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纪要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纪要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4,066Read

2020年8月18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0期以在线讲座形式举办。本期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刘年凯,科学博物馆学术助理沈萌主持沙龙。

刘年凯首先提到“秤”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常用器具,也是现代重要的科学仪器,并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度量衡史研究,提出本报告从艺术史的图像学方法切入,探讨“秤”在不同文化系统里的演变过程。

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阿努比斯、赫尔墨斯、米迦勒和尸毗王”,“正义女神、天秤宫与占星学”,“商人、医生与炼金术士”,“成为科学仪器”四个部分。刘年凯讲解了约80幅不同时期图像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中出现的“秤”的形象指征,涉及古埃及神话、古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和佛教、东西方占星学、商业、医药业、炼金术以及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哲学研究等;认为“秤”的符号含义可以体现文化背景对其绘画传统的影响,也可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碰撞的印记;而以拉瓦锡为代表的化学家开展的定量实验,真正使“秤”成为一种现代科学仪器;最后以德国画家丢勒1514年的名作《忧郁一》以及图像学大师潘诺夫斯基对这幅画的评论结束了报告。

在提问交流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计量史研究专家关增建教授、复旦大学化学系王鸿飞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和互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就里乔利《新天文学大成》里“秤”的含义与大家展开讨论,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楠和刘年凯探讨了开普勒《鲁道夫星表》封面插图中持秤女神的形象,科学史系研究生严弼宸、杨啸与刘年凯交流了炼金术向自然哲学的过渡、图像中秤盘高低的寓意等问题。

 

沙龙纪要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Picture1

希腊瓶画 (Hermes weighing the souls with a balance c. 470 BCE )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尸毗王本生

维米尔 “ 持秤的女子” (Vermeer Johannes ,Woman Holding a Balance 1662-1664)

鲁道夫星表(Rudolphine Tables ,1627)封面插图

丢勒 “忧郁一”(Albrecht Dürer Melencolia I, 1514)

  

 

      撰文:刘年凯

沙龙纪要NO.10 | 刘年凯:从公正到精确——东西方图像中”秤”的形象的演变-Picture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