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发展史”课堂走进清华科博,探寻电子媒介前世今生

新闻报道 光电之迹 公教活动Comments Off on “媒介发展史”课堂走进清华科博,探寻电子媒介前世今生3,608Read

9月18日下午,一堂别样而生动的媒介实践课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进行着。新闻与传播学院 “媒介发展史”课程的40余名硕士生一同走进“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追溯光电技术和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电子媒介发展历史。展览联合策展人、收藏家程昊先生,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范爱红等诸位老师,志愿者环境学院博士生刘迪波,以及“媒介发展史”主讲教师吴璟薇副教授,一同参加并进行了讲解与交流

“媒介发展史”课堂走进清华科博,探寻电子媒介前世今生-Picture1

“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通过展示影响当代信息社会关键人物的手迹,从而串联起从电磁、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再到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媒介技术的前世今生展览导言写到:“我们已身处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让世界变成地球村,视频会议消弭了物理的空间距离,而无时不在的电子邮件和信息提醒,则兑现了近60年前麦克卢汉的预言:作为食物采集者的人类重新以信息采集者的身份不协调地出现”。

展览收集了法拉第、约瑟夫·亨利、摩尔斯、贝尔、马可尼、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还有香农、肖克利、楚泽、海蒂·拉玛、基尔比、马丁·库帕、温顿·瑟夫、比尔·盖茨、伯纳斯·李等等信息科技先驱的手迹,共展出40余件含有这些先驱及相关人物珍贵手迹的书籍、信札、便条或名片,内容丰富,史料珍贵。展览既向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先驱进行了致敬,也用“以物证史”的方式勾勒技术进步的轨迹,同时反思了媒介技术之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

“媒介发展史”课堂走进清华科博,探寻电子媒介前世今生-Picture2

展览主讲志愿者刘迪波在向现场观众展示留声机的原理

 

参展结束后,课程在现场进行了互动研讨,同学们就“为何选择手迹作为展览对象?”“从光到电的历史中哪一段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手迹作为人类重要的书写方式如何塑造人的主体性”等问题展开交流。展览策展人程昊先生点评说,此前曾与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合作过新闻传播业先驱的手迹展览,此次跟清华大学合作的“光电之迹”,放大了新闻传播媒介发展中“电子媒介”的篇章。同时,展览将时代背景中的社会、政治、商业等因素纳入到展览当中,以审视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程昊讲到,展览聚焦虽然仅两百年间的信息通讯史,但实际上还可向前追溯至电流推动媒介发展之前的“悬臂通讯机”时代,这说明历史留下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空间给我们。

“媒介发展史”课堂走进清华科博,探寻电子媒介前世今生-Picture3

展览策展人程昊在现场与前来参观的同学们交流

 

程昊认为,“光电之迹”展示的信息媒介更迭和变革的历史,不仅暗含了对信息论三要素——传输手段、存储介质、处理工具等变迁的呈现,而且反映了媒介行业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故事,能够帮我们重返历史的现场。纵观展览中提到所有的这些技术,其实浓缩到了今天的手机里,技术发挥的作用还在,但只是换了一种形态伴随着我们。相反,那些复古的文书和笔记却难寻踪影。展览主题所聚焦的信息科技与展览方式所选的手迹收藏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意思的张力。程昊还提到,对名人的手迹进行收藏是小众爱好,但它一旦与社会行业的发展变化相结合,进行策展的意义就与众不同了。他希望借助对手迹的展示去开拓一个重新理解新闻传播与媒介历史的维度。

课程主讲人吴璟薇老师在发言中讲到,展览以科技先驱的手迹和签名为线索讲述历史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做法。她发现个人签名所代表的书写风格,其实是在呈现人的身体主体性。人和书写媒介的互动过程本身是一种“文化技艺”,像展览中早期呈现的手迹以备忘录和书信为主,后期手迹也聚焦于个人的签名乃至电子ID,这期间反映了书写方式的变化,有助于我们从身份主体的角度重新认识手迹的书写。签名是个人媒介的载体和象征物,是一种身份认证。今天电子科技的发展,令指纹、面部识别成为个人识别的标准,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吴老师说,展览向我们展示了电子媒介和信息通讯技术在重塑人和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其结束语也发人深省,她看到传真机的发明者爱德华·贝兰所写的话“昨天的不可能很可能在明天成为可能,但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会使人类走向更大的幸福吗?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据此,吴老师总结道,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当今天光和电的技术经历了两百年高度发展,算法等智能技术正在决定我们的信息接收时,我们的新闻和日常生活还将被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人类自身又可以发挥怎样的主体性去协调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正是“媒介发展史”这门课要持续探讨的内容。

