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科学家精神 | 朱邦芬院士畅谈“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

新闻报道 科普讲座Comments Off on 传承科学家精神 | 朱邦芬院士畅谈“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5971Read

5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做客“传承科学家精神”第三讲,作题为“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的报告。清华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袁丽丽,学生科学传播协会会长李志刚以及百余名学子参与活动。此外,北京城市学院的师生代表也到场聆听。

传承科学家精神 | 朱邦芬院士畅谈“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Picture1

朱邦芬院士作报告

 

报告伊始,朱邦芬院士用朴素的语言介绍了他与黄昆先生、杨振宁先生相识的故事。为了让到场同学们都能够清晰了解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生平,朱院士介绍了杨振宁先生在专业领域内的13个方面成就,以及杨先生归根清华后为清华大学、为中国做出的5个方面巨大贡献。而对于黄昆先生的成就,朱院士用“两个高峰”来形容黄先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成就,以“两件大事”(开创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长期在第一线从事物理教学,为一代又一代物理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来描述黄先生对我国发展的重要贡献。

接下来,朱邦芬院士指出: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能够取得如此优秀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学校环境,“把学校的环境建设好,好苗子就比较容易冒出来”。朱院士结合杨先生与黄先生的学习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好的学校环境具体有哪些表现。

PART/ 01

01
      最重要的方面是“优秀学生荟萃”且相互之间充满讨论、辩论以及“追问”。杨先生、黄先生在西南联大就读时,经常相互交流、讨论辩论,他们曾就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准确意义辩论到深夜,熄灯后仍点亮蜡烛,查看海森堡的著作来继续他们的辩论。朱院士认为:一流大学聚集了同龄人中一群最优异的年轻人,要让他们的创造力相互鼓励,产生和淬炼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理想、学风和人格。

02
      其次,“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表现。朱院士提到,西南联大的良好学风让杨先生和黄先生都受益匪浅。杨振宁先生说让自己“感动不已”;而黄昆先生则表明,那种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渗透到每天的生活中去”
03
      第三方面是“良师指导下的个性化教学以至一对一的培养模式”。朱院士强调:“学生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思维风格’,而不是知识或技能。”比如黄昆先生并没有同其导师Mott发表论文,但其导师Mott仍对黄先生学术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04
      最后一个体现则是“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空间”。一如黄昆先生所说:“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应当与自己驾驭的知识能力相匹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了解科研前沿、完成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针对这一点,朱院士特别语重心长地寄语在场同学:“在你们这个最具创造性的年纪,需要有仰望星空的时间,去天马行空。整天做题、准备考试,对你们的发展和创造不是很有帮助的”
在谈论了杨先生、黄先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后,朱邦芬院士又进一步讲授了两位先生对于创造知识(科研工作)的思想。

PART/ 02

这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选择未来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杨振宁先生建议学生们:应当选择与物理现象或物理基本结构有直接、简单关系的方向,或是选择有良好推广前景的方向。而作为本科生如何实践杨先生的建议,朱院士提示在场的同学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把发文章作为目标。本科生研究的作用是训练渗透式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去了解不同的领域,去寻找有前途并且自己喜欢的领域。”

      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向之后,还须明确如何开展研究。朱邦芬院士介绍了杨振宁先生对研究生的“十戒”,其最为核心的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宁拙毋巧。此外,朱院士还分享了黄昆先生“三个善于”的思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杨振宁先生的“十戒”思想与黄昆先生的“三个善于”思想,都是从事科研工作需要的宝贵财富。
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杨振宁先生与黄昆先生的成就来源于他们天才般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更离不开他们人格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PART/ 03

传承科学家精神 | 朱邦芬院士畅谈“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对学生成长的启示”-Picture2

讲座现场

      通过朱邦芬院士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杨振宁先生曾亲身感受过亡国的危机感,这使得他与我们这代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他对中国的热爱以及他挥之不去的中美之间的情结是绝对不可以被忽视的。朱院士用“率真”一词概括了杨振宁先生的品格。他能够直言自己的贡献,也毫不避讳地写下了“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杨振宁先生的父亲)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在评价黄昆先生时,朱邦芬院士套用了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话语称:意志纯洁、公正不阿的判断、珍惜国家科研经费、学风纯正、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做研究、极端认真、谦虚、律己极严、任何时候的社会公仆意识,“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PART/ 04

