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馆长主讲“更好的清华”公益讲堂——《走近科学博物馆》

科普讲座Comments Off on 吴国盛馆长主讲“更好的清华”公益讲堂——《走近科学博物馆》2,419Read

点击图片观看回放视频

 

活动简介

为了更好的发挥高校基金会汇聚大学资源、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桥梁和平台作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推出“更好的清华”公益系列讲堂,持续邀请清华大学专家、学者就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分享见解、答疑解惑,让更多的人以更便捷的方式,得到更专业的知识服务。

2020年9月录制的“更好的清华”公益讲堂第五讲走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邀请吴国盛教授围绕科学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细致地回答了大家关心的一些疑问:

科学博物馆为什么如此重要?

西方科学博物馆的建设对于我们建设自己的科学博物馆有什么样的启发?

大学科学博物馆的建设在推动中国的科学博物馆的建设以及国民的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播放平台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服务号 &“公益讲堂”线上直播与回放,同时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抖音平台播出。

 

主讲嘉宾

吴国盛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馆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主持人:

赵劲松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特别支持: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

 

(范爱红供稿)

吴国盛馆长主讲“更好的清华”公益讲堂——《走近科学博物馆》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通知预告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预告 |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点亮科学理想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上空闪过一道强烈的亮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为我国核科学发展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时至今日,我国核科学已开枝散叶,在国防、能源、民生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做出重要贡献。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间节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决定在2024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开展“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点亮科学理想”主题科学教育活动,重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光辉历程,讲述清华大学在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刻苦攻关逐步走到世界领先地位的故事,学习感悟我国核科学技术人员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广大师生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1 主题科普讲座 #2“百年器象”专题导览百余年来,无数清华理工学人胸怀科技报国、追求真理的理想,不畏艰难、勇于钻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展览“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展出的近百件仪器、设备、工具、教具,见证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其中,有一个区域集中展示了清华大学核研院“200号”基地当年研制核反应堆的部分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合影照以及后人为纪念“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学子绘制的人物长卷《我愿以身许国》(高仿品)。6月1日上午10点40分,科学博物馆志愿者王燕斌将带您重忆这段科学之路。 #3  科学光影| 电影《横空出世》   【供稿:事业发展部】
新闻报道

党日活动走进北京市盲校开展科普讲座

2024年5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党支部与人文硕231党支部、北京市盲人学校学发中心党支部、党政办党支部联合举办“支部共建走进盲校,奉献爱心服务群众”主题党日活动。来自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20多名师生来到具有150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市盲人学校。   本次盲校之行的第一站是参观校史馆。盲校老师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盲校的发展历史脉络,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中国第一家盲校“百年追光”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150年来,盲校的发展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致力于特殊教育的先驱们的不懈奋斗,他们以无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开创了视障教育的先河,使盲校成为推动社会包容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后,师生党员们还在盲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张伟平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食堂、“百蔬园”、体育馆、美工教室等场地,全面了解盲校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情况。   在美工教室,师生党员们欣赏到盲校学生们精妙绝伦的美工作品,惊叹于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为盲校教师有效的特殊教育成果所折服。科学史系党支部也借此机会,向北京市盲人学校捐赠了一批盲童手工课需要的手工材料、科学史图书、科博明信片等纪念品,助力支持盲校学生的精彩成长和全面发展。   下午15:00,在盲校的八角报告厅内开展“光明大讲堂”科普讲座。第一场讲座“科学史中的伟大科学家”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杨智明博士主讲,听众为盲校小学学段的学生。杨智明向学生们介绍了科学史上做出伟大贡献的十位科学家,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传递科学知识,展示科学魅力,现场氛围轻松愉快、反响良好。第二场讲座主题为“天工开物——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的博士后张万辉主讲,听众为中学职教学段的学生。张万辉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阐述了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们对未来发展的热情与信心。两场精彩的科普讲座赢得盲校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本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科学博物馆馆员与科学史系老师发挥科学史专业特长为北京市盲校带来科学教育讲座,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培养了爱国情怀,普及了科学知识,鼓励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同学们学习科学知识,用智慧和勇气去遇见科学、预见未来!   文案|李凯旋 审核|刘子琪、范爱红
新闻报道