“媒介发展史”课程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旨在融合媒介环境学、法国媒介学和德国媒介理论等经典理论与媒介技术等国内外前沿研究,探寻媒介发展的规律,并从媒介发展的历史中思考媒介与技术、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课程将理论融合媒介实践,通过博物馆参访、阅读和研讨等方式,在思考与体验中寻找到解决新媒介技术带来的问题的良方,促进媒介技术的良善发展。

 

供稿丨高山

排版丨林宇轩

“媒介发展史”课堂走进清华科博,探寻电子媒介前世今生-Picture4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特稿 | 同心筑梦 共建科博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建六年来公益捐赠记事

  满怀清华心,共筑两岸情 正值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六周年馆庆之际,台湾长兴集团创始人、清华大学名誉校董高英士先生,向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慷慨捐赠,支持科学博物馆“镇馆之宝”——水运仪象台等比例全功能复原研发项目。高英士先生的善举将为科学博物馆的筹备与馆藏建设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高英士先生,生于1924年,祖籍台湾省台南市,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毕业。作为一名实干兴邦的企业家,高英士先生辛勤深耕化工产业数十载,致力于全球化学原料进口及制成品输出业务,始终把“技术开发与提升”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英士先生也是一位情谊深厚的慈善家。自上世纪90年代始,高英士先生与清华大学达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学校的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和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与了鼎力支持。从英士楼到艺博英士珍藏展,从“清华之友-长兴奖学金”“清华之友-高英士奖学金”再到“清华之友-承宪康纪念奖学金”,高英士先生对清华的关怀与支持浸润在清华校园的方方面面。就是这样一位期颐老人,心系国家,身体力行地回馈社会,为教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助力赋能。 伟大之大学,必有伟大之博物馆。高英士先生曾这样评价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具有提升人类精神层次及正向思考的价值,因此博物馆的设立对大学教育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家综合类收藏型科学博物馆,以展现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历史成就,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科学传播为使命,推动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这与高英士先生所秉持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欣闻科学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后,高英士先生很高兴地答应捐助科学博物馆水运仪象台复原研发项目。   水运仪象台等比例全功能复原项目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重点建设项目,复原品将放置在科学博物馆未来场馆的核心区域,成为“镇馆之宝”。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体量最大、耗资最多、机械技术含量最高的单体科技制品的巅峰之作,综合体现出古代中国在天文仪器、机械制造和冶金技术等领域的最高成就,具有科学史、技术史、制度史、建筑史的研究价值。 同时,水运仪象台与清华大学具有深厚的渊缘。20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时任第一副校长、中国机械学科和机械史学科的开创者刘仙洲教授(1890-1975)以《新仪象法要》为蓝本对水运仪象台的复原及其若干技术性细节提出了构想。2010年左右,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唐晓强教授对水运仪象台关键机械(水轮擒纵机构)进行了突破性重建,成功研制出1:3尺寸的样品,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在此基础上,科学博物馆将锐意进取,勇攀高峰,旨在实现水运仪象台枢轮机构、报时系统、浑仪和浑象全功能、全天候无故障连续运行的创新与突破。通过这台仪器,观众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古人利用浑仪、浑象、漏刻等仪器进行天文观测、演示的方式,理解古代的计时方式,了解水车等生产实践工具的原理、应用等。观众亦可通过室外金字塔型的玻璃窗窥见水运仪象台雄伟的体量和令人震憾的运演过程。   为了完成此项重任,科学博物馆还特别邀请到原台湾南台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特聘教授兼古机械研究中心主任林聪益教授主持水运仪象台复原研发项目。除了台湾高英士先生的捐助,水运仪象台复原研发项目此前还曾获得过唐仲英基金会、清华大学1999级本科校友的捐助。该项目预计在3年内完成整体复原工作。   星光汇聚  共谱华章 科学博物馆筹备队伍,薪火赓续,奋楫笃行。六年来,每一位科博人秉炽热之心聚焦收藏、研究、展陈、公教、传播事业,全方面镌刻科博的璀璨科学蓝图。 伟大之博物馆,必有伟大之馆藏。科学历史藏品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在学校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科学博物馆馆藏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450平米展厅、537平米库房,通过“收、买、造”多种途径充实、积累了6500余件古今中外的科学藏品,向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的愿景持续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清华校友、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公益组织构成的团结紧密且涉足多领域、多学科、多行业并日益壮大的科博捐赠网络。   六年间,众多像高英士先生一样满怀科学热忱的清华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相聚科学博物馆,倾囊相授。 从邓锋、利青校友代表的深圳市汇爱公益基金会,到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校友设立的“恰逢柒时”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 1999级本科校友设立的“久久同心”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1989级本科校友设立的“八纮格致,九转功成” 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 从唐仲英基金会对“达·芬奇机械发明的复原研究项目”“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项目”的大力支持,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博物致理,共建科博——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藏建设”筹款项目; 从王晓滨校友捐赠推动“科学革命中的仪器”复原收藏,到清华校友王裔澄、袁桅、郑培敏、罗茁、陈克棉、孙玉文、张晓娜、阙里、李如心,我国已故哲学家、美学家叶秀山,投资人周航、李艳洁、Austral,资产管理人田江川、杨海燕、段苏函、吴兆光,高山书院肖盾、吕永超,清华教工曹敏丽、张鑫蕊、姚夏涵,以及杨怀越、杨怀超、杨怀谦三兄弟,杨光、杨淇奥祖孙俩,金勤献、刘自敏、金梦笛一家,杨华、杨珍晖夫妇,龚超、王梦之夫妇等,他们都在支持科博的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挚感谢每一位捐赠者,您的每一笔捐款、每一件捐赠藏品,都使我们有幸透过时间的长度与空间的厚度,再次抚触科学器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器物蕴藏的科学力量。您对科学的热忱也将同这一件件器物载入科博建设历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学博物馆永久馆址已经破土动工,竣工在望。尽管科学博物馆的各项筹备工作已有实质性成效,但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博物馆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面临资金、藏品等方面的种种困难,亟需来自社会各界的持续支持与帮助。 目前,随着科学博物馆筹备工作及永久馆舍建造的不断推进,科学博物馆也将持续开展并推进巴比奇差分机一号、唐迪钟、奥瑞仪、哈里森航海钟、焦耳桨轮实验装置、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胡克复合显微镜等大型科学仪器购置/复原计划以及16-18世纪欧洲古天文仪器的复原项目、中国古代水力天文钟的复原项目、元代郭守敬的观象授时仪器复原项目等,以期进一步丰富科学博物馆收藏、研究、展陈等核心功能。 在此,全体科博人呼吁各位关心、热爱并支持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能与我们同心筑梦,共绘未来世界科学文化新华章,科学博物馆将以多种方式彰显、回报捐赠者的善举。 捐赠联系人:范老师 电话:010-62780628,13522892748 邮箱:fah@tsinghua.edu.cn   科学器物带着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崇敬, 汇入科学文明的长河中, 这份深情也将会同器物一样 在眼波流转中染上岁月的斑驳, 但科博会为您的真诚与付出记载与定格。 蓦然回首时, 您终将会撩拨起对科学悸动的那份回忆。   责编|伊墨 文字|张泽明 审核 | 范爱红 鸣谢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筹)教职工赴故宫观展