对于当今的科研工作内卷化现象:
朱院士认为,需要将我们的评价体系从“数数”转变为由熟悉的人(如教授、导师等)写信推荐和同行根据成果评价,而其前提是学术诚信体系的完善。但在评价体系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个体要保持自己做人的底线。有同学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研究重大问题,但这可能几年之内没有成果,“publish or perish”,在回答时朱院士建议,一方面围绕自己喜欢的方向持续攻关,另一方面也可以做一些相对简易的研究“应对”考核,双管齐下。
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的平衡问题:
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其次是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待遇等因素当然也需要考虑。但是,作为清华的学生,还应当有自己的使命感:能做第一流科研的人并不多,清华的学生更应当对人类、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体人员合影

 

活动结束后,朱邦芬院士寄语道:清华学子应该在自己有兴趣,有能力的领域,做一流的工作,这是我们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

 

讲座简介——“传承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是为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助力青年成长,搭建的师生共建交流的新平台。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离退休工作处、科学博物馆、科学史系主办,学生科学传播协会、工物系团委、机械系团委、电子系学生科协、电机系学生科协、未央书院学生科协和新雅书院学生科协协办。本次活动也得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以及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发展支持计划的大力支持。

【供稿:THU学生科学传播社 】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赵振江副研究员向我馆捐赠数学研究资料及书信、手记

2024年6月26日,中国科学院赵振江副研究员向我馆捐赠数件/套数学研究资料及书信、手记。此套研究材料包括一本印有“京师大学堂”图章、出版于1898年的《圆锥曲线》,一套出版于1903年的《形学备旨》(卷一至卷十),作者Niccolò Guicciardini教授签名的《阅读原理:从 1687 年到 1736 年关于牛顿自然哲学数学方法的争论》(Reading the Principia: The Debate on Newton's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Natural Philosophy from 1687 to 1736)、《艾萨克·牛顿论数学的确定性与方法》(Isaac Newton on Mathematical Certainty and Method)。 此外,赵振江副研究员还捐赠了他与R.S.Westfall教授、剑桥大学出版社、Hans Wuβing教授、王元院士、阎康年教授的写给他的全部书信,以及翻译《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注解和纪实手记。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向我馆捐赠科学仪器

2024年6月24日,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我馆捐赠两台科学仪器,分别为1990年生产的QGS-08型非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1996年生产的BFS2100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分析仪器厂引进德国制造工艺及生产线,开发了QGS-08型非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特点,不仅满足了工业自动化及环境保护监测的需求,一些关键部件还返销德国。目前,该型号产品仍在不断迭代生产,几十年来共生产数万台,为我国工业自动化及环境保护监测做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分析仪器厂开发了BFS2100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分析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科学史系与科学博物馆师生集体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24年6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党支部组织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科学史系师生与科学博物馆馆员近30人参加活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于今年5月30日正式开馆,该馆设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大楼内,首展共包括1个主展览和5个专题展,总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   在去往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途中,科学史系党支部书记范爱红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重要回信精神。范爱红书记介绍了回信的内容,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要求,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指出作为清华大学教师要努力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到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副主任白元平接待了来访师生,对大家前来观展表示欢迎。在传播规划处副处长李朝晖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该展览以时间顺序展开,呈现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珍贵史料,包括他们的手稿、证书和随身工具等展品。在讲解老师的介绍下,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我国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的艰难历程,他们胸怀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奋斗终身。   随后,参观师生前往观看“中华科技文明展(序)”影片,该影片回顾了我国五千年来灿烂的科技文明。在炫酷的视觉特效中,影片带着回溯了先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到近现代科学家们科技救国、科技报国的情怀,再到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飞速发展的科技成果。随后,师生们又自行参观了“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展”、“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编纂史展览”和“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5个专题展览。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作为“两弹元勋”,以邓稼先、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展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今天仍需要我们传承和学习,展览生动地呈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科学报国的人生,激发了参观者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   本次参观活动受到了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热情接待。观展之后,师生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演播大厅和报告厅等馆舍场所。双方领导也就科技传播、科学史研究、博物馆展览等方面进行了简短交流,并表示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加强合作。   活动结束后,参观馆员纷纷表示,作为科学史和科学博物馆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要始终关心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传播科学家精神。   【撰稿:刘骁;审核:范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