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

新闻报道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3,745Read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  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2021年7月30日晚,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第19期在线上举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主持了本次沙龙。本期主讲人温心怡是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她的博士课题“早期现代医学实践中的征象学说”(惠康基金会博士奖学金)研究征象学说(doctrine of signatures)在16–17世纪德国和英国的炼金术、草药医学中的实践,同时关注这一学说在现当代的遗存和重新发明。在科学史研究之外,她同时研究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并曾在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研究新媒体艺术与理论。她同时也是公众号“科学史图书馆”的创始人。

温心怡从制图望远镜与明箱的原理、使用及认识论意义等方面,藉由绘图仪器的操作过程来揭示看待科学图像的新视角。

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Picture1

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Picture2

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Picture3

图片由主讲人温心怡提供

明箱(camera lucida)由科学家沃勒斯通(William Hyde Wollaston)于1807年发明,而制图望远镜(Graphic Telescope)是明箱的变体,由仪器制造商和风景画家柯内利乌斯·瓦雷(Cornelius Varley)改造而成,它既是一个望远镜,又是一个画图仪器。在十九世纪,人们用这些仪器观察和绘制大到彗星,小到植物和微生物的物体,也用于建筑测绘和风景水彩画绘制等。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明箱等绘图工具在科学图像叙事中处于边缘地位,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摄影是十九世纪图像史的转折点,而将明箱等绘图工具视为摄影的前身,理解为机械复制图像的工具。

温心怡提出,在以摄影为中心的叙事以外,我们可以以另一种谱系来研究明箱、制图望远镜等机器,将绘图工具不仅视为生产图像的手段,而且视为将图像数据化、模型化的工具。

首先她介绍了这些仪器的光学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制图望远镜为例,使用时需要先将物镜对准观察物体,然后将眼睛对准目镜。目镜的上半部分是一面镜子,用于反射接收到的光;下半部分是一个孔,当眼睛靠近目镜时,由于视觉的重影效果,观察者就可以在纸上描绘出观测到的图像。明箱及其衍生出的绘图工具使得描画而非肉眼写生成为十九世纪勘测实践的核心。其次她介绍了如何使用明箱、制图望远镜,以及其他多种明箱与望远镜的组合仪器描摹图像与建模。在测绘时,观测者利用角宽度与纸上描画的图像实际大小的比,用三角函数估算望远镜到观测对象的距离,进而应用于军事行动等场景中。由于描画方法能让画家原样再现物体的远近、大小比例,因此许多著名测绘家如摄影测量的创始人劳赛达(Aime Laussedat)、建筑史家勒杜克(Viollet-le-Duc)等都青睐这些描画工具。

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Picture4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 图片由主讲人温心怡提供

 

  这些带有描画功能的望远镜为十九世纪带来了一种“测绘视觉”。第一,测绘视觉是一种水平且聚焦的视觉效果。使用制图望远镜画出的风景画往往横向展开,焦点所在的建筑物等对象在画面中心,是全画最清晰的部分,其他背景和前景则较为简单,缺少肉眼观察可描绘出的非水平视角与丰富的前景。这种视觉效果虽然为一部分画家所诟病,但可以清晰呈现出距离测量的对象,便于计算。第二,测绘视觉带来的是一种结构性的再现,其核心并非”truth to nature”,而是”true perspective”。在用明箱和制图望远镜描画时,观测者一般只能描出观测物体的轮廓和透视关系,这使得物体的三维结构如建模一般被抽象出来,在山脉体块结构、运动的测绘中,这种视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制图望远镜以及各种明箱与望远镜的组合为摄影测量(photogrammetry)提供了关键的认识论,也是劳赛达日后发明这一技术的重要来源。将制图望远镜分布于一个地区、建筑物的各个角度进行绘图、观测,之后将不同角度的数据整合得出最终的数据,制出地图乃至三维模型,这种方法就是摄影测量的核心。在今天,我们用手机app、电脑软件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摄影测量,而这种技术的源头则是明箱提供的方法。最后她概述了一些近年来兴起的将图像操作化的理论方法。在“操作图像(operational image)”的概念下,照片、图像不被看作最终的目的,而是看作数据生产和进一步建模的工具。这一方面的进一步阅读文献可以参考科学史图书馆提供的文献目录《操作图像、技术图像、行动图像|馆藏书单》。https://mp.weixin.qq.com/s/rGkyaTGhH04wbSULTFmbuA

报告结束后,温心怡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三角测量法、透视法、地平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分享了科学史领域关于科学图像的代表性研究。

