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

通知预告 科博沙龙Comments Off on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3,306Read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1

沙龙主题:

世界植物的花谱:

《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

主讲人:王钊   嘉宾:蒋澈

时间:2021年6月29日13:30—15:00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楼B206

腾讯会议:702 486 144

会议密码:167294

 

沙龙介绍

  近日,《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开幕。该展展⽰百余种来⾃东西⽅的植物图像,展品由公元前药⽤植物的写本、绘本开始,经过⽊刻插图的尝试,直到近世印刷,展现了⼈们⽤图像来鉴定和认知植物并将其⽤药的过程。这对医学史研究弥⾜珍贵,也让普通⼤众能够借此机会感知历史,并反思知识与图像、词语与视觉、⼈类与⾃然的关系。展览中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是威廉·柯蒂斯于1787年创办的一份面向英国园艺爱好者的植物学科普读物,它主要介绍当时最新引入英国并成功栽培的域外植物。杂志创办至今仍在邱园按季度发行,堪称世界上发行时间最长的植物学杂志。在两百多年的发行时间里,杂志通过精美的植物版画和通俗的文字描述介绍并引领英国的园艺时尚变化。此次沙龙主讲人王钊将通过回顾杂志历史的方式,带领各位读者解读这套杂志出版背后的故事;同时对杂志中的植物版画进行介绍,通过具体的画中植物,鉴赏这些广受赞誉的植物图像艺术。欢迎大家报名线下沙龙,报名热线:010-62799883、62780628。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2

主讲人介绍

王钊

《百草可观——中西药⽤植物图像展》联合策展人,四川大学文化科学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

 

嘉宾介绍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3

蒋澈

《百草可观——中西药⽤植物图像展》联合策展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系主任、助理教授

 

“清华科学博物馆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及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9月初始,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主题涉及科学仪器、科学展品、科学博物馆建设与展览等多个相关领域。

 

正在展出

No.1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4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5

百草可观

    ——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

 

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人文楼B204

时间:2021年5月18日—8月31日

No.2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6

光电之迹

   ——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

 

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人文楼B205

时间:2021年5月18日—8月31日

No.3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7

百年器象

   ——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历史展

 

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人文楼B207

No.4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8

 珍品柜 : 清华大学校友捐赠展

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人文楼B2公共空间

沙龙预告NO.17 | 世界植物的花谱:《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与其植物版画艺术-Picture9

捐赠链接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科博馆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科博沙龙

沙龙回顾NO.41 | 姜虹讲座《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在科博举行

    4月19日,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姜虹受邀来到科博为观众讲授《戴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观鸟史》。本次第41期科博沙龙活动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张晓天主持,校内外三十余位观众聆听了讲座。   20世纪初,成都和上海等地开启了中国的观鸟历史。美国人戴珍(Jane B. Dye)与丈夫戴谦和任教和生活于华西协合大学,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观察鸟类三十余年。姜虹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了解到这一段历史,并开始了文本和实物的研究。20世纪初,随着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鸟类作为一项大众爱好和科学活动逐渐发展起来,戴珍将这一项活动延展到中国,从四川的城墙、钟楼、山坡等地通过望远镜俯视观察鸟类行为。当时的中国鸟类研究主要依靠标本收集,戴珍具有便利的收集条件,但她拒绝加入收集队伍,她坚信野外观察也是有效的研究方式。她将观鸟当成习惯,细致地记录、描述和鉴定鸟种、分析习性和行为、发表鸟类文章、举办讲座等,并潜移默化影响了周围的人。戴珍在回忆与Beck女士到雅安观鸟时写道,“我们度过愉快的观鸟时光。她研究鸟类已经几年了,我们比较彼此的鸟类笔记。她说自己主要参考的资料还是前几年我在《华西教会新闻》上发表的每月观鸟笔记。我在雅安最后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徒步、观鸟……见到了差不多40种鸟。”   讲座中,姜虹从戴珍与先生戴谦和在中国的从教经历讲起,讲述了博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叶被遗忘的一段观鸟历史以及女性在其中的贡献与影响力。戴珍的观鸟实践延续了维多利亚博物学文化的潮流,顺应了奥杜邦运动呼吁的鸟类保护,也反映了当时业余观鸟活动与职业鸟类学之间的张力。戴珍在1930年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上海鸟类》是写给那些想在鸟类栖息地观察它们的人,而不是那些靠博物馆标本研究鸟类的人。从这点上讲,它比我其他所有鸟书都更适合我。当然,里面只有一部分鸟类和四川的鸟类相同。” 在博物学复兴的今天,戴珍以观鸟先驱的身份浮出水面,已经成为成都鸟类博物学的一张名片。姜虹在讲座中还谈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因为女性在观鸟中一直处在助手、配角的地位,且并未融入鸟类研究的共同体中,因而像戴珍一样的女性常常被忽略。后来,有人评价戴珍:“她的文章彰显了她的勇气,将鼓舞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把知识分享给他人。如果全中国爱鸟之人都能以成都为榜样,关于鸟类的科学知识很快就会丰富起来。”   讲座后,主持人张晓天就讲座内容以及科学传播、读书等话题与姜虹展开深入对谈,现场观众也纷纷互动交流,场面十分热烈。   【撰稿:伊墨 ;摄影:曹飞红】
通知预告

