象的人,比哈雷早1000多年,这个说法甚至被收入了一些历史教科书中。在这个部分我仅用岁差来解释是不够完备的,需要进行一些补充:   如果说测得的恒星位置有变化,且在订正了岁差、章动、光行差等因素之后,依然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来自恒星的自行,说明恒星自己不是永久不动的。一行测得恒星位置和古测相比发生了变化,有人据此提出一行发现了恒星自行现象,且是世界上第一人。这种说法已经被诸多天文学史家进行过否定论证,认为恒星的自行在唐代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现的。一行测量结果与古测有差异的大部分可以用岁差来进行解释,不能用岁差来解释的更不能用自行来解释,大部分恒星自行都在每年0.1角秒以内,即便积累1000年也是非常微量的,因此不能用岁差解释的差异只能归咎于测量误差。但同时需要说明,虽然一行本人对此没有进行解释,但他肯定了这种变化并将新数据引用到《大衍历》之中,那么他自己对恒星自行是否存在一种感性的认知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特别致谢钮卫星老师、褚龙飞博士和肖尧博士对沙龙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和大家分享有趣的天文学史话题。最后要感谢沈萌博士对本次沙龙的组织和主持。   撰文:张楠
阅读全文
通知预告

沙龙预告NO.9 | 张楠:唐代的浑天仪象

  主 题:唐代的浑天仪象 主讲人:张楠(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 时 间:2020年6月15日(星期一) 19:30 -21:00 地 点:腾讯会议(ID 798 310 821)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yJGvMGMGizgR   内容简介: 唐代的浑天仪象,在古代中国天文仪器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从李淳风发明黄道浑仪,到僧一行、梁令瓒设计制造黄道游仪与开元水运铜浑,整个过程可以看作天文仪象与中国古天文学理论及历法进行互动的代表案例。本次沙龙选择的切入视角是近年来以道具形式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唐代天文仪器,将集中讲解、澄清其中涉及的浑天仪象问题与相关古天文学内容。   主讲人简介: 张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研究兴趣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史、西方古代早期天文学史、中外天文仪器史。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将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8 | 王哲然:17世纪的机械计算机

2020年5月21日晚,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8期以在线讲座的形式举办,这也是科博沙龙首次通过网络公开直播。本次沙龙主讲人是王哲然,他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研究复原项目的负责人。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主持了本次讲座。 王哲然首先提到,本次讲座是即将于今年9月开幕的“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该展览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和合肥子木园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讲座主要介绍了17世纪最重要的三台机械计算机,分别是由威廉·席卡德、布莱兹·帕斯卡、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发明。王哲然介绍了这些机器的发明背景、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在提问交流环节,观众就莱布尼茨计算机的进位方式、对数女神的手持工具、复原品的收藏价值等问题与王哲然进行了深入交流。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涛博士细致讲解了莱布尼茨计算机进位系统的机械结构。本次在线沙龙讲座在意犹未尽的讨论中完满结束。       撰文:王哲然
阅读全文
通知预告

沙龙预告NO.8 | 王哲然:17世纪的机械计算机

  主     题:17世纪的机械计算机 主讲人:王哲然(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 时     间:2020年5月21日(星期四)19:30-21:00 地     点:腾讯会议(ID 877 865 857)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s/bKAz19CQEQTj   内容简介:         17世纪欧洲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批机械计算机,其中最具代表的发明者有威廉·席卡德(Wilhelm Schickard, 1592–1635)、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等。他们发明的计算装置,依靠齿轮、棘爪、弹簧等机械结构,能够储存和显示数字,实现自动进位,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本次讲座聚焦这些计算机和发明人背后的故事,介绍它们的结构和用法。                                          主讲人简介:         王哲然,1986年生,20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西方前现代数理科学史,特别关注视觉理论发展史、文艺复兴科技史、科学仪器史等主题,著有《透视法的起源》。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将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7 | 白瑞雪:”公众理解航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019年12月24日上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7期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厅举办,本次的主讲人是白瑞雪,原新华社航天记者、航天科普作家,现任北京爱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教育委员会委员。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主持了本次讲座。科学史系系主任兼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等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沙龙。 “公众理解科学”一开始就与人类冲出太空的征程密切联系。白瑞雪以“公众理解航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全球航天机构科学传播与教育观察”为题目,围绕“各国航天事业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重大航天工程怎样在实现特定政治、军事、工程目标的同时助推公众认知?以科学普及为重要目标的专业化博物馆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等问题,给大家阐述了“公众理解科学”的意义、各国航天机构的基本政策、航天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航天员作为传播活动重要节点、立方星作为航天教育入口、面向公众的航天仿真体验、社交媒体时代的中国航天、博物馆和科技馆的角色等多个板块的精彩内容。 在提问交流环节,观众就航天科学普及与公益、商业航天与大众传播、航天主题博物馆建设等一些具体问题与白女士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司宏伟、张楠 撰文: 司宏伟   编辑:肖尧
阅读全文
通知预告

沙龙预告NO.7 | 白瑞雪:“公众理解航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主题:“公众理解航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主讲人:白瑞雪 时间:12月24日(星期二)09:30~11:30 地点:人文楼B206(科学史系系厅) 内容简介: “公众理解科学”一开始就与人类冲出太空的征程密切联系。半个多世纪以来,各国航天事业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重大航天工程怎样在实现特定政治、军事、工程目标的同时助推公众认知?以科学普及为重要目标的专业化博物馆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白瑞雪,新华社原航天记者、航天科普作家,北京爱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教育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院访问学者,2016年毕业于国防科大科技哲学博士专业。跟踪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十余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著有《载人航天》、《中国天河超级计算机问鼎之路》等书,航天题材文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2016年创立“爱太空”,从事航天大众应用、航天科学教育和航天科学传播,2018年获“中国商业航天青年领袖奖”。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将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将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阅读全文
新闻报道

沙龙纪要NO.6 | 朱达一:回归观察者的原点——浅谈科学展的策划

2019年12月10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六期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厅举办,本次的主讲人是朱达一,独立策展人、导演,毕业于同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曾供职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及上海科技馆,目前担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天文馆专委会执委。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博士主持了本次讲座。                                                                朱达一讲座现场   朱达一老师首先向观众分享了一些他曾参与设计的展览和设计理念,他认为对于展览而言,叙事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展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出色的叙事。随后朱达一老师具体展开了天文学相关主题的策展模式和方法,在这其中,他强调回归观察者本身所处的环境,这也是科学博物馆比一般科技馆更具优势的地方,回归观察者,可以更直观和真切地体验自然现象本身,这是好奇心生发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朱达一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关于策展技术团队的内容,对技术如何实现策展人想法这一内容进行了具体事例的展开。 最后,在提问交流环节,观众就科学博物馆以及策展的一些具体问题向朱达一老师进行了讨论。最终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文:肖尧      编辑:李盎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