传承科学家精神 | 朱邦芬院士畅谈“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

5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做客“传承科学家精神”第三讲,作题为“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的报告。清华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袁丽丽,学生科学传播协会会长李志刚以及百余名学子参与活动。此外,北京城市学院的师生代表也到场聆听。   报告伊始,朱邦芬院士用朴素的语言介绍了他与黄昆先生、杨振宁先生相识的故事。为了让到场同学们都能够清晰了解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生平,朱院士介绍了杨振宁先生在专业领域内的13个方面成就,以及杨先生归根清华后为清华大学、为中国做出的5个方面巨大贡献。而对于黄昆先生的成就,朱院士用“两个高峰”来形容黄先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成就,以“两件大事”(开创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长期在第一线从事物理教学,为一代又一代物理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来描述黄先生对我国发展的重要贡献。 接下来,朱邦芬院士指出: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能够取得如此优秀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学校环境,“把学校的环境建设好,好苗子就比较容易冒出来”。朱院士结合杨先生与黄先生的学习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好的学校环境具体有哪些表现。 PART/ 01 01      最重要的方面是“优秀学生荟萃”且相互之间充满讨论、辩论以及“追问”。杨先生、黄先生在西南联大就读时,经常相互交流、讨论辩论,他们曾就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辩论到深夜,熄灯后仍点亮蜡烛,查看海森堡的著作来继续他们的辩论。朱院士认为:一流大学聚集了同龄人中一群最优异的年轻人,要让他们的创造力相互鼓励,产生和淬炼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学风和人格。02      其次,“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表现。朱院士提到,西南联大的良好学风让杨先生和黄先生都受益匪浅。杨振宁先生说让自己“感动不已”;而黄昆先生则表明,那种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渗透到每天的生活中去”。03      第三方面是“良师指导下的个性化教学以至一对一的培养模式”。朱院士强调:“学生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思维风格’,而不是知识或技能。”比如黄昆先生并没有同其导师Mott发表论文,但其导师Mott仍对黄先生学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04      最后一个体现则是“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空间”。一如黄昆先生所说:“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应当与自己驾驭的知识能力相匹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了解科研前沿、完成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针对这一点,朱院士特别语重心长地寄语在场同学:“在你们这个最具创造性的年纪,需要有仰望星空的时间,去天马行空。整天做题、准备考试,对你们的发展和创造不是很有帮助的”。在谈论了杨先生、黄先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后,朱邦芬院士又进一步讲授了两位先生对于创造知识(科研工作)的思想。 PART/ 02 这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选择未来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杨振宁先生建议学生们:应当选择与物理现象或物理基本结构有直接、简单关系的方向,或是选择有良好推广前景的方向。而作为本科生如何实践杨先生的建议,朱院士提示在场的同学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把发文章作为目标。本科生研究的作用是训练渗透式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去了解不同的领域,去寻找有前途并且自己喜欢的领域。”       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向之后,还须明确如何开展研究。朱邦芬院士介绍了杨振宁先生对研究生的“十戒”,其最为核心的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宁拙毋巧。此外,朱院士还分享了黄昆先生“三个善于”的思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杨振宁先生的“十戒”思想与黄昆先生的“三个善于”思想,都是从事科研工作需要的宝贵财富。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杨振宁先生与黄昆先生的成就来源于他们天才般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更离不开他们人格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PART/ 03       通过朱邦芬院士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杨振宁先生曾亲身感受过亡国的危机感,这使得他与我们这代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他对中国的热爱以及他挥之不去的中美之间的情结是绝对不可以被忽视的。朱院士用“率真”一词概括了杨振宁先生的品格。他能够直言自己的贡献,也毫不避讳地写下了“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杨振宁先生的父亲)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在评价黄昆先生时,朱邦芬院士套用了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话语称:意志纯洁、公正不阿的判断、珍惜国家科研经费、学风纯正、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做研究、极端认真、谦虚、律己极严、任何时候的社会公仆意识,“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PART/ 04 对于当今的科研工作内卷化现象:朱院士认为,需要将我们的评价体系从“数数”转变为由熟悉的人(如教授、导师等)写信推荐和同行根据成果评价,而其前提是学术诚信体系的完善。但在评价体系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个体要保持自己做人的底线。有同学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研究重大问题,但这可能几年之内没有成果,“publish or perish”,在回答时朱院士建议,一方面围绕自己喜欢的方向持续攻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做一些相对简易的研究“应对”考核,双管齐下。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的平衡问题: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其次是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待遇等因素当然也需要考虑。但是,作为清华的学生,还应当有自己的使命感:能做第一流科研的人并不多,清华的学生更应当对人类、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结束后,朱邦芬院士寄语道:清华学子应该在自己有兴趣,有能力的领域,做一流的工作,这是我们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   讲座简介——“传承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是为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助力青年成长,搭建的师生共建交流的新平台。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离退休工作处、科学博物馆、科学史系主办,学生科学传播协会、工物系团委、机械系团委、电子系学生科协、电机系学生科协、未央书院学生科协和新雅书院学生科协协办。本次活动也得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以及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发展支持计划的大力支持。 【供稿:THU学生科学传播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