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

新闻报道 科普讲座Comments Off on 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4,001Read

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1

 

2022开学季微访谈@彭凯平

对于2022年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疫情反复对他们的学习时空、心理压力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难以预测的未来,年轻人的焦虑与痛苦都有不同层面的展现,或显性或隐性。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认为,压力是人类进化历史长河中十分正常的一种反应,当我们遇到挫折、打击、失败、风险、死亡各种挑战的时候,人的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些激素会让我们耳朵更灵、眼睛更毒、感觉系统更敏锐,同时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力量、骨骼力量都变得特别强大,所有这一切会让我们进入到一种战斗状态,能够斗,能够逃,能够跑,能够跳。因而,悲观消极心理让我们时时保持警惕心,能够安全活下来,但人类的积极心理是让我们活得更好的重要支柱。

开学季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特别采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请他为大学新生传授一些积极心理学,帮助大家更好地调整负面情绪,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个人学习、事业和生活的方向,从而拥有自己笃定、自信而怒放的人生。

 

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2

彭凯平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至今已发表45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出版图书《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吾心可鉴:跨文化交流》、《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等中英文著作12部,致力于积极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研究。

 

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3

 

01. 大学新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应该如何尽快适应生活,照顾好自己?

● 彭凯平

       一般来说,清华北大的同学的情绪调节能力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但也会遇到一般人遇不到的心理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落差大。在中学时他们是万众瞩目的骄子,但在大学里便是芸芸众生,即使你很努力也不一定成为最好的学生,因为还有更优秀的人。第二个挑战是在学校里独自生活、孤立无援,没有着落的感觉可能更强。我们中国孩子上学都是团队作战:亲人、老师都倾注了他们最多的关怀与支持。但在这里,老师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责,即使学校做得非常好了,但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这样的孤独感也是普通孩子没有经历过的巨变。
       面对这些变化,要调整心态。我反复提倡“心理的韧性”,要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从头开始不断适应,遇到挫折不要一根筋或有灾难性思维,要意识到自己本来还没有走向社会,就是普通人,只不过高考成绩好了一些,并不表示你一定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以后的道路还要靠自己去奋斗努力。所以,一定把高中的荣耀放在身后。人生是不断演化的马拉松,跑完一段还得跑新的一段。
       同时,在大学里一定要结识朋友。既然我们都是优中选优的尖子,他的智慧、奋斗的精神、和你相同的人格特性是真的能够帮你。学校还有很多有丰富人生阅历和智慧的老师、有爱心的工作人员,他们随时随地愿意跟我们同学交流、沟通。甚至你还有可能找到生活的终身合作伙伴,谈情说爱、互相支持。人是社会动物,交流对人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特别重要。
       第三个特别重要的是,趁着还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应该经历各种情绪的跌宕起伏。换句话说,别让自己老是特别高兴,有时体验失败也是重要的心理磨练。因为以后在社会上,一旦失败很难再爬起来,甚至就是出局。但在大学,一次考试没考好可以再来,发言很糟糕可以再做,一次感情失败了可以有第二次。有些学生害怕失败,故意选择容易的课、做稳当的事、说大家都说的好话。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一些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大学是最适合去尝试的地方。 
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4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4

清华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现场

 

02. 身心、人际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力。面对宿舍、同学之间因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不接纳甚至是冲突,空间上的逃避又不太可能,新生该如何处理好这段关系?

● 彭凯平

       一般来讲,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一条原则是相似性。我们同学可以挖掘你和其他同学的相似性,比如学习、兴趣、三观、家乡等,找到后就会容易建立联系。
       第二条是互惠性。互相帮助,对方就很容易回应。你给人微笑,人家回应微笑。你让别人成为你的朋友,你先要在心里让你成为他的朋友,帮人做点小事,主动搭话,就能建立联系。
       第三条是共同的目标。大家同心协力做一件事,比如完成一个计划、做一件工作,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容易让你建立联系。
       所以建立联系要靠自己挖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是一成不变。一个特别简单的建议就是主动接触。接触就是缘分,靠自己主动迈出第一步,开口说第一句话,给人家送第一本书、第一个微笑、第一个礼品,只要你做了,会有收获的。 
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5

03. 曾经有一篇文章反映清华没有适合个人发呆的地方,您觉得个人发呆的场所对个人心理疏导有什么作用?

