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开学季微访谈@彭凯平
对于2022年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疫情反复对他们的学习时空、心理压力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难以预测的未来,年轻人的焦虑与痛苦都有不同层面的展现,或显性或隐性。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认为,压力是人类进化历史长河中十分正常的一种反应,当我们遇到挫折、打击、失败、风险、死亡各种挑战的时候,人的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些激素会让我们耳朵更灵、眼睛更毒、感觉系统更敏锐,同时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力量、骨骼力量都变得特别强大,所有这一切会让我们进入到一种战斗状态,能够斗,能够逃,能够跑,能够跳。因而,悲观消极心理让我们时时保持警惕心,能够安全活下来,但人类的积极心理是让我们活得更好的重要支柱。
开学季之际,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特别采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请他为大学新生传授一些积极心理学,帮助大家更好地调整负面情绪,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个人学习、事业和生活的方向,从而拥有自己笃定、自信而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至今已发表45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出版图书《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吾心可鉴:跨文化交流》、《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等中英文著作12部,致力于积极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研究。
01. 大学新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应该如何尽快适应生活,照顾好自己?
一般来说,清华北大的同学的情绪调节能力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但也会遇到一般人遇不到的心理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落差大。在中学时他们是万众瞩目的骄子,但在大学里便是芸芸众生,即使你很努力也不一定成为最好的学生,因为还有更优秀的人。第二个挑战是在学校里独自生活、孤立无援,没有着落的感觉可能更强。我们中国孩子上学都是团队作战:亲人、老师都倾注了他们最多的关怀与支持。但在这里,老师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责,即使学校做得非常好了,但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这样的孤独感也是普通孩子没有经历过的巨变。
面对这些变化,要调整心态。我反复提倡“心理的韧性”,要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从头开始不断适应,遇到挫折不要一根筋或有灾难性思维,要意识到自己本来还没有走向社会,就是普通人,只不过高考成绩好了一些,并不表示你一定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以后的道路还要靠自己去奋斗努力。所以,一定把高中的荣耀放在身后。人生是不断演化的马拉松,跑完一段还得跑新的一段。
同时,在大学里一定要结识朋友。既然我们都是优中选优的尖子,他的智慧、奋斗的精神、和你相同的人格特性是真的能够帮你。学校还有很多有丰富人生阅历和智慧的老师、有爱心的工作人员,他们随时随地愿意跟我们同学交流、沟通。甚至你还有可能找到生活的终身合作伙伴,谈情说爱、互相支持。人是社会动物,交流对人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特别重要。
第三个特别重要的是,趁着还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应该经历各种情绪的跌宕起伏。换句话说,别让自己老是特别高兴,有时体验失败也是重要的心理磨练。因为以后在社会上,一旦失败很难再爬起来,甚至就是出局。但在大学,一次考试没考好可以再来,发言很糟糕可以再做,一次感情失败了可以有第二次。有些学生害怕失败,故意选择容易的课、做稳当的事、说大家都说的好话。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一些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大学是最适合去尝试的地方。
清华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现场
02. 身心、人际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力。面对宿舍、同学之间因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不接纳甚至是冲突,空间上的逃避又不太可能,新生该如何处理好这段关系?
一般来讲,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一条原则是相似性。我们同学可以挖掘你和其他同学的相似性,比如学习、兴趣、三观、家乡等,找到后就会容易建立联系。
第二条是互惠性。互相帮助,对方就很容易回应。你给人微笑,人家回应微笑。你让别人成为你的朋友,你先要在心里让你成为他的朋友,帮人做点小事,主动搭话,就能建立联系。
第三条是共同的目标。大家同心协力做一件事,比如完成一个计划、做一件工作,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容易让你建立联系。
所以建立联系要靠自己挖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是一成不变。一个特别简单的建议就是主动接触。接触就是缘分,靠自己主动迈出第一步,开口说第一句话,给人家送第一本书、第一个微笑、第一个礼品,只要你做了,会有收获的。
03. 曾经有一篇文章反映清华没有适合个人发呆的地方,您觉得个人发呆的场所对个人心理疏导有什么作用?
这种叫做“冥想”或“正念”,或者叫“专念”。其实不一定非得有个地方,因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有心灵的安静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你闭上眼屏蔽各种噪音,也可以进入一种发呆的状态。
我觉得发呆可能包括多重含义,除了冥想外,可能还包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有一种发呆就是“观人”,重庆话叫“打望”。你就坐在学堂前,带着一种欣赏之心看着来往车流,也很快乐开心。看一看,没有别的想法,笑一笑,没有别的意图。
发呆不是局限在某个地方的瞌睡、犯糊涂,而是带有欣赏之心、关爱之心、联系之心。王阳明先生说我来看花,我的心同时灿烂起来,这就是一种发呆。发呆是一种联系。脱离一切、孤独地、没有任何联系地发呆,那是精神问题。
04.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多种因素,学业跟不上是个重要的因素,新生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诊断,没学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天生确实不适合学,得改专业。我个人提倡人才是可以流动的,学生是可以换系换专业的,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没有一成不变从一而终的教育方式。如果不是学习兴趣,而是因为生活方式,比如懒、不读书。这个就要改变行为,主动积极起来。挂科一次不可怕,可以补考,可以进步。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方法不当。很多人在中学的一套方法在大学不适用。以前老师给你很多题目准备考试;但大学是要培养科学家的,自学是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你一时半会适应不了这种自主独立的学习风格,就找人帮忙,给你一些指导,也可以慢慢学好。
“相信人可以变,可以不断发展”,这种心态的改变也很重要。在大学里,更多的是要找到自我的状态。很多学生的焦虑心态大多源于与外界的比较。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文化信念“见贤思齐”,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了各种榜样的形象。这种比较有时是让人很绝望的,因为榜样一定是最炫、最光鲜、最有感染力的,即使不是,也要包装成特别完美。我妹妹就特别烦我的老师,总说你哥哥怎么样,我也不希望亲妹妹受到我的压力,况且我自己也没有那么好。所以一定要和自己过去比,看自己有多少进步;和自己未来的目标比,看自己还要走多少路。
还有一种,“和虚拟的自我比”。就是假设我不在清华,我会干什么?这么一比,我觉得日子真好,我已经到了清华。很多人很少这么想,但我们有这样一种“虚拟现实思维”,我们有时会想象,我有一个亿怎么办?那是往上比。我们现在往下一步讲,假设我没有现在这些事,我会怎么样?你会发现你会特别珍惜,你现在拥有的是真实的,很多人生活得更艰苦,然后你再靠自己奋斗,得到更多。
05. 以转专业为例,人有时会纠结,是坚持挺过去,还是换一个轨道,两者都是利弊交织在一起。放弃与坚持之间,同学应该怎么选择?
我觉得三件事可以做。第一,学校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就是为了解决大家学习中的问题。他们是很有经验的,至少了解各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第二,看机会成本,如果不转,对你的伤害有多大?伤害小就不用转,如果伤害比较大,学不下去了、要退学了,就一定要转。很多人做抉择往往不是考虑机会成本而是沉淀成本:我已经花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事情。你在一个痛苦的专业里花了三年也没有意义,因为这都是过去了,关键是如果再有一年不转,我会有什么?如果这个结果可以战胜,我觉得就不用转;如果不可战胜就一定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