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4,241Read

沙龙现场

主持人尹菱

 

4月30日下午2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在人文楼B206推出第22期科学博物馆沙龙《科学家的多重身份——从“尾波加速”科研实践浅谈“顶天、立地、树人”》。本次沙龙邀请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国际学术前沿激光等离子体加速领域公认领军人物鲁巍,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长聘副教授华剑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后周诗宇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和对话,试图通过从初心到成果转化的实践解读帮助观众更清晰地探究清华科研团队在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应用以及培养与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每一段攀登之路背后的精彩故事。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媒体总监尹菱主持了本次沙龙。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1

主讲人鲁巍

 

鲁巍是清华大学十三五“激光等离子体加速与应用”项目的带头人,他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粒子加速器和尾波加速器的原理、相关研究以及应用情况。他谈到,粒子加速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回望过去百年科学发展历史,超过一半的诺贝尔物理奖与粒子加速器及其应用相关。粒子加速器的典型特点就是规模大,为产生巨大的能量,需要大尺寸的仪器作为支撑。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大型的科学仪器就是粒子加速器,如同步辐射光源装置、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如用于肿瘤放疗、癌症治疗等等。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2

主讲人鲁巍

 

鲁巍提到,相比于传统的加速器,新型加速器即尾波加速器的加速梯度更大,将是传统加速器的1000倍,如果尾波加速器的方案可行,“公里级”的装置将可能缩小至“米量级”的实验室规模,这将是颠覆性的变化。产生尾波的一种可能来源是超短超强激光,目前各国从事超短超强激光研究的机构非常多,投入也很大,但在产品层面主要由欧美国家主导。当前超短超强激光产品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尺寸大、集成度低、运行环境要求苛刻、运行维护困难、参数不稳定、无法满足应用落地需求等。2021年欧盟批准建设的EuPRAXIA装置将是下一代真正面向应用的激光加速器实验装置,将于2024年动工。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3

沙龙现场

 

最后,鲁巍围绕他在清华大学的十年科研时光,结合其科研进展,谈了对“顶天、立地、树人”的感悟。他认为“顶天、立地、树人”是一种理想和追求,“立地”应放在第一位,把科研成果真正做到应用层面;其次能“顶天”,在深耕专业的同时,和国家资源做对接,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争做世界领域的创新引领者;最后在“顶天”和“立地”的过程中“树人”,培育知行合一、开拓进取的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新人。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4

沙龙现场

 

鲁巍以其科研内容为例对“立地”和“顶天”作了深度解读。在“立地”层面,他介绍了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工业级超紧凑超短超强激光器、世界首台桌面同步辐射光源样机、世界首台“集装箱里的激光尾波加速器”的相关情况。在“顶天”层面,鲁老师介绍了团队依托国家级平台推动下一代光源大科学装置的原理性探索和装置建设研究情况,包括推动建设世界首个面向应用落地的激光加速器应用装置“中原之光”,依托上海光源国家平台推动发展尾波加速器驱动自由电子激光,与高能所合作开展未来对撞机技术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5

沙龙对谈现场

清华工物系的老教授童德春现场发言

 

沙龙的第二阶段,鲁巍教授邀请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长聘副教授华剑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后周诗宇一起就科研价值、灵感触发、坚持动力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在现场,清华工物系的老教授童德春也讲述了她们年轻时做科研的一件趣事,这位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童老师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愿意做好啦啦队,为他们鼓掌加油。

沙龙的尾声,三位嘉宾分别以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周诗宇说:“不管做什么,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华剑飞坦言,非常荣幸能够在生活在这个时代,感谢国家和学科发展给我们的一个机会。鲁巍则语重心长地对观众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大家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都能找到自己所爱,坚持达到自己希望达到的成就,相信坚持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沙龙精彩观点辑要

 

周诗宇,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博士后,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在面向未来对撞机的尾波加速器关键科学及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6
      我主要是做理论模拟。做理论模拟,首先要有好的想法,我大多数想法不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面看论文或者推公式想到的。往往是在路上散步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发呆的时候,突然就有一个想法过来了,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离谱,但是好像又有高度的可能性。当时就爬起来,赶紧通过模拟验证一下。这也是做理论模拟的一个好处,一个想法可以非常快地得到靠不靠谱的初步验证。当发现一个全新的想法,其他人从来没有提过的时候,这个东西又有非常好的性质和价值,整个人会非常开心。因为这个想法基本上就奠定了工作最主要的一部分,这个是做理论的一个乐趣,做实验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一个科学问题肯定有非常多的相关文献,如果你顺着某一个已经发表出来的文献透露出来的一个观点往下想的话,一般很难会有一个全新的想法。真正一个全新的想法,或者说别人还没有发现过的想法,大多数情况是来自于一些可能看起来没有那么相关的一些文献或者知识。你每天都往一个点去想的话,很难在那个点有突破,你可能会绕一下,有时候就胡思乱想,也觉得有些不靠谱,但确实是一个新的可能。

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我们更不要给自己限制,不要认为别人发出来的东西就是好的,自己的思考就是胡思乱想,很多东西可能就是在你不经意之间突然想到的,所以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想到一个好的idea。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7 华剑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长聘副教授,长期从事激光尾波加速器实验与应用研究。在尾波加速电子快照、高效率外注入级联等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激光尾波加速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世界领先成果。

我们实验室课题组的学生都应该通宵达旦过。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好多问题,然后处理问题、排查问题,同时也在收获知识。有时候晚上突然有一个好的想法,根本没有睡意,就想接着赶紧做,取一个特别好的结果。

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条件比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好很多,网络教育资源也丰富,但是因为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老师和家长要放手,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多做一些探究,然后在做研究或者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研究的乐趣。