      ● 彭凯平
       这种叫做“冥想”或“正念”,或者叫“专念”。其实不一定非得有个地方,因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有心灵的安静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你闭上眼屏蔽各种噪音,也可以进入一种发呆的状态。
       我觉得发呆可能包括多重含义,除了冥想外,可能还包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有一种发呆就是“观人”,重庆话叫“打望”。你就坐在学堂前,带着一种欣赏之心看着来往车流,也很快乐开心。看一看,没有别的想法,笑一笑,没有别的意图。
       发呆不是局限在某个地方的瞌睡、犯糊涂,而是带有欣赏之心、关爱之心、联系之心。王阳明先生说我来看花,我的心同时灿烂起来,这就是一种发呆。发呆是一种联系。脱离一切、孤独地、没有任何联系地发呆,那是精神问题。 

 

04.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多种因素,学业跟不上是个重要的因素,新生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 彭凯平
       首先要诊断,没学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天生确实不适合学,得改专业。我个人提倡人才是可以流动的,学生是可以换系换专业的,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没有一成不变从一而终的教育方式。如果不是学习兴趣,而是因为生活方式,比如懒、不读书。这个就要改变行为,主动积极起来。挂科一次不可怕,可以补考,可以进步。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方法不当。很多人在中学的一套方法在大学不适用。以前老师给你很多题目准备考试;但大学是要培养科学家的,自学是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你一时半会适应不了这种自主独立的学习风格,就找人帮忙,给你一些指导,也可以慢慢学好。
    “相信人可以变,可以不断发展”,这种心态的改变也很重要。在大学里,更多的是要找到自我的状态。很多学生的焦虑心态大多源于与外界的比较。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文化信念“见贤思齐”,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了各种榜样的形象。这种比较有时是让人很绝望的,因为榜样一定是最炫、最光鲜、最有感染力的,即使不是,也要包装成特别完美。我妹妹就特别烦我的老师,总说你哥哥怎么样,我也不希望亲妹妹受到我的压力,况且我自己也没有那么好。所以一定要和自己过去比,看自己有多少进步;和自己未来的目标比,看自己还要走多少路。
       还有一种,“和虚拟的自我比”。就是假设我不在清华,我会干什么?这么一比,我觉得日子真好,我已经到了清华。很多人很少这么想,但我们有这样一种“虚拟现实思维”,我们有时会想象,我有一个亿怎么办?那是往上比。我们现在往下一步讲,假设我没有现在这些事,我会怎么样?你会发现你会特别珍惜,你现在拥有的是真实的,很多人生活得更艰苦,然后你再靠自己奋斗,得到更多。

 

05. 以转专业为例,人有时会纠结,是坚持挺过去,还是换一个轨道,两者都是利弊交织在一起。放弃与坚持之间,同学应该怎么选择?

      ● 彭凯平
       我觉得三件事可以做。第一,学校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就是为了解决大家学习中的问题。他们是很有经验的,至少了解各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第二,看机会成本,如果不转,对你的伤害有多大?伤害小就不用转,如果伤害比较大,学不下去了、要退学了,就一定要转。很多人做抉择往往不是考虑机会成本而是沉淀成本:我已经花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事情。你在一个痛苦的专业里花了三年也没有意义,因为这都是过去了,关键是如果再有一年不转,我会有什么?如果这个结果可以战胜,我觉得就不用转;如果不可战胜就一定要转。
       第三,也得考虑长远规划。考虑后续的专业人才方向是什么,尽量与未来有匹配。仅仅是因为这边挂了科就换到另一个专业,但将来又不喜欢那个专业,还不如咬牙切齿坚持一下,一定要和自己未来的志向绑在一起。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6

06. 面对阶段性的负面情绪,您有比较有效的调整方法吗?

