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首届“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科学史系主办,是为庆祝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和科学博物馆筹备一周年而举办的特别活动。来自国内各高校和博物馆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科学仪器与科学博物馆学的研究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善衍为论坛开幕式致辞。徐善衍肯定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工作,回顾了自己多年来从事科学博物馆建设的历程,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应当立足于以创新的形式推动中国科技进步。
本次论坛在清华大学甲所第三会议室举行,报告分为三场,共有十名学者进行演讲。论坛第一场报告的主题是“古代仪器的现代思考”,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刘兵教授主持。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郭福祥研究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唐晓强教授和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的冯立昇教授作了报告。郭福祥结合中国钟表发展史追溯了故宫博物院钟表收藏的历史和状况,并对中外钟表收藏的情况作了介绍和分析。唐晓强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宋代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理论研究和模型制作的情况,针对已有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全新的复原方案。冯立昇的报告则回顾了清华大学几代科学史研究者九十多年来在中国古代机械和仪器史方面的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场报告以科学博物馆的具体案例为主要关注点,由上海科学技术馆馆长王小明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黄兴副研究员、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戴碧云、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高秋芳博士以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王哲然博士后先后作报告。黄兴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制作复原了磁石勺,以一种实证和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唐代以前司南存在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形态。戴碧云的研究探索了法国工艺收藏馆的创立与启蒙运动思想源流之间的关联。高秋芳的报告则探讨了科学博物馆的空间本质,通过梳理科学博物馆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认为科学博物馆作为社会实体和物质元素融入了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等实践,并影响了公众对科学的观察、认知和体验方式。王哲然的报告指出,在清华科学博物馆建立达芬奇展厅并非是要设立突出达芬奇个人的人物主题展,也并非简单陈列其机械发明的模型展,而是将达芬奇置于西方科学史的发展之中,以达芬奇为中心讲述近代科学兴起发展的完整故事。
第三场报告的主题是“科学博物馆的哲学与社会学思考”,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王程韡副教授主持。南京理工大学的石诚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涛博士以及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员的李响助理研究员作了报告。石诚的研究涉及仪器复制与仪器认识论,借鉴科学史中复制仪器的方法探索了实验实践中的认知维度。张涛的研究介绍了德国莱布尼茨展览的内容、形式和影响,总结了莱布尼茨展览对国内科学博物馆建设的启示,提出以科学史上典型人物为节点深入窥探一个时代的科技发展的方式值得国内科学博物馆参考。论坛最后一个报告人李响从美国的案例出发,澄清了科技博物馆与科学中心、藏品与历史展示等核心概念,并联系理论研究和文献考证,重新考察了实物藏品对科技博物馆的意义。每一场报告会之后报告专家都与听众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在问与答之间碰撞出了学术和智慧的火花。
论坛闭幕式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馆长吴国盛教授主持,上海科学技术馆馆长王小明、科学文物收藏家钟秉明先生分别进行了发言。
王小明馆长认为本次论坛与以往以经验性为主的博物馆研究的区别之处,在于科学博物馆研究“科学性”与“学术性”的体现;同时肯定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年轻的研究团队并对其所代表的无限可能抱以期待;最后提出,科学博物馆的基础是藏品或展品,然而也无需拒绝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他建议把这样有学术深度的会议向博物馆和科技馆开放,甚至办到科技馆里去。
钟秉明先生近一年来都在关注着清华科学博物馆的筹备工作。他认为科技遗产的抢救和收藏刻不容缓,并且很欣慰能看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进而从事相关研究。
在论坛的最后,吴国盛教授致闭幕词。吴教授再次强调了大学的博物馆必须体现出相应的学理性和学术研究的深度。清华科学博物馆学论坛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主办、以理论探讨为主的、体现大学博物馆特色与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的学术活动。论坛将以科学博物馆学和科学仪器史研究为重要研究主题,其中科学仪器史同时也是清华科学史系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清华科学博物馆由科学史系来承担建设任务,学术论坛与实体展览、科学史系发展与科学博物馆建设同时进行,其实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探索密切结合的尝试,两者间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是值得期待的。
撰文:张楠
我的公众号
微信号已复制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