 

鲁巍,长江特聘教授,清华本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国际学术前沿激光等离子体加速领域公认领军人物。近期,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2022)。 沙龙回顾NO.22 | 鲁巍:年轻人总得有点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Picture8
       压力都是自己给的。优秀的学生一旦选定了有价值的事,他会自己去做。对于创造力比较强的学生,老师只是谈问题,给建议,或者在他暂时缺少动力的时候给他鼓励——我们一定要去做到位,不断地探索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一个学生需要我们经常盯着他,不断地去告诉他该怎么做的话,他的潜力就相对有限。如果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热情,相信它可以发挥作用,你就要有耐心去坚持,慢慢产生一种使命感,就是你要去解决这些问题,让它变成一个真正有用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机遇、机缘都是有的,但也都是有限的,你一旦选定目标就必须全力以赴。年轻人总得有点这种傻劲,不然没有办法做出让人惊奇的工作。当你有了这种想法和信念的时候,科研本身就不会是个冷板凳。在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压力,没有解决思路,这个是科研的一部分。我们无数次的发现,当你找对问题,真正开始跟它死磕的时候,实际离柳暗花明的灵光一现就不远了。冷板凳是别人认为的,如果你有笃定的信念的话,你也许乐在其中。这也是走进一个领域,不断成熟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我的博士导师说一句英文就是never say never,说你成功的时候,你永远不要觉得你永远会成功下去,可能你会因此而导致一一次惨痛的失败。但是在你接近绝望的时候,觉得这不行的时候,你也不要武断地认为这事一定不行,其实往往是在一个犄角旮旯的组合里面,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就出来了,这个过程恰恰是所谓的灵感,当它显现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快乐。这种科学探索发现的魅力,你只要keep going,你肯定会遇到。
       如果你往大了讲,宇宙很大,人类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要说意义和价值,我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但是反过来说,就作为人类的一员,虽然也只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活着就想做一些对现阶段人类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多多少少有点意义地事情。我不强调一定要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往往你不一定能hold得住,我觉得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做一些可能的创新,在这个过程里面体会科研创新的价值。
       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对人类贡献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已经到了我们应该做出更多贡献的时代。我们有非常好的条件和环境,能够让年轻一代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溯源的能力。未来的小朋友们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更加地平眼看世界。保持一种质朴和向上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未来会越来越好,这是我的期望,我也相信会实现。

 

合影留念

 

       责编|伊墨
       文字整理|刘波阳  周冰玉
       摄影 | 孙德利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科博沙龙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

    4月19日,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姜虹受邀来到科博为观众讲授《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本次第41期科博沙龙活动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晓天主持,校内外三十余位观众聆听了讲座。   20世纪初,成都和上海等地开启了中国的观鸟历史。美国人戴珍(Jane B. Dye)与丈夫戴谦和任教和生活于华西协合大学,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观察鸟类三十余年。姜虹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了解到这一段历史,并开始了文本和实物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鸟类作为一项大众爱好和科学活动逐渐发展起来,戴珍将这一项活动延展到中国,从四川的城墙、钟楼、山坡等地通过望远镜俯视观察鸟类行为。当时的中国鸟类研究主要依靠标本收集,戴珍具有便利的收集条件,但她拒绝加入收集队伍,她坚信野外观察也是有效的研究方式。她将观鸟当成习惯,细致地记录、描述和鉴定鸟种、分析习性和行为、发表鸟类文章、举办讲座等,并潜移默化影响了周围的人。戴珍在回忆与Beck女士到雅安观鸟时写道,“我们度过愉快的观鸟时光。她研究鸟类已经几年了,我们比较彼此的鸟类笔记。她说自己主要参考的资料还是前几年我在《华西教会新闻》上发表的每月观鸟笔记。我在雅安最后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徒步、观鸟……见到了差不多40种鸟。”   讲座中,姜虹从戴珍与先生戴谦和在中国的从教经历讲起,讲述了博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叶被遗忘的一段观鸟历史以及女性在其中的贡献与影响力。戴珍的观鸟实践延续了维多利亚博物学文化的潮流,顺应了奥杜邦运动呼吁的鸟类保护,也反映了当时业余观鸟活动与职业鸟类学之间的张力。戴珍在1930年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上海鸟类》是写给那些想在鸟类栖息地观察它们的人,而不是那些靠博物馆标本研究鸟类的人。从这点上讲,它比我其他所有鸟书都更适合我。当然,里面只有一部分鸟类和四川的鸟类相同。” 在博物学复兴的今天,戴珍以观鸟先驱的身份浮出水面,已经成为成都鸟类博物学的一张名片。姜虹在讲座中还谈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因为女性在观鸟中一直处在助手、配角的地位,且并未融入鸟类研究的共同体中,因而像戴珍一样的女性常常被忽略。后来,有人评价戴珍:“她的文章彰显了她的勇气,将鼓舞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把知识分享给他人。如果全中国爱鸟之人都能以成都为榜样,关于鸟类的科学知识很快就会丰富起来。”   讲座后,主持人张晓天就讲座内容以及科学传播、读书等话题与姜虹展开深入对谈,现场观众也纷纷互动交流,场面十分热烈。   【撰稿:伊墨 ;摄影:曹飞红】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馆校共建: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三十余人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听取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博物馆讲座并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展览。这是科学博物馆根据北京市教育改革方针面向中小学开展的有关科学教育的馆校共建活动。   科学博物馆复原研究员杨智明为师生们带来一场题为《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的科普讲座,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科学家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小时的讲座时间过得飞快。师生们均表示意犹未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科博的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他们认真观看了各种展品,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理解了科学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讲座、参观活动,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五一班师生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的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一课,开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撰稿:孟洁   审核: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