     ● 彭凯平
     “八正法”可以有效控制负面情绪。很多我们以前都做过,只是不知道后面的科学道理。
       第一,深呼吸。人在应激状态下气息很粗。反其道而行之,将氧气慢慢吸进来,吸得越长、越久、越深沉越好。美国小学三年级给孩子做“情商教育”,第一堂课就教孩子慢慢吸气。凡是小朋友一着急要哭,爸爸妈妈最好的安慰就是抱着他说一句“别急,慢慢地吸气”。奥运选手赛前一定深吸一口气,赛中也会控制好呼吸,收紧腹部核心。
       第二,闻香。香气能让鼻子后面的“杏仁核”感到愉快。人类的其他感官都要先“走心”再起反应,都先想一想为什么,再决定开心还是不开心;但嗅觉相反,是先有情绪反应,再有认知评价。我们湖南有一道菜叫做臭豆腐,虽然大脑知道吃起来香,但我闻的时候还是难受。所以,可以利用嗅觉先产生情绪反应。比如,古人讲究“君子佩香”,毛主席的书房里有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也是有花香书香。英文里也有安慰别人的常见表述“smell the rose”,闻一闻玫瑰的芬芳。
       第三,抚摸。首先,可以抚摸膻中穴,它在双乳之间,我们很多时候觉得堵得慌,像是气淤积在这里。心情不好时大家可以试一试,你会发现越摸越开心。摸肚子也有安抚情绪的作用,因为肠胃有很多情绪通道,经过边缘系统,而情绪系统经过杏仁核和边缘系统。人类最原始的脑是爬行脑,与欲望、情绪、生殖等有关。它的神经系统在肠胃附近,所以我们心情好时胃口也好,胃口好时心情也好。另外,安抚后脖子,亲人之间的拥抱、朋友之间击掌等,都对情绪有安抚作用。
       第四,幽默。林语堂先生把humor翻译成幽默,为什么?道理叫做悠悠地想,默默地笑。幽默不同于笑话,它需要有一种智慧和心意相通,所以更容易产生长久的情绪调节作用。有个幽默的段子:一个孩子历史考试交白卷,老师问他为什么,小朋友说了一句特别诚恳的话:“我怕篡改历史。”是不是这种幽默地相视一笑,胜却人间无数?
       第五,倾诉。我建议不聊已经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回答就没有问的必要了。一定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限的问题,并且至少应该有30分钟的深度交流。这就是为什么要学积极心理学,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你爱我有多深?不知道,所以诗人才有想象力。犹太家庭每天进行“inquisition”的交流,即质问,问没有答案的问题:今天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不公平的事情,什么东西让你特别激动等等。有现成的标准答案是思想控制,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就是思想创造。
       第六,运动。调整心情还要靠自己找些事做。只要能动起来,做15-30分钟都有意义。在家里打扫卫生,只要是带着快乐积极的心态而不是卖苦力,就会产生正面效果。
       第七就是专念,把意念集中在某一件事,特别是深入到内心感受,就可以转移我们对负面事情的关注。比如中国人练气功强调“气沉丹田”,就是把意念集中在丹田,太极则把意念集中在双掌之间,都是要进行专念练习。
       最后一点是写作,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心得都是有作用的。 

07. 您觉得大学一年级意味着什么?如果让您重返回大学校园,您会怎么做?

● 彭凯平

        大学一年级最重要的还是要很快适应环境,包括情绪调整、自我认识、友情建立等等。越是放下自己的预期,包括比较的对象,可能越容易适应。第二是学业尽量能够过得去,不用追求完美。很多人一年级的成绩都不能反映他未来的成就,比如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在台湾大学第一年化学考试不及格。我自己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读书,最基础的一门课程《普通心理学》,期中考试我只考了60分。不是全班最低,却是我一生最低的分数,但不影响我最后成为心理学家。所以一年级的课程分数没有那么重要,也不能太差,主要是后面一定要追求优秀突出,因为越到后面,专业的意义就越大。
       如果,我回到校园重新度过大学时光,我可能会更关注我自己的专业。我当年报的是北大物理学系,而不是心理学。但我因为写了一句愿意服从国家分配,就分到需要招人的心理学系了。潘光旦先生曾经说过一个观点——“位育”。“位”是你的定位,“育”是成长。每人安定自己的位置,但要追求在这个位置上的成长,所以他把它叫做中庸之道。很多人完全把它变为“顺应”,外在怎么样我就变得怎么样,但adaptation是互动。我也随环境改,但还有自我成长的成分。所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第一次考60分时,我无意走到红学家周如昌演讲的地方,听他讲《红楼梦》。我觉得,所有这些看起来人文的东西都有科学的规律,所以激发了我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我慢慢觉得,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改造心理学,创造新的心理学。后来,我就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包括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等。后来一个心理学教授侯世达指出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三人在科学、心理学、艺术理论论述的一致性,我就感到特别振奋, 原来心理学也可以做出跨专业的贡献。我们同学们也要这样,第一步接纳命运的安排,不是屈服,要在命运中间适应、反抗、超越,创造你自己的命运。
       我个人感觉,同学们还是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书上,因为学校的好处就是看书。时间分配每人可能会不太一样,我自己理想的分配是生活1/3,读书1/3,运动课外活动1/3。希望我们的年轻同学是各占30%,还有10%随机应变。
       我还是比较鼓励多看杂书、听讲座、交朋友这三件事。过分痴迷一件事容易走火入魔。我们现在是因为阅历丰富、精力有限了才要执着,要不然我们做不成任何事情;但年轻人有无限的能量,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尝试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谈恋爱、听音乐、唱歌、跳舞等。
       第三个,我觉得一定要有文体活动,包括去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是美的感受,灵性的激活。而且我特别想我们学校应该鼓励更多的学生在草坪上谈心、聊天、弹吉他、唱歌,甚至就在那发呆。我们的草坪上没人,这就是问题。你可以要求大家不要走捷径, 践踏草坪。我们大学跟国外大学最大的区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草坪上空无一人,除了小喜鹊。这太可惜了,那么多的美景是让人去欣赏使用,不是用来拍照宣传的,要多多地去。开学季微访谈 | 彭凯平: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Picture7

