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辰主持论坛上半场

周元老师作报告
接下来报告的是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的姜虹老师,题目为“走出博物馆的鸟类学:20 世纪早期上海鸟类权威 E.S. 威尔金森的观鸟实践”。20 世纪早期,英国人威尔金森(E. S. Wilkinson)在上海从事会计行业,业余时间热衷于观鸟。威尔金森批判当时还处于流行的大量猎杀和收集中国鸟类标本的行为,提倡在自然生境观察鸟类。他常年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观鸟,积累了专业而丰富的鸟类知识,在大众报刊上发表鸟类观察笔记,举办鸟类学讲座,先后出版了多部鸟类学著作。威尔金森成为公认的上海鸟类权威,在鸟类学界和大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姜虹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位兼兴趣爱好、科学研究与爱生护生于一体的早期博物学实践者。

姜虹老师作报告

张改珍老师作报告
随后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佟艺辰老师带来的题为 “德国掠运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史事考辨” 的报告。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抢掠北京之时,北京观象台的天文仪器中的 5 件落入德军之手,由 “波南厅” 号运输舰运回德国,几经磨难,多年后才归还中国。多位学者曾考述此事,但具体细节并无揭露。佟老师以德国报刊为主要史料,考证得出:“波南厅” 号实为德国运输舰 “帕拉蒂亚”(Palatia)号,并还原了帕拉蒂亚号自天津出发途径青岛、新加坡、科伦坡、亚工、塞得港而抵达不莱梅哈芬的运输航线,以及天文仪器运抵波茨坦后保存、修复、架设的情况。据此认为:“帕拉蒂亚” 航行期间,德军以运输士兵及克林德公使遗体之名,暗行运送天文仪器之实,借以回避当时国际舆论对德国掠夺仪器的指责。

佟艺辰老师作报告

刘元兴主持论坛下半场

甄橙老师作报告

刘年凯老师作报告

范志浩同学作报告

叶桂兰老师作报告
四位报告人结束报告后,现场听众发言提问。叶老师回答了 70 年代的背投电视如何来到中国的历程。甄老师就博物馆如何办成、自上而下的和时代的因素如何影响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人应努力做好手头能做的事、以及背投电视在防蓝光上的优势发表了看法,并回答了我馆王哲然老师关于如何调和博物馆建设中现代科学和历史展品的内在张力的问题,表示在大医学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超越科技馆超越医学的话题,还有待探索实践。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博物馆的赵轲老师就大学博物馆的特殊性,科学器物的二阶段性作补充发言。

论坛现场

赵轲老师作总结致辞
最后由赵轲老师总结致辞。赵轲老师回顾了往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的参会历程,评价了本次论坛的报告内容,展望科学博物馆事业的未来,并祝愿科学博物馆论坛越办越好。本届论坛至此圆满结束。

参会人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