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步林精密机床

百年器象语音导览Comments Off on 肖步林精密机床177Read

肖步林精密机床

这是由瑞士肖步林公司(Schaublin Ltd)于1960年生产的精密机床,额定转速30000 转/ 分,可以实现0.1 毫米孔径的加工。学校于1960 年通过香港从瑞士购买这台精密机床,总共花费大约10 万瑞士法郎, 其中5 万用于购买机床本体,剩余的用于购买夹具、钻头等附件。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百年器象语音导览

无级变速搅拌器

这是一台由清华大学许保玖教授(1918-2021)在60年代自己设计的无级变速搅拌器。据环境学院蒋展鹏老师回忆,当时实验室没有混凝搅拌机,市面上也买不到,没办法做混凝搅拌方面的试验。许先生主动提出自己设计搅拌机。大家都暗自咋舌,因为这完全是机械专业的事,与给水排水专业相距太远。但许先生一个人在实验室塔楼的二楼设备间空隙里支起了绘图桌,专心工作了好几个月,完成了无级变速搅拌机的全套设计,包括总装图和各零部件图。最终交由学校的设备加工厂生产了两台,满足了当时的教学科研需要。本展品即其中之一。兄弟院校和研究单位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如获至宝,都跑来参观学习,购买图纸。那时不讲究知识产权, 土木系资料室只收晒图成本费。 该仪器采用的无级变速装置在当时的机械专业也比较先进,而用在混凝搅拌机上则大大地提升了使用性能。在环境工程学中,混凝是指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水中胶体或小颗粒污染物聚集成大颗粒的过程,目的是增强其沉降性能, 方便后续的沉淀去除。为使混凝剂与水充分混合,并增加扰动,促进凝聚过程,需要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由于混凝效果随水力条件变化很大,搅拌器需要能够变速,一般有几个速度档位,或者是无级变速。现代的混凝搅拌机还有定时、编程等更多附加功能。
百年器象语音导览

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样品和测量装置核心部分

该展品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样品和测量装置核心部分。四个蓝宝石基片位于平台上端,基片上是手工制备的霍尔器件,其中颜色较深的部分为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测量时样品处于高真空、极低温、强磁场的环境中,最低温度距离绝对零度仅0.01度。 样品台主体由纯铜制成,薄膜样品通过纯金导线与电子测量设备连接。样品台的设计参照电子产品通用标准,有利于测量、维护及向通用电子器件扩展。
百年器象语音导览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机柜及通信主板

本展品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机柜1个及通信主板1个,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提供。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是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按两期工程实施:一期系统(TH-1)于2009年9月在长沙研制成功;二期系统(TH-1A)于2010年8月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升级完成。2010年11月14日,国际TOP500组织在网站上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行榜,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一。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峰值性能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性能每秒2507万亿次(LINPACK实测值),由6144个CPU和5120个GPU装在140个机柜组成,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总重量达到155吨。该机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3款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4类结点机、2套网络、15种印制电路板,及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并行程序开发环境与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在异构融合体系结构、64位多核多线程自主CPU、基于高阶路由高速互连通信、多级并行编译优化、高性能虚拟计算域、软硬一体的低功耗控制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技术突破。 作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全系统具有高自主、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等显著特点,综合技术水平进入当前世界领先行列。“天河一号”在石油勘探、高端装备研制、生物医药、动漫设计、新能源、新材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气象预报、遥感数据处理、金融风险分析等领域获得了大量成功应用,目前已经服役超过10年,成为国产功勋超级计算机。 “天河一号”总设计师为杨学军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委员会顾问;副总设计师为廖湘科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5届校友。  
百年器象语音导览

质谱探漏仪

质谱探漏仪是利用质谱的方法,检查真空系统或器件微小漏孔的最灵敏的仪器, 是真空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工业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迫切需要这种仪器。20世纪60年代初,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的教师们在进行研究工作时, 因缺少真空技术方面必要的仪器, 不得不将一些电子管的部件浸在水中, 或者涂上肥皂水, 像检查自行车车胎漏气那样来检查漏孔。对高真空电子管来说,如此原始的试验办法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以致电子管内的真空度经常无法达标或难以持久, 使得研究工作时断时续。当时,查良镇教授(1937-2022)和参加试制工作的薛祖庆等3位应届毕业生, 利用一切能找到的资料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他们首先借了一台进口的质谱探漏仪, 对它进行深入了解,并向10多个单位详细地了解使用和仿制这种仪器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 他们千方百计地调查了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共计6种文字的一百多篇文献, 8个国家的二十多种产品的资料。   查良镇指导第一届毕业班学生与工厂合作,于1962年7月制成了第一台样机,主要性能指标都已达到或超过了当时的进口仪器。但他觉得仪器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和其他教师一起指导第二届毕业班学生,对性能样机展开了半年的试验研究。1963年11月,工厂按照改进方案制成了第二台样机,性能指标大大超过了第一台,灵敏度又提高了几百倍,达到了国际同类型仪器的先进水平,鉴定委员会认为可以初步定型。查良镇又指导第三届毕业班学生继续研究改进,与工厂合作试制第三台样机。   质谱探漏仪的灵敏度是仪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无论是仪器的设计制造者、还是仪器的使用者, 都经常遇到灵敏度及校准的相关问题。使用者要比较和挑选各种探漏仪器, 在使用过程中监视灵敏度的稳定性,保证探漏结果的可靠性,有时还需要定量估计探漏的效果。由于质谱探漏仪的灵敏度极高, 影响它的因素很多, 使用成本也较高, 因此这方面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同时,设计和试制6104型质谱探漏仪和研究质谱探漏技术工作需要一个客观的检验标准,查良镇和薛祖庆等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于1965年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质谱探漏仪的灵敏度及其校准》一文,研究和评述了收集到的各种质谱探漏仪灵敏度的定义和校准方法, 并根据他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个较严格的定义以及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