【本沙龙纪要由志愿者刘佳璇整理撰写】

沙龙回顾 NO.19 | 柯内利乌斯·瓦雷的制图望远镜与十九世纪的“明箱”-Picture5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百年器象”新展志愿者讲解培训会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3日,清华大学“百年器象——科学仪器历史展”志愿者讲解培训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及展览现场成功举行。全新升级的“百年器象”展览分为四大主题展区:“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红色工程师的摇篮”,“200号:知难而进,众志成城”,以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展览汇集了120余件/套展品,涵盖了从教学实验仪器到前沿科研设备的多个方面。 培训活动安排紧凑,议程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当日上午,志愿者们首先在“百年器象”展厅自由参观,亲自体验全新升级的展览内容。透过这次观展,志愿者们对展品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培训讲座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王玥涵主持展览培训会,“百年器象”展品统筹刘佳妮详细解读了展览的大纲和展品介绍,涵盖了展品的历史背景、科技意义及其在清华大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刘佳妮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志愿者对展品内涵的理解,也为他们今后的讲解工作提供了实用的知识储备。随后,范爱红老师对“百年器象”展览重新布展的背景与提升,以及该展览将作为未来科博永久馆舍常设展“清华厅”的基础进行了介绍。最后,科博讲解员贺懿斐为志愿者进行导览示范,科博各馆员也在展厅中与志愿者们进行互动交流。志愿者们由此充实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也为展览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期待志愿者们在未来的讲解过程中为观众带来更深刻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观体验。   撰稿:王玥涵 审核:范爱红
新闻报道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一行来科博参观交流

10月21日,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一行30余人莅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参观交流,同行人员有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高博、副部长王晋、二级调研员李磊,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付萌萌、副主任周亚光。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党支部书记范爱红、媒体总监尹菱、公教馆员王玥涵参加接待。 北京市科协一行首先参观了科博展览。陈维成副主席在吴国盛馆长的引领下参观了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 随后,陈维成等北京市科协领导与吴国盛等科博人员在人文楼B206进行座谈交流,主要讨论在科学文化、科学史、科学人物方面的合作事宜。陈维成副主席就如何对科学史上的著名人物进行解读,做成科学传播精品,听取吴国盛馆长的见解,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 吴国盛对北京市科协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结合“高山科学经典”的科普品牌项目,介绍了科学经典内容的策划、执行、传播过程,以及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他强调了资金、人力、精力等条件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寻找科普传播主讲人以及受众认知参差的难点。吴国盛特别说明,“高山科学经典”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密集式传播的目标,但是经典内容常读常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要深化,不仅围绕经典读本导读,还要结合作者、时代背景、对当下的意义等通过导读、对谈、读书会、答疑会甚至展览、表演等多艺术形式进行全面地展现,在慢读、细读中达到教育化人的目的。面对当前科普内容同质化、低端化的倾向,吴国盛再次重申,科普是全民性质的科学普及教育,科学家群体也是科普对象,不应该单纯停留在学生阶段,局限在了解科学原理、科学家故事,而是要从历史系统中溯源,立足当下意义,引发哲思,启迪智慧,造就科学创新的土壤。 科协高鹏介绍了目前北京市科协正在做的经典科普项目,包括“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科学大家人物系列、“科学之美”的科学影像系列等。陈维成也表达了科普传播者必须持有的长期心态和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等观点,这样才能让经典内容真正沉淀下来,服务好社会的广大受众。 吴国盛非常认同北京市科协正在实施的科普项目,呼吁北京市科协可以集结像李永乐、严伯钧等科普自媒体博主,加入到科普大军,培养起一批爱科学、爱读书、爱讨论的科学粉丝,营造一种活跃、丰厚的学术氛围,加大媒体的传播音量。他建议将科学博物馆作为其中的传播阵地,通过对科学仪器的解读唤起受众对科学发展历史的深切感受,共同将科学传播事业做精做强。   (事业发展部供稿)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潘旭辉老师向我馆捐赠抽印本论文

2024年10月3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典藏部潘旭辉老师向我馆捐赠了的两件论文资料,分别是刘仙洲1958年发表的《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论文(抽印本)、刘仙洲与王旭蕴于1959年共同发表的《中国古代对于齿轮系的高度应用》论文(抽印本)。 刘仙洲(1890–1975),毕业于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学系,历任北洋大学校长(1924-1928),东北大学教授(1928–1931),唐山交通大学教授(1931–1932),清华大学教授(1932–1975)、副校长(1947–1975),创建了清华工学院和机械工程系,是中国机械工程学科开创者,也是中国科技史学科开创者。     (收藏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