2024年4月2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带队,系馆教职工一行二十余人赴故宫博物院参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和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展览精选约200件展品,多数收藏于凡尔赛宫和故宫博物院,涵盖科学仪器、瓷器、绘画、书籍等多种类型。是难得一见的与科学类收藏相关的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筹展团队成员王宜若老师的介绍下,科学史系与科博教职工参观了位于文华殿展出的展览。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主要介绍了中法间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开端。第二单元是“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分为“礼品和定制”和“交汇与新创”两个章节。本单元展示了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清代宫廷收藏中出现了种类丰富的法国器物,既有两国交往的礼品,又有传教士的贡献,更有清宫向法国定制的物品。而第三单元为“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同样分为“收藏和改造”和“模仿与灵感”两个章节。其主要向参观者呈现了被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并在展览中解析法国对中国进口物品的装饰和改造,以适应当地人的审美需求。 观展后,吴国盛教授就布展方式、藏品展示、科学器物收藏等问题与故宫博物馆院筹展团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双方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与合作。 本次参观活动也是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团队建设活动,科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科学史系联体运行,科学博物馆不仅为科学史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借助科学史系的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深化展览内容,让更多的公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魅力。这次活动不仅是系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次深化,更是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的一个美好展望。   撰稿:刘骁 摄影:孙德利,孟洁 审核:孟洁
新闻报道

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四通MS-2411型打字机

2024年4月20日,张自强先生向我馆捐赠一台1999年生产的四通MS-2411型打字机。四通MS-2411型打字机由我国著名科技企业四通集团公司于1993年生产推出,是我国第一台符合ISO 10646《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多国语种中外文打字机。 张自强先生曾担任四通公司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        延展阅读︱中文如何走进电子设备?专访四通打字机工程师张自强   (收藏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