08. 现在流行两个词汇,一个是“内卷”,一个是“躺平”,分别来自对未来的忧虑和无望。未来的社会对当下年轻人的挑战是什么?您觉得他们应该怎么从当下出发去适应未来?

      ● 彭凯平
        我觉得未来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我们焦虑、情绪失调特别重要的原因。如果未来很艰苦,人有准备就不害怕。自己足够优秀,一般对未来都有信心,这叫自我效能感。如果你觉得做不到怎么办?贵人相助,或者找高人一起打拼未来。前几天我和搜狐的高管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个系毕业的,互相帮衬,互相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人生。
        总之,未来的本质就是不确定,要靠自己不断探索、努力奋斗,我们一定相信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相信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向上向善、向富裕的方向发展。当然会有一些波折起伏,但我比较乐观,相信人类社会是不断往前走的。【本文已经作者审核确认】总策划|尹菱
责编 | 伊墨
访谈整理|曹喻佳
图片 | 清华大学微信号等
审核 | 范爱红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新闻报道

“百年器象”新展志愿者讲解培训会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3日,清华大学“百年器象——科学仪器历史展”志愿者讲解培训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及展览现场成功举行。全新升级的“百年器象”展览分为四大主题展区:“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红色工程师的摇篮”,“200号:知难而进,众志成城”,以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展览汇集了120余件/套展品,涵盖了从教学实验仪器到前沿科研设备的多个方面。 培训活动安排紧凑,议程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当日上午,志愿者们首先在“百年器象”展厅自由参观,亲自体验全新升级的展览内容。透过这次观展,志愿者们对展品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培训讲座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王玥涵主持展览培训会,“百年器象”展品统筹刘佳妮详细解读了展览的大纲和展品介绍,涵盖了展品的历史背景、科技意义及其在清华大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刘佳妮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志愿者对展品内涵的理解,也为他们今后的讲解工作提供了实用的知识储备。随后,范爱红老师对“百年器象”展览重新布展的背景与提升,以及该展览将作为未来科博永久馆舍常设展“清华厅”的基础进行了介绍。最后,科博讲解员贺懿斐为志愿者进行导览示范,科博各馆员也在展厅中与志愿者们进行互动交流。志愿者们由此充实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也为展览的顺利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期待志愿者们在未来的讲解过程中为观众带来更深刻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观体验。   撰稿:王玥涵 审核:范爱红
新闻报道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一行来科博参观交流

10月21日,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一行30余人莅临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参观交流,同行人员有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高博、副部长王晋、二级调研员李磊,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付萌萌、副主任周亚光。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党支部书记范爱红、媒体总监尹菱、公教馆员王玥涵参加接待。 北京市科协一行首先参观了科博展览。陈维成副主席在吴国盛馆长的引领下参观了展览《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 随后,陈维成等北京市科协领导与吴国盛等科博人员在人文楼B206进行座谈交流,主要讨论在科学文化、科学史、科学人物方面的合作事宜。陈维成副主席就如何对科学史上的著名人物进行解读,做成科学传播精品,听取吴国盛馆长的见解,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 吴国盛对北京市科协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结合“高山科学经典”的科普品牌项目,介绍了科学经典内容的策划、执行、传播过程,以及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他强调了资金、人力、精力等条件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寻找科普传播主讲人以及受众认知参差的难点。吴国盛特别说明,“高山科学经典”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密集式传播的目标,但是经典内容常读常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要深化,不仅围绕经典读本导读,还要结合作者、时代背景、对当下的意义等通过导读、对谈、读书会、答疑会甚至展览、表演等多艺术形式进行全面地展现,在慢读、细读中达到教育化人的目的。面对当前科普内容同质化、低端化的倾向,吴国盛再次重申,科普是全民性质的科学普及教育,科学家群体也是科普对象,不应该单纯停留在学生阶段,局限在了解科学原理、科学家故事,而是要从历史系统中溯源,立足当下意义,引发哲思,启迪智慧,造就科学创新的土壤。 科协高鹏介绍了目前北京市科协正在做的经典科普项目,包括“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科学大家人物系列、“科学之美”的科学影像系列等。陈维成也表达了科普传播者必须持有的长期心态和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等观点,这样才能让经典内容真正沉淀下来,服务好社会的广大受众。 吴国盛非常认同北京市科协正在实施的科普项目,呼吁北京市科协可以集结像李永乐、严伯钧等科普自媒体博主,加入到科普大军,培养起一批爱科学、爱读书、爱讨论的科学粉丝,营造一种活跃、丰厚的学术氛围,加大媒体的传播音量。他建议将科学博物馆作为其中的传播阵地,通过对科学仪器的解读唤起受众对科学发展历史的深切感受,共同将科学传播事业做精做强。   (事业发展部供稿)
新闻报道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潘旭辉老师向我馆捐赠抽印本论文

