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 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
2022年9月2日下午,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26期在新清华学堂八三实验剧场举行。正值科学史题材话剧《哥本哈根》在清华大学首演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本次沙龙活动,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退休教授刘兵,主讲“戏剧舞台上的科学家形象与科学伦理——从科学史角度看话剧《哥本哈根》”。沙龙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主持。
刘兵教授以C·P·斯诺的“两种文化”作为引入,提到在上世纪的英国大学里,文理科生之间有着很大隔阂。在斯诺看来,这两群人代表了“两种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这种文化的分裂是由英国教育过度专门化导致的,需要进行弥合。刘兵教授认为,这个问题直至今天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像《哥本哈根》这样通过戏剧等艺术形式来呈现科学,可以看作是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努力。通过这部戏剧,观众可以更多地领略艺术家对科学的认识与思考。刘兵教授指出,这些站在人文立场上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极富启发性,《哥本哈根》就是包含这类思考的一部优秀戏剧。
随后,刘兵教授介绍了话剧《哥本哈根》的科学史背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与原子弹研究。量子力学是这场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成果,它关注微观世界的领域,带来了一种与经典物理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其中核裂变研究与原子能应用正是量子力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话剧《哥本哈根》正是以二战背景下科学家们对原子弹的认知与研制为核心展开的。剧中三个人物分别是丹麦科学家玻尔、德国科学家海森堡以及玻尔的太太。刘兵教授接着对玻尔和海森堡在量子力学上的成就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进行介绍,并就物理学发展与原子弹的研制、原子弹在二战中的使用及其带来的各处争议进行了讨论。
戏剧《哥本哈根》是当代剧作大师迈克·弗雷恩根据 “1941年海森伯探访玻尔”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旷世杰作,1998年于英国国家剧院首演后便举世轰动。2002年,胡开奇先生翻译后,王晓鹰导演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制作出了符合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国话经典版。自2003年面世以来,此作品已经连续演出18年,这次在清华大学的演出已经是第三次。
剧作取材的这次会面,是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1941 年,海森伯到哥本哈根与玻尔的一次神秘会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海森伯和玻尔这对曾经情同父子的师生在会见时已分属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会见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到底谈了什么内容,只知道会面之后,两人多年的情谊一朝了断,只剩下了表面的客气和相互间的漠然,同时,由海森伯领衔的德国原子弹研发失败,由玻尔参与的美国原子弹研发则最终成功,并投向了日本广岛。围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和战争走向的历史事件,剧作以三人两幕和四次追溯,以高度绵密和凌厉的思辨去原了会面。剧作罕见地将物理、历史、哲学和艺术高度融合,塑造出了“一段历史、一种理性的震颤、一次心理的探究和一场全面的道德审判” (John Peter,《星期日时报》)。
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关于“哥本哈根之谜”以及对海森堡的评价问题,学界有着许多不同看法。本剧作者迈克尔·弗雷恩对此做了大量考察,充分了解了科学史家对这一话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创作中进行了不同情形下的虚构, 不仅包含对科学伦理的反思,也融入了对人性的反复拷问——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
话剧《哥本哈根》问世后,它在科学史和科学文化界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关注。这部剧也被戏剧界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部戏剧之一。“不确定性”是本剧中的核心概念,正如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那样,科学传播、历史记忆与人间事务同样存在着“不确定”,充满多种可能性。
像话剧《哥本哈根》这样,以科学和科学家为主题和主人公的经典戏剧还有很多。刘兵教授选择了不同时期以科学家为主题的戏剧,从中分析话剧史上科学和科学家形象的变迁。首先是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该剧概述了伽利略的生平成就,塑造出科学家的英雄形象;其次是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虚构了牛顿、爱因斯坦、梅比乌斯在一个精神病院的故事,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呈现的先进科学的破坏力,科学家的形象在这一剧作中是极端负面的;到了20世纪末的话剧《哥本哈根》,科学家的形象变得复杂化,不同情节中反应出多元和富有争议的形象。刘兵教授认为,在科学传播领域,科学与科学家形象是被关注的重要议题,二者不可分割。不同时代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识是不同的,其中会受到与科学伦理有关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刘兵教授强调,在话剧《哥本哈根》的讨论之外,科学伦理的必要性已经为科学家和科学史学者所关注。例如在STS研究中经常讲到创新,但近些年来更强调“负责任地创新”,即对科学创新的预期后果负责。他援引萨顿的话来说明:“科学史证明,科学对任何人和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同时它也证明了科学的不足。”最后,刘兵教授以中科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作结,“当代科学和技术渗透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对科学寄予更大期望时,也就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鉴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试验场所和应用对象牵涉到整个自然与社会系统,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社会化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且正在把人和自然带入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直接影响人类自身和社会伦理,要求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为构建和发展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伦理做出贡献。”
在随后的提问答疑环节,来自科学史系、中文系、软件学院等不同院系的同学针对讲座主题和话剧《哥本哈根》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提问与思考,刘兵教授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话剧《哥本哈根》在清华大学的演出做了很好的预热和导览。该讲座通过搜狐、视频号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
【本文已经主讲人刘兵老师审校】
观剧感想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樊一寒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盛星元
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 孟昊宇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责编|伊墨
文字 | 盛星元
摄影 | 新清华学堂提供
审核 | 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