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1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本期主讲人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教授主持沙龙。讲座现场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主讲人通过腾讯会议与场外观众互动。
安来顺教授的报告围绕当代大学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社会性议题,以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展览案例,从大学博物馆的历史嬗变、科学和教育: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学博物馆的复合型功能特征、大学博物馆的发展瓶颈与重要机遇、大学博物馆正在加速融入社会生活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他认为大学博物馆是一种极为重要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博物馆类型。在世界博物馆发展进程中,大学博物馆拥有独特的地位。当代大学博物馆在两个方面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一是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体系;二是承担大学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他引用ICOM UMAC主席Marta C. Lourenço的观点作为报告结语,“大学博物馆需要了解大学自身发展需求与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找到自身发展的路线图,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大学及大学以外的地方都听到。要为目前高等教育的变革做出贡献,因为这些变化同时也代表新的机遇,使大学博物馆能够在大学与社会中扮演更多、更新的与文化相关的角色。”
场内外观众与主讲人就国内外博物馆差异性、国内博物馆的建设方向、科学史研究者在博物馆建设与科学传播中的关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栏目做了现场直播,讲座直播回放达6万人次。
讲座结束后,安教授参观了科学博物馆的“百年器象”展览。

现场交流

参观"百年器象"展览
撰文:沈萌
摄影:孙德利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