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

新闻报道 科博论坛Comments Off on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6,212Read

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特别公开讲座。讲座题目为《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报告人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高级研究专员林聪益。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Picture1

科博高级研究专员林聪益先生做报告

 

本次讲座聚焦水运仪象台复原中的核心问题——“翻斗-定斗”之争。

“翻斗”与“定斗”是两种枢轮复原方案,其区别在于:翻斗方案的受水壶可以独立于枢轮而转动,定斗方案的受水壶固定于枢轮之上无法自由转动。

早在20世纪60年代,李约瑟(Joseph Needham)、康布里奇(John H. Combridge)和伯斯塔尔(Aubrey F. Burstall)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过争论,结果是:翻斗方案在后世复原中占据上风,而定斗方案则连同其首位实践者伯斯塔尔一起被遗忘。

然而,在90年代以后,占据主流的翻斗方案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李志超、孙小淳、唐晓强等人以定斗方案制作了1/3大小的水运仪象台,再次把“翻斗-定斗”之争带入学界视野。

报告人首先回顾了“翻斗-定斗”之争的历史经过,肯定了唐晓强教授对枢轮结构所作的创新。报告人认为,如选择定斗方案,则该设计是应当被优先考虑的。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Picture2

科博馆员、水运仪象台复原课题组成员以及科学史系博士后等聆听报告

 

报告人随后表达对翻斗方案的支持,并对学界中存在翻斗的质疑作出了回应。目前对翻斗方案的质疑主要在于“受水壶的转轴在原书中没有被记载”。报告人对此作出了三点回复:

一.“没有文字记述”,从工程设计来说,就是多了一个自由度,即代表任何可行设计都可采用(翻斗和定斗都行,只要达到其功能即可)。

二.但从功能来说,受水壶就是一个振荡器(注:振荡器是均匀周期性运动的产生装置,擒纵机构是运动的控制机构,二者组成擒纵调速器。擒纵调速器靠震荡装置的周期运动,使擒纵机构保持精确与规律的间歇运动,从而实现调速作用),所以受水壶必须要动,而且是产生等时性周期运动。相关的原文记载有“枢衡、枢权各一,在天衡关舌上,正中为关轴于平水壶南北横桄上,为两颊以贯其轴,常使运动。首为格叉,西距枢轮受水壶,权随于衡东,随水壶虚实低昂。”

三.翻斗在计时精度和动力两方面优于定斗。从计时精度角度来说,在翻斗方案中,计时精度由受水壶、枢衡、平水壶等组成的秤漏装置决定。在定斗方案中,除以上部件外,枢轮、天柱、浑仪、浑象、昼夜机轮等之间的传动和摩擦都要被考虑进来。而就工程设计来说,计时精度的影响参数越少越好。

从动力角度来说,在定斗方案中,必须克服整个传动系统(尤其是枢轴、天柱、机轮轴、浑象极轴、浑仪极轴等转轴)的静摩擦力才能启动枢轮(枢轮是间歇运动)——也就是说启动定斗方案枢轮所需的力比翻斗方案大得多。然而,枢轮承担着向全台输出动力的重要功能。这一动力需求量很大,如果力更多地用于克服静摩擦力的话,就很难带动浑仪、浑象等各部件转动了。这一问题在不用现代轴承的时代更为突出。

在对比完两种方案在机械构造上的优劣之后,报告人着重强调了翻斗方案的历史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无论翻斗还是定斗,都需要一个振荡器来产生均匀周期性运动。只不过定斗方案把整个枢轮都纳入振荡器结构之中,翻斗仅把单个受水壶纳入振荡器结构之中,是以后者才会在机械上具备前述提到的几个优点。但为什么把受水壶单独作为振荡器的翻斗结构更加合理呢?因为其枢衡机构与天池、平水壶形成了一个“定时秤漏装置”。“秤漏”是中国古代机械中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从“定时秤漏装置”的角度来解读枢轮结构,不仅符合水运仪象台的历史背景,更揭露出中国古代擒纵调速器的模式。报告人强调,必须要以擒纵调速器的功能这一角度来理解枢轮机构的构造和运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从机械和历史两个角度对比了翻斗定斗两种方案的优劣之后,报告人以大量实验数据和影像资料等向观众介绍了自己所制作的1:1青铜枢轮模型的情况,并提出了在实践中发现的两个问题:一是枢轮的动力可能不够,二是在翻斗过程中,水可能会溅到地面。

针对这两个问题,报告人在原有的翻斗方案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创新,认为原书中的“洪”并非一般学者所说的“成对木辐的合称”,而是“一种水斗的结构”。

报告人指出,“洪”的古意为“大水”,这暗示了“洪”实际上是用来积蓄大水、提升枢轮输出扭矩的。而原书对“洪”不着一字解释,这说明“洪”在该处的意思在古代是为人习知的。因此,可以根据传统水车结构和“如何夹持受水壶的需求”来设计“洪”,“洪”的大小可以根据整个系统的动力需求来加以调整。

具体而言,新方案的受水壶在翻转后,水流入枢轮上的“洪”内,而不是像传统翻斗方案那样被直接倒入退水壶。这既增加了枢轮的动力,也让水不至于流到地面。

报告人将新方案总结为“枢轮同时具有定斗和翻斗的特征,作动相关联,但功能各异,各司其职”。“定斗”意指“洪”固定在枢轮上,枢轮因而得以成为一“动力水轮”。“翻斗”意指受水壶可以独立于枢轮而转动,枢轮可以被看作一擒纵调速器。

最后,报告人介绍了新方案“洪”概念的一个应用——“天圆地方-观象授时装置”。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Picture3

参会人员就报告展开讨论。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吴国盛老师认为,报告人从机械角度清楚地分析了两种方案的优劣;并且,将动力功能和擒纵功能分开考虑,是新方案的一个重要创新。游战洪老师高度评价了报告人关于“洪”的分析,认为对关键术语的考证是复原中的一大关键。王哲然老师从《新仪象法要》原文“每受水一壶过,水落入退水壶”出发,提出了对报告人结论的一点疑问。徐思源同学认为,报告人已从机械学和历史背景出发,充分论证了翻斗成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新方案对“洪”的解读还可以进一步商榷;在复原中,“天梯”传动系统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方向。

《水运仪象台的复原问题–在翻斗与定斗争议之外》专题讲座在科博举行-Picture4

集体合影

 

【供稿:研究部;审核:王哲然】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