2024年10月3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典藏部潘旭辉老师向我馆捐赠了的两件论文资料,分别是刘仙洲1958年发表的《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论文(抽印本)、刘仙洲与王旭蕴于1959年共同发表的《中国古代对于齿轮系的高度应用》论文(抽印本)。 刘仙洲(1890–1975),毕业于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学系,历任北洋大学校长(1924-1928),东北大学教授(1928–1931),唐山交通大学教授(1931–1932),清华大学教授(1932–1975)、副校长(1947–1975),创建了清华工学院和机械工程系,是中国机械工程学科开创者,也是中国科技史学科开创者。     (收藏部供稿)
新闻报道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学习‘200号’光荣传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及《论教育》一书精神,加深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规律的认识,学习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2024年10月17日下午,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党支部、人文硕42党支部、人文硕31党支部与核研院101室党支部联合举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学习‘200号’光荣传统”主题党日活动,科学史系师生及科学博物馆馆员和志愿者近60人一道前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核研院”)昌平科研基地(200号)。 学习活动从核研院观景台参观开始。全体人员登上核研院观景台,俯瞰“200”号基地全貌,认真聆听核研院101室党支部书记陈晓明讲述“200号”基地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一群平均年龄仅为23岁半的清华年轻人,在北京远郊的昌平县虎峪村荒原之上,建成了屏蔽试验反应堆,实现了“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诺言。正是在这片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土地上,我国真正意义上自主设计、建造并调试运行的第一座核反应堆落成且一次成功启动。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清华师生秉持“为民造福、为国争光、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的精神,不辞辛苦、不计回报,为我国掌握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技术和我国核能事业的起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观景之后,来自四个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与参会群众于核研院教学楼第五会议室开展集体学习,本次集体学习由核研院101室党支部书记陈晓明主持。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党支部书记范爱红同志主讲党课“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范老师首先带领各位党员同志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在学习中强调,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们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当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来自教育行业的力量。随后,范老师带领各位党员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在重温之中联系实际问题,深化思想体会。最后,范老师结合相关视频,简要介绍《论教育》一书的基本内容,号召各位党员认真研读、学习。 核研院老领导王革华研究员做“‘200号’的历史、现状及‘200号’精神”主题学习报告。王老师介绍,核研院的发展目标是“以核为主要特色,以核能和新能源为主要研究领域,跨学科、综合性、战略性的世界一流研究院”。核研院是校领导主动请缨、全院师生艰苦创业的产物,以爱国奉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初心。几十年来,核研院先后达成多项重要成就,包括1964年建成的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反应堆、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研究、世界首座一体化自然循环5MW低温核供热实验堆、进军核能安全这个世界性难题并实现核能固有安全——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等。几十年间,核研院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核研院道路”,形成了“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精神,在我国的核能发展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随后,与会师生就“200号”精神展开交流座谈。人文学院党委委员王巍老师、科学史系博士生杜明禹、科学博物馆志愿者王燕斌等在科研组织、核安全、科学传播等方面和核研院老师进行了交流,在座党员围绕参观核研院基地的感悟,并联系“两弹一星”精神进行了发言互动。 集体学习之后,各位党员在核研院老师的带领下参观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深入了解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的设计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它在固有安全领域的突破。核研院老师还为党员们介绍了其核心关键技术——耐高温全陶瓷包覆颗粒燃料元件。通过参观,各位党员更加具象化地体会到该实验堆在占据世界核能安全领域制高点上的意义,也学到了很多基本的核科学知识。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论教育》一书中的重要论述,使党员师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意义,增强对“200号”精神的理解。通过本期主题党日活动,大家不仅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各位党员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学习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们矢志科技强国的初心使命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传统,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教育强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撰稿:李鑫 审核:范爱红,陈晓明,刘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