公告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招聘博士后2名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正在筹建之中,现依托科学史系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招收2名博士后,以组建学术攻关团队。 所需专业:科学技术史 合作导师:吴国盛 研究领域:中外科学仪器史;中国近现代科学史。 一、拟从事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之(一):清华大学科学仪器史研究与复原,子课题包括但不限于:清华30年代物理实验室研究与复原,清华30年代化学实验室研究与复原,清华30年代生物实验室研究与复原,清华30年代工科实验室研究与复原,清华80年代教学实验室研究与复原等。 研究课题之(二):西方科学仪器史研究与复制,子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古希腊的技术发明研究与复原,西方天文仪器研究与复原,机械钟表史研究与复原,西方计算工具史研究与复原,蒸汽动力设备研究与复原,电磁学仪器与电气设备研究与复原等。 研究课题之(三):中国古代技术发明研究与复制,子课题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天文仪器研究与复原,苏颂水运仪象台研究与复原,《天工开物》研究与相关器械复制等。 二、资格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等专业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者优先。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进取的精神。 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工资待遇: 薪资、保险等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 可申请清华博士后公寓或享受住房补贴。 解决子女入园、入学。 推荐申请各类博士后支持计划,包括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引进项目、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支持计划等。具体信息请查询清华大学博士后官网: http://postdoctor.tsinghua.edu.cn/ 四、申请材料: 本人简历。 学术成果材料,包括发表论文及收录情况、获奖情况、主要负责和参与课题情况等。 3.截止时间:2024年7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孟老师 电话:13811411277 邮箱:mengjie1029@tsinghua.edu.cn 申请材料请发至联系人邮箱   【供稿:孟洁】
通知预告

科普讲座预告|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

讲座摘要 在这场讲座中,我们将探索人类历史上伟大科学家们的生平、成就和影响。从古代的阿基米德和伽利略,到现代的爱因斯坦和霍金,这些杰出的思想家们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发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他们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对人类思维和理解的巨大推动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将深入探讨科学的本质和其在塑造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让我们一起领略伟大科学家们的智慧和贡献,以及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科学财富。   讲座时间:4月20日(周六)9:00-9:45 讲座地点: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蒙民伟人文楼B206) 面向受众:中小学生   主讲人简介 杨智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研究专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北理工工学博士,深耕科普领域十余年,与超百家科技馆、中小学等单位合作累计开展过200场次以上个人科普讲座及科学表演,主持设计编写各类科普课程累计200余节课,参与研发设计制作科普展品30余件,主持各类科普文章撰写100余篇,主持创作编排科普剧4部,其中科普剧《小帅的人工智能之旅》获得2023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优秀作品,个人科学课讲课视频曾在北京地铁和公交电视长期循环播放。   【供稿:王玥涵】