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沙龙NO.39预告 | 郑璇: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

通知预告 科博沙龙 线上直播Comments Off on 科博沙龙NO.39预告 | 郑璇: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3,835Read

 

科博沙龙NO.39预告 | 郑璇: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Picture1

讲座题目:

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

主讲人:

郑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活动时间:

2023年12月23日 9:30 - 11:00

活动地点: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蒙民伟人文楼B206)

【讲座摘要】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当天,科学博物馆特别推出了线上展览“多元宇宙:残障、科技与共建未来”,旨在呈现残障社群的多样声音,消除公众对于残障的误解,促进残障社群与科学技术界的对话。结合这个展览,科博将邀请相关研究专家为公众带来系列讲座。12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璇首先带来《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的报告,同时,手语翻译范娇娇也会在现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

科博沙龙NO.39预告 | 郑璇:听障人群需要怎样的语言服务-Picture2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特殊人群无障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向听障人群的手语机器翻译、语音转文字等语言服务新形式应运而生。然而,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和听障者自身的参与缺位,现有的高科技加持下的听障人群语言服务在实践中却频频遭遇尴尬。听障人群究竟有着怎样的语言沟通需求?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为这个群体提供语言服务?科技在此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次讲座中,作为我国首位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聋人代表,郑璇教授将现身说法,带你转换视角,走进听障人群的世界,获取别样的感官和心理体验。

【主讲人介绍】

郑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首位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的聋人,2009年于复旦大学毕业后赴当时西部唯一聋人高等教育办学点重庆师范大学任教,2020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

长期在高校主讲“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沟通”等课程。研究领域为听障人群的语言、心理、教育和社会支持;残障友善心理咨询。除教学和科研外,亦面向残障者及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并持续接受人本主义督导和个人体验。

精通汉语、英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四门语言,在聋听两个群体间穿行无碍。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重大课题子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教材、专著、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曾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手语翻译介绍】

范娇娇,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远程视频翻译项目和听力残疾人就医引导服务项目负责人,北京各区残联手语翻译及手语培训讲师,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手语主持人。参与《盗墓笔记》等多部影视作品手语指导工作,参编出版《初级手语翻译教程》,获得2023年国家通用手语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曾在多项重大活动中担任手语翻译,拥有丰富的手语翻译经验。

 

【供稿:尹菱】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